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评:《心灵的滋养与慰藉》发于《东台日报》1.31

(2013-02-01 13:34:37)
标签:

东台日报

心灵

滋养

慰藉

书评

文化

分类: [原创]岁月如歌

心灵的滋养与慰藉

——读《草木一村》有感

(2013年1月31日《东台日报》“读书”7版)

曹木静

 

翻开《草木一村》,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自然、质朴的气息,这种气息透过文字而一点点地渗透进内心深处,给人沉静、安稳的闲适感。在这本并不厚的书中,作者以亲历者或听闻者姿态,记录着发生在乡村中的人与事,有写季节变换的、有写景状物的、有写民风习俗的、有童年往事的回忆,也有写牲畜家禽的……趣闻轶事,信手拈来,俯拾皆是,似一幅幅画卷般多姿多彩,似一粒粒珍珠般晶莹亮丽。全书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记述着节气变化中的乡村,第二部分描摹着乡村草木生灵的变化,第三部分记录农事,第四部分记录乡村中的人,第五部分趣闻轶事,全书围绕着乡村的人与事而展开。

 

在作者的笔下,静止的乡村大地,在寒来暑往、草木枯荣的轮回中,迸发着生生不息的生机与活力,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在乡村的深情滋养中,繁衍和创造着人丁的兴旺与繁盛。“我发现,村庄之中,花草树木,鱼虫鸟兽,有许多在《诗经》中也是可以找到的。”在《村庄里的诗经》一文的开头,作者这样富有诗意地写着,然后以《诗经》中的诗句为引子,将村庄中的景、物、人一一呈现出来,灵动而富有诗情。在《飞廉的村庄在哪里》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一年四季,有起有伏,起承转合,曲折如同画廊,但是令人应接不暇,不知不觉中,一辈子的光阴也就过去了。”生发这样的慨叹,既意味深长,也充满着对人生的思考。在第四部分“村里的这些人”中,作者以较大篇幅讲述了村中那些跟自己并没有太大关系的各类匠人,如东晖的奶奶、剃头匠、藏书家、村中的林妹妹、光棍汉……俨然一个浮世绘,形态各异、命运不一,而这恰恰也成为了美丽乡村得以绵延不息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

 

乡村中的人与事,是琐碎的、繁杂的、不起眼的,有鸡鸣狗盗,有蝇营狗苟,也有鬼魅迷信,善恶美丑尽现其中,却也是真实的乡村图景,充满着无尽的人生况味,或许这也是每个人生命初期最本真的生命底色。作者在后记中这样写道“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下面,原来也是田园。有一天,这也许还会变成田园,也未为可知。所以,有着田园的梦想的人,是有希望的,也是有福的。”在这里,乡村不仅仅是画卷,不仅仅是一种回忆,而是一种向往,一种精神上的依托。

 

作家刘醒龙说,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美丽的乡村,乡村是每个人心灵的归宿。在喧哗浮躁的都市,在光怪陆离、霓虹闪烁的城市风光下,唯独缺少的就是乡村中的这样一种安闲与宁静,坚定与素朴。因此,在安闲的时光中来聆听乡村,其意义不只是简单地回忆,而是在寻求自我心灵的安宁平和中,不至于迷失了方向,丧失了勇气,使我们的心灵,始终拥有一份富足的滋养和慰藉。

感谢编辑采用,报纸链接:http://digital.dtxww.com/html/2013-01/31/content_7_11.htm

http://s6/mw690/64a2c15dtd4a32503bb45&690

http://s6/mw690/64a2c15dtd4a3253d0e2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