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号元素中文定名“钅仑”
(2013-04-27 21:14:21)
标签:
化学史元素教育 |
分类: 化学史 |
111 号元素中文定名“钅仑”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于 2004 年颁布了第 111 号元素的名称(Roentgenium)和元素符号(Rg):经过长期审定,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日前认定,德国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第 111号元素。 据德国“科学”网站报道,Roentgenium 由德国达姆施塔特的重离子研究所(Gesellschaft für Schwerionenforschung, GSI)的科学家西古德·霍夫曼与同事早在1994年 12 月 8 日,在线性加速器内利用镍-64轰击铋-209 元素进行对撞实验,观测到了三个衰变系。这次实验成功产生了三颗 Rg-272 原子,并迅速衰变成其他元素。据此发现了第 111号元素的存在。该元素放射性强,半衰期为千分之一点五秒。此后,科学家又重复实验证实了第 111号元素的存在。
2004 年 10 月被命名为 Roentgenium (Rg),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 1895年发现 X射线的科学家伦琴。据介绍,第 111 号元素尚未获得正式命名,科学家暂时称其为“Unununium” ,缩写为“Uuu”,也即“1-1-1-ium”,乃系根据 IUPAC 的而命名。这个规则消除了新元素发现者对新元素拥有的命名权而引起的争议。此前该所科学家还发现了第 110 号元素,并于当年 8 月被正式命名为“Darmstadtium” ,缩写为“Ds”。110 号元素的中文名称是"钅达"。 2005 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广泛征求科技界专家们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第 111号元素中文定名草案。
2006 年 1 月 20 日下午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召开了第 111 号元素中文定名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等 20 余位化学、物理学、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内容主要是讨论采用"钅仑" 或者"钅仑"字作为第 111 号元素定名的问题,科学家、语言学家们充分发表了意见,形成了以下共识:
⒈ 尊重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命名法,与国际接轨。第 111号元素的英文名称 roentgenium 是为纪念发现 X 射线(亦称伦琴射线)的科学家 Wilhelm Conrad Roentgen而命名的,第111号元素也是依据他的名字命名的。
⒉ 考虑到化学界通行已久的“命名原则”具有的科学性及其历史沿革,同意在本次元素定名中使用类推简化字"钅仑"。
⒊ 化学命名原则中通过元素名称的偏旁部首即可反映此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本次定名的元素,可反映出其元素的金属性质。
⒋ 根据化学命名原则,元素名称必须采用单个汉字,以利于今后化合物的命名。
⒌ "钅仑"字易认、易读,可充分发挥汉字形声特点,并且可以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用字。
⒍ "钅仑 "字对应的繁体字“錀”字是表示古代一种金属元素的古字,使用类推简化的"钅仑"字,不仅字义吻合,还有利于汉语文化圈的信息交流。
元素中文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核外电子数
质子质量
所属周期
摩尔质量
前一篇:5.1县工会书画展作品
后一篇:4.23日世界读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