[5] 个股暴跌的风险
(2010-02-03 03:26:44)
标签:
杂谈 |
即使排除个股的内幕交易和金融诈骗风险不谈,任何个股随时都可能经受意想不到的企业负面消息的影响,尤其是在近期经济循环周期越来越短的大环境下,再加上世界各国政府干预商业活动已经成为常态的现实,都大幅度地增加了持有个股的风险。近期的几个例子有:
英国人刘易斯(Joseph Lewis)是靠外汇交易发迹的,身价曾高达二十五亿美元,被列入福布斯300名富人榜。他在巴哈马凭借电脑程序交易,和索罗斯一起从英镑的崩盘中大赚特赚,后来在墨西哥比索危机中又大捞了一笔。说起来,他的外汇交易程序现在在这个圈子里已经不算是个秘密,不少人(包括本人)都知道其具体参数,恐怕他坚韧的意志力才是他真正的秘密,然而就是这股不认输的劲头毁掉了他的近半身价。
当熊斯坦(Bear Stearns)股票下降到$107时,刘易斯受到了熊斯坦里一个股票经纪人的蛊惑,出巨资购买了整个公司9.4%的股份。在股价继续狂跌的过程中,他甚至还打算增持股份。熊斯坦是次贷危机的始作俑者之一,最后在面临破产的时刻,由纽约联储会出面主导并负责担保其债务,被摩根银行收购。开始提议的收购价格仅为二亿三千万美元(每 股$2),位於曼哈顿中心的熊斯坦大楼都不止这个价钱。在股东们的抗议下,收购价被提高到每股$10,刘易斯总共损失了11亿6千万美元。
基金经理大卫德里曼(David Dreman)在美国的基金管理界是个知名的人物,他倡导的是价值投资理论,坚持买市盈率(Price Earning Ratio)比较低的股票,写了几本关于逆向投资的书,并在福布斯杂志上写他自己的投资专栏。他在1988年创立的基金长期回报率一直很出色,他的基金管理公司还被德意志银行收购。
他长期看好的一只股票是房利美(Fannie Mae),理由除了市盈率低之外,还因为房利美发行的房地产债券的背后有联邦政府的隐形担保,房利美的性质有点象是中国的大型国企,与它的姊妹公司房地美一起占有美国房地产贷款业务的一半市场。德里曼的基金购买了相当多的房利美股票,并在各种公开场合推荐这只股票。次贷危机发生后,房利美遭受重创,股价从 最高点$80多下降到只有$1左右。2009年4月,德里曼的基金经理职务被德意志银行解除,长期建立起来的声誉毁于一旦。
在次贷危机中名声受损的岂止大卫德里曼,就连巴菲特也在2008年度报告中披露,他投资于两家爱尔兰银行的2亿4千万美元,年底的价值只剩下2千7百万美元了,损失高达89%。
英国人刘易斯(Joseph Lewis)是靠外汇交易发迹的,身价曾高达二十五亿美元,被列入福布斯300名富人榜。他在巴哈马凭借电脑程序交易,和索罗斯一起从英镑的崩盘中大赚特赚,后来在墨西哥比索危机中又大捞了一笔。说起来,他的外汇交易程序现在在这个圈子里已经不算是个秘密,不少人(包括本人)都知道其具体参数,恐怕他坚韧的意志力才是他真正的秘密,然而就是这股不认输的劲头毁掉了他的近半身价。
当熊斯坦(Bear Stearns)股票下降到$107时,刘易斯受到了熊斯坦里一个股票经纪人的蛊惑,出巨资购买了整个公司9.4%的股份。在股价继续狂跌的过程中,他甚至还打算增持股份。熊斯坦是次贷危机的始作俑者之一,最后在面临破产的时刻,由纽约联储会出面主导并负责担保其债务,被摩根银行收购。开始提议的收购价格仅为二亿三千万美元(每 股$2),位於曼哈顿中心的熊斯坦大楼都不止这个价钱。在股东们的抗议下,收购价被提高到每股$10,刘易斯总共损失了11亿6千万美元。
基金经理大卫德里曼(David Dreman)在美国的基金管理界是个知名的人物,他倡导的是价值投资理论,坚持买市盈率(Price Earning Ratio)比较低的股票,写了几本关于逆向投资的书,并在福布斯杂志上写他自己的投资专栏。他在1988年创立的基金长期回报率一直很出色,他的基金管理公司还被德意志银行收购。
他长期看好的一只股票是房利美(Fannie Mae),理由除了市盈率低之外,还因为房利美发行的房地产债券的背后有联邦政府的隐形担保,房利美的性质有点象是中国的大型国企,与它的姊妹公司房地美一起占有美国房地产贷款业务的一半市场。德里曼的基金购买了相当多的房利美股票,并在各种公开场合推荐这只股票。次贷危机发生后,房利美遭受重创,股价从 最高点$80多下降到只有$1左右。2009年4月,德里曼的基金经理职务被德意志银行解除,长期建立起来的声誉毁于一旦。
在次贷危机中名声受损的岂止大卫德里曼,就连巴菲特也在2008年度报告中披露,他投资于两家爱尔兰银行的2亿4千万美元,年底的价值只剩下2千7百万美元了,损失高达89%。
前一篇:[4] 个股的内幕交易
后一篇:[6] 稳定的市场指数与两种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