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同学吃饭

(2017-08-08 09:59:59)
标签:

杂谈

文化

分类: 杂谈·随笔
       同学们毕业后,都各奔东西了。再次热络起来,是在多年以后,差不多都结婚生子,工作稳定下来,生活有了交集,慢慢的,同学之间的感情才浮上来。
       有一天,忽然在街上撞见班上的老同学,感觉格外地亲热,毕竟毕业后多少年没见面了。我这同学两口子都是我们高中时一个班的,他俩考上大学后,在大学谈的恋爱,毕业参加工作后结的婚,现在分房了,正赶着出来买装饰材料装潢家,不巧,被我遇上了。我非得不让他俩走,就近找了个饭馆,中午在一起吃了顿饭。现在想来,这应当是毕业后第一次请同学吃饭。
       外地的一位男同学回来,正巧我父亲他们也来了,我便不让同学走,还央求父亲做东一块请了。那时候他老人家还算有点威望,打了一通电话,中午果然请大家吃了顿大餐。
       后面忘了什么缘由,我把城里能联系到的七八个同学召集起来,去了小城最贵的一家酒店,点了很高的标准,摆了一桌饕餮大餐。自然海参、鲍鱼、对虾齐全了,还都是个大质优,海中珍品,菜品也上档次,珍馐佳肴,算是请同学们吃了一次高档次的饭。这一桌下来,记不太清了,大概花了我八百左右块钱。那时的八百块钱,怎么也顶现在的三五千块钱吧。当时我也感觉沉甸甸的,毕竟不是个小数目。实际上当时在一般的酒店,单单一个人的菜金就够我们这些同学吃喝了,如果酒水喝得多些,不够的话再添上些钱,也就绰绰有余了。这事没跟老婆讲细情,只简简单单说请同学们吃饭了,也算是一次挥霍了。
       现在想想,那时的思想很单纯,没有功利心,没有请客办事的意思,没有结交巴结别人的想法,只是感觉和同学在一起,这是我应当做的,不但要做,还要做好。就这么简单。再说请的这些同学吧,基本上还算不上在班里要好的同学,有的在班上并不怎么往来,但到了社会上,却自然而然地感觉亲近了许多。这事过去好多年后,社会上开始流行一句话,“一起扛过枪的、同过窗的、同过床的”,意即战友、同学、一同嫖过娼的死党,那关系是最铁的。那时吧,怎么说呢,一方面年轻气盛,讲点哥们义气,另一方面不敢说视金钱为粪土,但不为铜臭所折腰,做人不怎么算计,自己觉得该花钱的地方就花,没有过多的考虑,典型的山东人的那种憨厚呆傻。  
       请同学们吃饭,都是花自己的钱,私人掏腰包。咱一不是官,二不是贵,没人为你买单,也无处可以报销,实实在在的都是兜里的真金白银。在外地工作又经常回来的同学,现在细细想,可以说我都请遍了。有时间,我也会经常把城里的男同学召集在一起。咱这人有个毛病,喜欢呼朋唤友,喜欢热热闹闹。常常有同学登门拜访,我便会邀上三五个同学小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某同学抓住了我的这个弱点,经常来看我,我便经常请。有外地来的同学,别的同学请了,咱也在场,觉得不尽地主之谊面子上说不过去,便说,别走了,明天吧,我做东。结果呢,第二天真做东了。一般呢,我挑捡去的地方尽量是体面一些的,如果过于寒碜,心里觉得对不住人家。有个在外地上班的女同学,我特意为她摆了一桌,但现在早已不来往了,不知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把她得罪了。后来在班级的QQ群里看到她,一个女的,常在群里借酒装醉,卖疯卖傻,还喜欢拉帮结派搞小团伙,典型的酒鬼加女流氓,很是让人瞧不起。有位男同学,酒过三巡,搂着我的肩膀说:“我不管别人,在我的眼里,你就是咱班的班长!你就是班长!.......”我在班里什么职务都没干过。就是这位同学,后面职务升迁后,跟女同学倒是经常联络,打得火热,早把我这位“班长”抛到脑后了。后来,他喝酒开车肇事死了,听说后,我一点怜悯的心都没有。偶尔一次同一位同学谈起他,这位同学哈哈一笑,打哈哈说他就喜欢女的,我表示无语。还有位外地的同学,我弄个破群,为了凑人数,特意打听他的手机号,邀请他进群,可他很快退群了,悄无声息地。可我感觉我们之间的关系挺好啊,他为什么不辞而别呢,怎么也应当在背后跟我解释一下啊。没有,没有就没有吧,同学之间要理解为上。可我老婆记性好,说他回来你还特意请他吃过饭。我真的记不起来了,可我既然这么真诚地款待过老同学,你客套都不客套一下,未免有点太那个了吧?让我把他删了,连同学之间的情谊都不要了。也可能人家早已忘记了那顿饭,咱也不能拿请客说事,但不管怎么说,我当时都是真心实意请同学吃饭的,如果换得这样的结果,不免不令人心寒。
       这些年下来,同学们没少在一起聚餐,别人请咱的,咱请别人的,后期班级聚会还实行过AA制,聚的遭数多了,同学之间越来越熟悉,性格越来越显露出来,再加上QQ群、微信群,让你对同学们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这时你会发现,泰山移,禀性难移,毕业三十多年了,大家的性格基本没变,有的随着社会的历练,变得成熟起来,但也有人变得更善于伪装自己了。有人还是那么坦诚,有人在逢场作戏,有人身份地位变了,觉得高人一等,有人还是那么亲和,有人势利眼,喜欢巴结有用的同学,有人不少看人,不一而足。以前常在酒席桌上,酒酣耳热之际说的一句话,“同学的感情高于一切”,现在可能很少人说了。人心不古,现在可能更多的人看重的是利益,是实惠,感情早已看淡了,有时候,感情只不过是一个缘由或借口而已。可能你也会发现,在班级上同谁要好,到社会上还是比较要好,小圈子的情感重一些。有时也在想这个问题,小范围的和比较要好的同学联络一下感情是必要的,志趣相投,常在一起聚聚,不失为一种乐趣。大范围的就免了吧,你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没有深厚的同学感情,仅仅想靠几次同学聚会来维系,无异于缘木求鱼,非但无益,反被其伤,何苦呢。
       还有两次请客更奇葩。有天下午,我正在家里忙,两个朋友兴冲冲地赶来,说我同学晚上要请他俩,并说好了要叫上我。于是,两人便坐在我家里喝茶等,结果,天黑了,都下班了,也没等来电话。没办法,我只好说,那我请吧,走吧。还有一次,一同学从外地回来,专门找到我,说要请我吃饭,盛情之下,去了,到场的还有几位一同从外地赶来的同学和一个当地的同学。大家一顿胡吃海喝,到了中场,却发现请客的同学不辞而别,悄悄走了,喝到最后,在场的同学都纹丝不动,没有一个要结算的。还是我站起来,把账结了。为这事,我也很生气,明明你要请同学们吃饭,却半途而退,有你这样做事的吗?事后,碰见过那个同学,他歉意地对我说,他是要当地的那个同学请客的,因为他以前请过他,谁知道他揣着明白装糊涂。真是无语了。
       请同学吃饭,大都是随意而起,最差的也是找个机会把同学们叫到一起坐坐,叙叙旧,和同学们在一起,联络一下同学感情,别无他念。细想想,有些非常值,有些半点不值。那些你曾经请过的同学,如果说后面根本就不再理会你,可能有的还对你怨怼或有成见似的,你觉得有必要吗?不图你回报,不求你言谢,念在同学的情分上,只希望同学们哪怕是表面上一团和气,显然都是不可能的。有时感觉很痛心,真的如某同学所言,大聚真没意思了,不如三五人围坐小酌闲聊,浪费了时间不说,还白白浪费了自己若干的钱财。
       好的同学要一辈子交往,用一生来相处。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同学,或者令自己厌恶的,以后隔得远远的,最好老死不相往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雨季
后一篇:麦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