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外传》卷三第二十一章
(2022-03-18 09:32:29)
标签: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非以其无私乎故能成其思无邪 |
分类: 古文试译 |
原文: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人献鱼而不受,其弟谏曰:"嗜鱼不受,何也?"曰:"夫欲嗜鱼,故不受也。受鱼而免于相,则不能自给鱼。无受而不免于相,长自给于鱼。"此明于爲己者也。故老子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乎,故能成其私。"诗曰:"思无邪。"此之谓也。
试译:
公仪休做鲁国的宰相,他有爱吃鱼的嗜好,有一位国人晋献给他鱼,而他却不接受,他的弟弟劝他说:"嗜好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这是为什么?"回答道:"因为我想继续我吃鱼的嗜好,所以才不接受。接受送的鱼而被罢免宰相,那就不能靠自己来吃鱼。不接受就不会被罢免宰相,能长久地靠自己去吃鱼。"这表明他是为自己考虑的人。所以老子说:"把自己放在后面,却往往能在前面,不顾自己反而能保存自己。莫非是因为无私,反而能成全了自己。"《诗经》说:"思无邪。(正面思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