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文章“人民日报评官场酒文化:腐败味乖戾气愚昧态谄谀风”,连用腐败乖戾愚昧谄谀四词语,毫不留情面地抨击,丢下狠话,不可谓不重,也可以说痛之彻恨之深,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这趟浑水到底有多深呢?恐怕谁读了这篇文章都会骂娘的。
官场“酒文化”酿出了什么?中国人在酒文化中浸淫已久。五千年的酒文化延绵至今,伴随经济的大发展而异常繁荣。特别是在公款消费的助推下,官场上的饮酒之风可谓登峰造极,以至享誉华夏的茅台酒已经事实上跻身奢侈品行列。“酒兴”如此这般地畸长,并未使酒之文化气味愈来愈浓,反而使之与“文化”二字渐行渐远,与歪风邪气越走越近。如今在喝酒已成“重要工作”的某些官场,充斥其间的,是浓浓的腐败之味、乖戾之气、愚昧之态、谄谀之风。
官场的饮酒之风之所以如此兴盛,但凡不缺个心眼的人都能看出来,是公款消费滋长了这股歪风邪气。试想,如果是个人掏腰包宴请,谁舍得一顿饭花上个几千几万的啊,他能心安吗?当下官场,不仅几乎是无酒不成席,而且是无好酒不成席。因为是公款吃喝、公款招待,用不着掏个人腰包,所以,酒要档次高,才能显示规格高;酒要喝好甚至直到把人喝倒,才能显示热情。酒不仅被用来勾兑感情,还被用来勾兑业绩、利益、权力甚至情色。有这样一种“理论”:只要没把公款装进个人腰包,吃了喝了算不了什么,有不少人对于在官场多年“吃了个肚儿圆”颇为坦然。
公款是什么?顾名思义,公款就是国家和集体的钱款。公款来源于哪里?一般解释为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如此说来,理论上公款当属于全中国人民所有,公款的花费应当是公事公办,花在为全国人民谋福祉谋利益的地方。具体到国家某个单位某个部门,虽然掌握一定数目的公款,但这钱一定不是你本单位所拥有的,你只是在替人民掌管和为人民利益所花费公款,任何人(包括法人)无权挥霍。现在怪了,只要钱在本单位,单位当官的就有权来任意支配这笔款项,联系到某些部门滥发巨额奖金滥发高福利,单位餐厅一元工作餐可以吃上海参大虾,无视国家法律和制度,肥了个人腰包,就不难解释公款吃喝之风了:老子当官就老子说了算,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花白不花,花了也白花。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只管当下,不顾将来。活脱脱一败家子的形象!这样的当官还指望他能顾全大局,为民着想,替民分忧,无异于痴人说梦。
“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可放心;能喝一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同志要调走;能喝啤酒喝饮料,这样的同志不能要。”“公家出钱我出胃,吃喝为了本单位。”“穷也罢富也罢,喝罢!兴也罢衰也罢,醉罢!”“领导干部不喝酒,一个朋友也没有;中层干部不喝酒,一点信息也没有;基层干部不喝酒,一点希望也没有;纪检干部不喝酒,一点线索也没有。”酒有酒义,亦有酒谋。酒谋乃“醉翁之意不在酒”,把酒作为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在酒风日盛且越来越被庸俗化、低俗化的今天,酒这种醇香清澈之物已被腐败的官场文化“发酵、蒸馏、勾兑”得面目全非:有人设高档酒宴取悦上级,有人以酒送礼谋取私利,有人用劝酒灌酒罚酒作为一种乐趣,有人把命令下属喝酒视为一种权威,有人因嗜酒醉酒而忘乎所以、不理政事、贻误工作、丑态百出,有人不想喝酒陪酒却欲罢不能、痛苦不堪,有人因终日陪酒而伤身害体、家庭不和甚至“以身殉职”,每年因公款吃喝而糟蹋的食物、浪费的钱财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酒喝到这份儿上,当官的已理所当然地认为,每天都“辛苦地”为人民工作,理应花公家的钱吃上一顿“工作餐”。上级单位来检查工作要喝酒作陪,到下级单位验收考核要享用美酒,“上午基层走一走,中午饭店撮顿酒,下午醉醺醺地走”。一些“考核验收团”不看基层的工作力度,只看基层的接待态度;不管基层的工作好坏,只管基层的盛情招待;不顾考核验收的原则标准,只顾基层招待的各项标准;不在乎考核验收的实效,只在乎基层送给的红包……“考核”似乎变成了比吃比喝、大吃大喝、贪图享受的考“喝”,“验收”则变成了摆筵设宴喝好酒、推杯换盏干美酒、暗中交易忙敬酒的“宴”收。更有龌龊的事,借酒色盖脸,可以跟领导套近乎,阿谀奉承,可以以酒送礼,为己谋取私利,平日不能言说之事借酒酣耳热之际可以推心置腹,平时不能作为之事借推杯换盏之时可以面提命受,升官发财,官场游刃有余,被众官员发挥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真可谓“壶中日月长,酒里乾坤大”啊。
浙江湖州的一位朋友总结的更是形象贴近生活实际:当前,某些党员干部,不是深入田间地头和企业车间,而是游走饭店宾馆和大小酒场,“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某些党员干部是端起酒杯,忘记口碑。基层干部的一言一行,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的党员干部对喝酒吃饭的事劲头十足,可是对百姓期盼的事不闻不问。某些党员干部是满嘴酒话,没有实话。酒过三巡之后,就满嘴跑火车,借着酒兴,净说些套话假话大话空话胡话,说来说去最后还是那些废话不算话。某些党员干部是爱耍酒风,毁掉党风,是败坏党风民风的“酒肉干部”。
试想,一个浑身上下都是酒气的官员,他身上还能有多少正气呢?一个整天爱耍酒风的官员,他到底还能为老百姓做多少实事好事?中国官员一年公款吃喝达到四千亿,有人说可能还多,触目惊心哪!虽然说这都是公家的钱,花了不心疼,可公家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老百姓的钱!当官的可以巧立名目,多收各种款项,当官的可以扣留国家财政拨款,中饱私囊,这样的当官的让人自始至终闹不明白,是当官的要对人民负责还是人民要对当官的负责?咱就不说贪污受贿这一块了,光是借公款消费报销的私人消费这一块,又有多少呢?相信你懂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无形之中成了自不待说的谎言。
本文竣笔之时,笔者欣喜看到新华网新发一篇文章“公款纵酒致祸患无穷,整治公款喝酒已刻不容缓”,政府能否真正加大力度竭力遏制公款消费,笔者认为,不能光让公众看到希望和信心,不应当像以往那样雷声大雨点少,应当彻实贯彻执行,雷厉风行,给国人一个明确的交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