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长在苦恼,自己的孩子活泼乖巧,但这都是在家里的情况。只要一跨出家门,就很害羞怕生,不爱说话,也几乎都不和人交流。其实,除了那些非常外向活泼的孩子外,不少的孩子在陌生环境里,面对陌生人的话都是会出于天性的选择用沉默来自我保护的,所以家长们不用太过于担心。不过,出色的沟通能力确实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家长们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培养沟通能力,也不是一味地和孩子说话。当孩子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了大量的素材知识后,孩子自己是会有何别人交流的。积累了知识,自己的自信也增强了,也不会害怕和别人说话了。
1、买孩子感兴趣的书
要让孩子喜欢,就必须让他感兴趣。对于开始认字学字不久的孩子来说,配有简单对话的连环画绝对会受到每一个孩子的欢迎。所以,对于不爱看书的孩子,首先还是要选他们爱看的书来吸引他们。
2、父母与孩子一起看书,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要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最重要的是自己做孩子的榜样。家长们不管工作有多忙,应酬如何多,每天必须抽一个小时和孩子一起看书。并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在家长的潜移默化下,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习惯也养成了。
3、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能静心读书
孩子一般刚读课外书的时候,常常静不下心来,不能进入角色。为了引他们进入故事情节,家长要常常陪着他们一起看,他们看一段,看累了我们就读给他们听。
4、家长要注意提高和保持孩子读书的热情
有的家长会说,我家孩子不是不喜欢看书,而是不能坚持看书。据心理学分析,只有不断地利用外界刺激加以强化,兴趣才能保持持久和稳定。当孩子对某种书产生兴趣时,家长最好采取主动参与的态度,对孩子的读书活动给予关注。如随时找机会让孩子讲讲书中精彩的内容,或讲讲他们的感想,也可以让孩子把他喜欢的书或书中的精彩片段推荐给家长读。有时,家长还可以参与孩子讨论读这本书后的感受。也可以结合孩子在语文课学过的有关内容"借题发挥",把课外知识融入到语文学习中,这样做既强化了孩子的读书兴趣,使之坚持读书热情,又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读书的质量。比如现在有的老师布置的作业:让孩子看几页书,然后写出知道了什么。就是提高孩子读书热情的很好的方法。每当孩子读了书、增长了知识,获得了进步,家长应及时给予表扬。
5、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以前我们小的时候就是看《乌龙院》、《神奇宝贝》、《樱桃小丸子》、《小故事大道理》系列,《中国成语故事》、《预言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长大些就看《十万个为什么》、《世界五千年》、《中华五千年》、《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而现在呢,范围就更广了。对此,只要书的内容健康,家长都不应该做干涉。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
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正确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家长们更多得用爱来和孩子沟通,多陪陪孩子,自己的爸爸妈妈永远是倾诉稚嫩语言的最佳对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