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合唱队的组建与训练
(2011-04-02 16:08:03)
标签:
合唱队组建训练教育 |
分类: 音乐论文 |
中小学合唱队的组建与训练
中小学生合唱队是中学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全面开展的重要标志。合唱队也是音乐教育工作者从事音乐教研活动的一块实验田,同时作为学生参于音乐实践的重要园地,作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因此合唱队在学校工作中和音乐教研活动中有积极而又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首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齐心协力的集体意识,合唱是集体艺术活动,以集体的音响来表达音乐内容,每个人都为这个目的而做出贡献。合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只有合唱声部清晰、均衡,声音和谐,才能表现歌曲的意境,那么如何搞好合唱教学呢?下面来谈合唱队的组建和训练。
一、
二、科学的发声训练是合唱的重要保障
合唱是集体活动,要产生美的合唱音响,必须具备统一的动态和统一的协调活动。因此科学的发声是合唱的重要保障。
中学生嗓音稚嫩,所以在合唱中必须强调科学的发声训练。首先应抓好学生的声音,在训练时,针对学生普通存在的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要求学生用“高位置”来演唱,用他们能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练习。比如象“闻花”一样的胸腹联合呼吸;用半打哈欠的方法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还有如因吃惊而大吸一口气,其实就是一个歌唱状态,此时喉头下移,喉咙打开,气息下沉,此时的歌唱,气息很深,歌唱就要保持这种状态。还有“微笑”在歌唱中的作用,笑肌上提,使歌唱呈积极状态,充分发挥歌唱位置和共鸣,气息三者的统一协和作用,让学生将自身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的概念。特别是唱高音时,要求学生用假声带真声的方法来歌唱,切忌大喊大叫,因为这样会损坏声带,而且会破坏合唱的和谐性。
三、在合唱欣赏中建立合唱的概念
首先让学生感受“合唱是一种美的和音”,合唱是一种奇妙的和谐,让学生感受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我在排练间隙,让学生欣赏我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杨鸿年指导的中国交响乐团少年及女子合唱团的演出资料,如《春雨沙沙》、《踏雪寻梅》、《回声》等中外名曲。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
四、注重音准和节奏训练,这是合唱之本
众所周知,合唱有几个声部,对除主旋律以外的声部的视唱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划分声部之初,就应注意实力的平均,在日常的训练中要加强独唱练耳的训练。首先是用乐器带唱声部中的乐谱,建立正确的音高概念,也就是说要单独进行声部的视唱,然后再合练,在这种反复的训练中,让学生在和声效果中得到音准概念,从而掌握音准,做到高低两声部的和谐统一,加强对音乐作品的内心体验与感受。
五、加强咬字和吐字训练
歌唱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正确的咬字和吐字是歌唱技巧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功。熟练的咬字、吐字技巧,可以把歌唱的声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声更富感染力。在排练中多进行词语朗读,特别是歌词的朗读,一方面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另一方面练习吐字,另外可以用绕口令这一形式进行练习,以达到口齿清晰伶俐。
总的说来,合唱是一门非常严谨而又精深的艺术,要求音色统一,声部协调,音量均衡,更必须经过严格而科学的教学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