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育儿感悟 |
五一期间读了从青番茄借的《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因为扬扬从很小都是主动拿书让我们读,所以读书总体是坚持的,即使是和不识字的姥姥在一起,娘两个也经常相互切磋着读。
作者的两个孩子都是让作者很放心的孩子,作者把这归功于长期读书。对于这一点我虽还没那么大的体会,但也非常认同。我想长期坚持听书的孩子自己的思维一定没闲着,对听到的故事肯定在不停的思考,长期肯定养成了“听”话的习惯。扬扬是相对让人放心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听得进话。即使在大哭抗议的时候,你和他讲道理,当时看似他没听进去,下次碰到类似的情况自觉就按着办了。一次给扬扬穿新裤子,穿上合适,我一下就把标签撕下来了。可能当时正处在“完美”时期吧,啥都要保持原样,反对撕标签。可是带着这个标签实在是扎屁股,我就强行撕下来了,结果就是大哭,并且让我给装回去。我就和他解释“带着这个标签,人家一看是商品,看看价钱就买了。”虽然还是哭了很长时间,但从此以后,凡是看到标签都会要求撕掉,防止别人买走。
“听”话的孩子一定会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五一在姥爷家大埝玩的时候,摘了一点香椿,让扬扬给姥姥送家去,小伙子顾着玩不管送,让我自己送过去。过了一会儿,邻居家舅舅遛弯出来,我让让扬扬把手里的香椿送给舅舅,小伙子跑得飞快,我正高兴和纳闷呢,小伙子没朝舅舅跑去,扭身跑回家了。好在舅舅离得远,没听见我们娘俩的对话。
经过这两年的积累,小伙子也会欣赏书了。英文版的《好奇的乔治》,小伙子光翻看插图就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欢的神情。中英文翻译着读一遍得四十分钟,小伙子就一直安安静静的听着。再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还会由衷的赞美这是一本好看的书。如果没有长期的铺垫,再好的书,估计他也不会一下子看的津津有味的。小伙子不但能辨别好,还能辨别不好。有一段时间,我总是在电话里给扬扬讲《小蛋壳的故事》,每次虽然读得绘声绘色,但我并没记住多少。一次扬扬当面点这个故事,现场也没有电脑,就开编,编着编着,小伙子不见了。这可是没有过的听故事场景。小伙子听出了两个版本的巨大差别,逃之夭夭了。
在这本书中,作者总是利用吃奶的时候给孩子讲故事,我觉得这么做不太妥当,毕竟一心不可二用。巧的是在我读这本书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扬扬也总是在喝奶的时候要求讲故事。姥爷办法少,只好就范。姥姥办法多,每次都会说,小燕子不让一边吃一边看,如果是这样它就会把书叼走。扬扬在姥姥的“谎言故事”面前,每次都投降。我就折中一下,让他看,吃完再讲。我估计是春暖花开,小伙子偏重运动游戏,只好趁着躺着喝奶的功夫“听”书了。
从书中汲取营养是父母给孩子读书的初衷,扬扬的语言就有太多是得自于故事书。小孩子对词汇和语言相当敏感,遇到喜欢的词真是活学活用啊。而且书读百遍,每次都会有新的感兴趣的词汇被挖掘,这一点一直以来都让我们非常欣喜。可是最近有一个词总是在恰当的时候,从扬扬的嘴里蹦出来,那就是“笨蛋”。原来,此词出自《不一样的卡梅拉》。这是一套很有意思的书,但也有个别情节比如卡梅利多打坏黄鼠狼的行为被扬扬在现实中模仿打人。随着孩子长大,很简单的绘本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了,已经要求听字数很多的厚的书了。书中的内容往往不像绘本那么单纯和简单,而这小子却未必能完全的理解书中的意思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还有所有孩子读过的书都留着,还有用。学认字的时候,最简单的绘本可以是很好的认字教材,字有图画配着,有些字的重复率很高,文章短,很快读完很容易给宝贝成就感。即使过了这个阶段,打包放着,大了趁着寒暑假翻翻也是很有意思的。
在故事这方面,姥爷和爸爸现在回想起来,真是都做得太棒了。姥爷的即兴故事都绘声绘色,别说扬扬爱听,大人也爱听啊。最经典的是孙悟空大闹天空和小脚丫的故事。曾经有一段时间,扬扬坐在炕上吃饭,总想把脚丫放到桌子上,姥爷就给讲了个故事,这事轻松解决。从前哪,姥爷和他的小外孙。一天姥爷家请客,大家正吃饭呢,小外孙站到桌子上了,大家一看,这个菜可不错。你夹个小脚丫,我夹个胳膊,不一会就把小外孙给吃没了。这个时候,姥爷一看小外孙不见了,很着急。就问你们是不是把我小外孙给吃了,快吐出来。然后,这个人吐出个胳膊,那个人吐出个小脚丫,小外孙又出现了。从此以后,小外孙再也不上桌子了。扬扬爸爸每天早起都给扬扬念书,虽然经常耽误了喝水,洗脸等准备事项,但就从给扬扬念书来说,非常棒。现在扬扬爸爸想抱扬扬往往不得逞,爸爸就转个弯,说爸爸给讲故事了,话音未落,扬扬就做到了爸爸的腿上。
现在市场上的点读笔不能取代父母给孩子读书,宝贝特别愿意听父母长辈给读书,点读笔只能作为父母不在上班,孩子想听故事的补充。曾经我们也给扬扬买了点读笔,他虽然也爱点,但是还是父母给读来的亲切。毕竟,扬扬现在还小,完全自己点读的要求不合实际。
曾经我也担心,总是家长给读,孩子自主看书的能力会不会下降。现在想来自己考虑这些问题真是可笑。扬扬才多大,就要求自己看书,太不现实了。将来即使上了小学,如果他愿意听,我就愿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