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皖江晚报从容坚定随遇而安 |
分类: [原创]岁月如歌 |
从容的坚定
――读《随遇而安》
(2012年11月1日《皖江晚报》“读书”A15)
文/曹木静
朋友送了一本书给我,书名叫《随遇而安》,是主持人孟非的个人传记,蓝底白字,自然醒目,装帧简洁明了,于朴素之中突显一份精致。这本带有些个人传记色彩的书,确非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大事年表式的记录,而是带有一种深深的怀想式的追忆,追忆曾经的那些人生乐事、趣事、忧愁、甚至于痛苦。
全书由九个部分组成,前五部分主要记录了作者成长奋斗的生命历程,后四部分主要是以心灵附笔及旅游见闻感怀。特别是前五部分的人生成长经历,有漂泊异域的孤独,有独自奋斗的艰辛,有深陷低谷的失落,但我们在作者的笔下,看到的依然是那个笑容亲切、十分坦然的孟非。看来,苦难、挫折、失意、彷徨包括荣誉与光环,其实在岁月的历练之后,沉淀下来的都是一份份平静与宁和,但却充满着人生的况味与怅然。
后四部分,看起来很零碎,有养狗心得,也有各国见闻。特别在国外的一些所见所闻,并没有那么渲染煽情,以一种平视的角度看待世界,所以后几部分的文字,显得很淡定与随性,从中却折射出对于生活、对于人生无尽的思考与探询。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其中“不惑”个中的寓意很是深奥,而不惑之年的生命,不会像年少时那样轻狂与偏执,为人处事,更加从容平和,看待问题不执迷,不惘然,很镇定。站在岁月的门槛上,内心不免还是会对曾经的人生经历,存有遗憾、惋惜、更多的是不舍,毕竟那些绚烂,都一去不再复返了。
孟非的文字和他主持时的语言风格一样,幽默之中不乏睿智的风趣,真实之中不乏自然的清新,在他的笔下,不管是快乐的童年、高考失利之后的迷茫、在印刷厂当工人的清苦与劳累,还是在电视台一步步的刻苦努力,都是那么地耐人寻味。在人生的各个时期,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他始终保持着一颗不怨不尤的心态,不放弃、不抛弃,所以成就了孟非的成功。
这就是人生,总有一些事,是自己无法预知的,只有经历过了,感知过了,才懂得什么叫做痛、什么叫做苦,才能体会出人生百般的滋味。随遇而安的意思是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这用在孟非身上或许再适合不过了,诚如他自己在书中讲的那样,其实在各个阶段,自己还是挺能适应环境,挺满足的。
四十的人生宛如一坛酒,历经岁月磨砺,人事沉岢、越来越浓烈又绵醇,以前的诸多不明白、不经意的疑惑,如今都变得心领神会了。这种不惑,不仅仅是自我生命意识、人生经验的丰富,而是自我内心对外界一切的深刻洞察之后的透彻之悟。四十岁的人生,尤如从山涧流淌出的泉水般,不再是那么地奔腾与喧嚣,水仍在流,可显得十分地平缓,不动声色地奔向远方,于喧嚣之中寻求一份宁静,不急不躁,悠悠然透着一份惬意的自在。
四十不惑,更多的是在心智、历练上的一种修为,凡事能看得开,不斤斤计较,不攀比、不盲从,懂得生存的智慧,懂得知足常乐,本色而真实地生活着,或许这也是一份至高的人生境界。
感谢编辑采用,
http://s8/mw690/64a2c15dgce1a4063c2f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