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地球的温度在不断攀升。驾驶汽车、烧毁热带雨林等人类活动,将二氧化碳等气体送进大气层。这些气体在大气层中囤积热量,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但是,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会这么引人关注呢?
全球气候变暖,不仅仅意味着夏天炎热的天气多几天,冬天结冰的道路少几条。席卷全球的高气温,已经导致极地冰层、天气模式和海洋运动发生了令人吃惊的变化。一个变化将引起另一个变化,就如同倒落的多米诺骨牌一样,这些变化影响了众多动植物的繁衍生息,人类同样不能幸免。正常情况下,地球的气候变化缓慢,人们可以预测。然而,全球变暖会令这些变化来得剧烈、快速。这不禁让我们忧心忡忡,因为我们不能预测到未来要发什么。
全球气候变暖在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表现最为明显。在北极,春天提前来到,夏天时间更长,冬天变得更加温暖,冰川融化后所产生的水涌入海洋。有的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50摄氏度,对它们而言,也许气候稍微变暖听起来是个不错的消息,但即便变化甚微,也会产生很多影响。
在南极,企鹅也感觉到了“热浪”侵袭,尤其是那些只有一种食物来源的企鹅。阿德利企鹅(Adelie)就是其中一员,它的菜单上几乎只有磷虾—一种像小虾一样的生物。磷虾以一种生长在海洋冰层下面的海藻为食。海冰变少,磷虾数量也会变少,最后导致阿德利企鹅数量减少。
北极熊已经适应了冰天雪地的世界。它们那厚实的毛皮“大衣”和十几厘米厚的脂肪层,保暖效果一流。宽厚的熊掌,如同船桨一般,是北极熊在冰上行走和水中游弋的绝佳“武器”。每到冬天和春天,北极熊会来到浮冰上生活,以捕捉海豹为生。但是现在,浮冰没有以前结得那么大了,而且融化得更早,北极熊的捕食季节也相应地缩短。
北极熊需要在浮冰之间游更长的距离,消耗巨大的能量,这使得北极熊体重变轻,繁育宝宝的数量也减少了。在夏末和秋季,焦急等待着海水结冰的北极熊,由于过于饥饿,不得不突袭沿海村庄的垃圾场。在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的丘吉尔港,“惹事生非”的北极熊被人们关在“北极熊监狱”,直到海面再次结冰为止。
北极熊的捕食季节缩短,意味着其他动物也会挨饿。北极熊通常只享用海豹最有营养的部位—海豹油脂和海豹皮,然后剩下的部分就留给了北极狐和海鸟。 现在,留给北极狐和海鸟食用的海豹肉变少了,迫使它们不得不寻找其他的食物来源。
http://s13/mw690/001QgNdtzy6IkN1Oj366c令人担心的是,极地冰盖融化,影响的不仅仅是那些遥远、寒冷的地区。科学家们担忧,冰盖融化后形成的冰水,很可能改变洋流的运动和温度。洋流就好像海洋中的大河,总是按照固定的路线流动。比如,大西洋湾流(又称墨西哥湾流)携带温暖的海水及气候,从热带地区流向欧洲北部。其中一些温暖的海水在沿途就蒸发了,剩下的海水盐度随之变高。由于密度大于下方的海水,那些含盐量高的海水就会慢慢下沉,开始重返地球赤道的旅程。当这部分海水回到赤道,河流和热带暴雨又会稀释它的浓度,使其密度降低。变轻了的洋流又开始上升,重新流向欧洲北部。如果大西洋湾流的运动模式发生变化,将会影响欧洲和美洲的气候。
极地冰层融化得越多,它们融化的速度就会越快。冰融化后,露出的陆地和海水的颜色比冰雪深,深色表面能够吸收更多的太阳的热量,造成更多的冰融化,产生更温暖的海水。
随着越来越多的冰开始消融,海水也将不断上升,温暖的海水比冷水所占空间更大。这产生了另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全世界的海岸线将会随着海平面上升而变化。一些低处的岛屿可能会消失。在北美洲,美国佛罗里达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大片区域将会被海水淹没。盐水会摧毁湿地并污染饮用水,高涨的海潮则会侵蚀陆地。
http://s10/mw690/001QgNdtzy6IkN3uCKde9海平面不断上升,全世界的人都会发现生活变得不容易。位于孟加拉国的恒河三角洲平原,是地球上最多产的地区之一。这里人口密集,孟加拉国大部分粮食都产于此地,但人们非常贫穷,当海洋风暴所造成的洪水淹没三角洲时,当地的人们深受其害。上升的海水可导致孟加拉国失去十分之一的土地,庄稼受到破坏,饥饿和贫困人口增加。
海水温度影响着它们上方的空气温度。当大团大团的空气温度各异时,它们就会四处流动:暖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地球的天气变化就是这样形成的。海水变暖会引起聚集在海面上方的空气发生变化,影响各地的气候:一些地区更为多雨,一些地区则会更加干燥;暴风雨将更加频繁,破坏力更强。
由于气温升高,在一些地区,冬天迎接的是雨滴而不是雪花。在冬天,即使是轻微的升温,也会提升山脉的雪线,这意味着留给春天融化的冰雪变少了。冬雪就好比银行里存的钱,当春天万物生长需要水时,冬雪就会融化,流淌的水滋润土地。绿树、小草、动物、小鸟、昆虫,甚至是人类,都需要雪水的哺育。冬雪融化后的水,汇入河流,保持着森林的健康。如果没有雪水,在干燥的环境下,森林很容易发生火灾。
我们可以作一些预测,判断哪种动物和植物在温暖的环境下表现得更好。不过,由于所有的生物都以复杂的形式相互依赖,对于全球变暖会如何影响地球上每一种生物,我们不能简单地得出结论。
许多动植物只能在恰当的条件下生存。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便很难适应。举例而言,洋流的变化影响着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因为它们的生命周期取决于海水的温度、运动和盐度等。在陆地上,全球变暖将改变森林的边界。随着地球变暖,树木可以生长到更北的地方,延伸到冻土地带和高山上。但这些新生的森林需要大量时间来发育成长,才能最终为依赖它们的动物提供栖息之地。
同北极熊和企鹅一样,如果赖以生存的树叶消失熊猫和树袋熊等特别的物种将会成为“输家”。长颈鹿和大象也可能会有“麻烦”,这意味着狮子、鬣狗和胡狼等动物也将没有食物可吃。
http://s11/mw690/001QgNdtzy6IkN5zjB05a气候的突然变暖,将有利于那些没有特别需求的生物—动植物中的“多面手”。蒲公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能很好地适应各种土壤,很多昆虫为它授粉,它的种子随风散播。
http://s12/mw690/001QgNdtzy6IkN8CD358b食物种类摄取广泛的杂食动物,比如人类,也能适应全球变暖。黑熊的菜单很丰富,包括很多种子、浆果、坚果和昆虫幼虫等。浣熊和郊狼也展现了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当它们的栖息地变成人类城市后,它们就住进了城市,在垃圾堆中搜寻食物。生命周期较短的飞虫,比寿命长的动物能更快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实际上,很多昆虫都会存活下来。如果害虫或传播疾病的昆虫混在其中,我们就会成为“输家”。比如,在更温暖、更潮湿的环境中,蚊子能找到更多产卵的地方。
天气会突然发生变化。而气候,则是在很长时间内形成的,它的改变是渐进的过程。然而,全球变暖使得气候在短时间内就会发生重大变化。
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所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能够减缓这一变暖的趋势。但问题是我们能够跟得上气候变化的速度吗?而这也正是科学家担心的另一个问题?
适应环境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很多人已经开始骑自行车上班,或使用节能灯泡,或减少资源使用、进行循环和再利用等。此外,针对气候变化,一些国家也在提出解决的方案。要减少全球变暖带来的烦恼,这些行动都是好的开始。
http://s6/mw690/001QgNdtzy6IkNaYYHb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