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船王家族心系内地教育 希望培养中国诺奖得主

(2010-02-04 17:56:00)
标签:

news

新闻报道

分类: 新闻报道NEWS

    http://s4/middle/64a24467g7ec367fc6e53&690希望培养中国诺奖得主" TITLE="船王家族心系内地教育 希望培养中国诺奖得主" />

    这是赫赫有名的“船王”家族,他们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私人船运公司;这也是心系全球华人、热衷中国教育事业的一家人,他们捐助的教育项目遍及世界各地。
  日前,已故“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的长女包陪庆女士及其子苏文骏先生现身上海。此番来上海,包陪庆坦言要将最好的西方基础教育模式带到中国内地。

  身在海外心系中华教育

  “我曾经在国外流浪了好多年,但我最爱的一直是中国的文化。”开口就是流利的普通话,不时还夹杂着几句地道的上海话,包陪庆女士一见面就令人感觉分外亲切。她告诉记者,自己从父亲包玉刚那里继承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
  “我本人是学儿童心理学的,再加上受父亲的影响,我最关心的一直是咱们华人的文化教育。”包陪庆表示,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汉语教育,传播中国文化。
  “教育很重要,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关注的不应仅仅是简单模仿生产,或者是用最便宜的中国劳动力这一层,而是要有创意地生产,要提高中国名牌生产的层次。”包陪庆说。

  中西合璧打造顶尖学校

  据记者了解,早在一九八一年,包陪庆就在香港创办了首间英语及普通话双语、中西双文化学校——汉基国际学校,非常成功,入学率是千分之七。今年,包陪庆女士一早就萌发了在上海办一家基础教育学校的想法。
  “为了这所学校,我们家可是既出钱又出人的。”包陪庆笑言,她的意思是指儿子文骏全职致力于这所学校。此番包氏家庭出资在上海建设十二年一贯制学历教育的“包玉刚实验学校”,她特意把自己的小儿子苏文骏从国外叫回来负责学校的筹办事宜,这位说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中奥混血小伙子干劲十足,确实是继承了其外公的勤劳。同时,包陪庆还动用了自己几乎所有的社会资源,请来英国查尔斯王子的老师、著名的教育家埃里克•安德森爵士,以及英国牛津大学学院院长罗宾•巴特勒勋爵担任学校的国际顾问。

   希望培养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

  “我钟情中国的文化,但不太认同目前中国内地一些学校的强硬教育方式,希望能以实验性的态度去探索一些新的方法。”在包陪庆看来,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就是要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据她介绍,包玉刚实验学校是一所非营利学校,旨在保持中国教育特色的同时借鉴西方的教育经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又有社会责任的华人学生。
  “许多人把中国的民办学校称为贵族学校,可我们希望寻找的是中国孩子中精神的高贵,也就是具有一些创新思考和独立意识的孩子们。”包陪庆说:“我们就是要培养未来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她看来,中国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很强的,但是还缺乏更多的创新意识、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在培养人才的发展上再往前走一步,我们也许就能塑造出真正的天才。”包陪庆表示。

本文转载的媒体还有:

中央统战部网

http://www.zytzb.org.cn/zytzbwz/newscenter/hlkd/80200703190043.htm

央视国际CCTV

http://news.cctv.com/education/20070318/100130.shtml

中国侨网

http://www.chinaqw.com.cn/zgqj/qxsz/200703/18/65482.shtml

东方新闻网

http://news.eastday.com/w/20070318/u1a2688750.html

搜狐SOHU新闻网

http://gd.sohu.com/20070318/n248816795.shtml

网易163新闻网

http://news.163.com/07/0318/03/39R9LUNH000120GU.html

中金在线

http://news.cnfol.com/070318/101,1279,2801946,00.shtml

中国台湾网

http://www.chinataiwan.org/bbs/discuss/index.do?articleId=4474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