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牛市和四月的关注点
(2015-04-05 21:43:17)
标签:
牛市风险 |
分类: 价值投资 |
市场走到今天,大家猜了很久的大盘何时调整,但去年开始的牛市,还没有真正的调整出现。 我自己也是一直重仓持有,万分珍惜手中的筹码。3月我写了“盯住风险,让利润奔跑”,意思也在微博解释过了。我非常看好市场,但警惕风险,今天我就把我对市场的部分思考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对于这波牛市是坚定并极其看好。具体的牛市分析,我再3月20日的益盟用户培训中阐述了。 虽然我从来不猜指数,甚至我做股票不看代码、分时图和股价高低,但每个成熟投资者心中,对行情的级别,不管牛熊市,一定要有个大格局的判断。这波牛市我对他的分析是——目标,创07年新高!
对此,我还是非常坚定的。背后有经济、资金、估值、业绩各方面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国运”,我在微博也提过。当然,如果从细节分析,到6000点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简单的算,大盘即将到4000点,2000——4000,大盘涨100%,而4000——6000,需要涨50%。到今天,我们看到银行为首的金融类公司跑输大盘的,基本没有太大涨幅。银行目前7.5倍左右市盈率,而目前市场已经是近4000点。如果银行能够到10.5倍市盈率,那么还有40%的上涨空间。即使涨50%,也不过11.25PE。 再加上券商,保险,石油石化和房地产的推动,基本大盘再涨50%没什么问题。不过,别人说的一万点以上,那就不是现在要关心的。但我心里对这次的牛市,是有自己的大格局分析的。所以我才一直没有怎么动股票,牛市轮涨嘛。
另外,我们从历史估值来看的话,其实也是可以印证的。
最后,“股神”巴菲特曾数度表示,任何时候衡量股市估值水平的最佳单一指标,很可能就是股市总市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因为总市值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应该基本一致。这项指标在1999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这一比率接近200%,这是一个强烈示警信号,此时买股已是火中取栗。2000年,美国股市总市值/GDP总量比重高达183%,随之而来的便是美国股市互联网泡沫破灭。
2001年网络股泡沫破灭,道琼斯指数从高点大幅回挫2000点时,很多人都在讨论重返股市的时机。但当时股市总市值仍相当于美国GDP的133%,所以巴菲特并未轻举妄动。美国股市随后从2000年3月24日最高的1552.87点,到2002年10月10日最低跌到768.63点,32个月下跌超过50%。
而在2007年,房地产泡沫与信贷泡沫爆发之际,美股总市值占GDP比重为135%。这些危机都发生在股市总市值被高估的背景下。
根据巴菲特的分析,过去80年来,当美国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的比率在70%~80%时,则买入股票长期而言可能会让投资者有相当不错的报酬。
在经过2008年美股大跌之后,这一指标在2009年下降到73%左右,给了巴菲特一个充分的入市理由。正如市场所看到的,美股至此迎来长牛。
2007年底,A股总市值占GDP比重达到127%,为16年来最高值,而根据这一比率最合理区间在70%~80%间最合理的理论,127%意味着股市将走入危险期,后来的事实确实也印证了这一点。2008年沪指收于1820点,暴跌65.39%。同年,A股总市值占GDP的比率下降到43%,已明显低于70%~80%的合理区间;2009年,总市值占GDP比重达到71.3%,当年上证指数反弹79.98%,重返3000点。
从近期数据看,截至2014年末,A股总市值达到372547亿,市值占同期GDP比重达58.5%。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股上市节奏加快,居民资产配置的优化调整,这一比率的分子增大几率很高,截至3月13日,沪深两市的总市值已达421081亿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2015年GDP增长目标定为7%左右,相较于前几年9%左右的增速放缓,换言之,该比率分母增幅变小。这意味着总市值占GDP比重极有可能较2014年继续增加,但是否能达到70%~80%范围仍是个未知数。
我自己算了(下按3.13日收盘价),今年GDP大概是681410亿,如果按照1:1来算,目前还有60%的涨幅,3372*1.6=5395点。如果按照历年牛市市值远超GDP,按130%,那么还有1倍以上的空间(6000点以上)。
但不管怎样,1. 高估是有危险的。
好了,说完了我心中的牛市,接下来谈谈多事之秋的4月。
为什么说是“机会背后危机背后的机会”呢?
今天我主要谈谈风险:1. 股指翻倍 + 整数关口的心理风险。 2. IPO + 股指期货的风险。 3. 市场规律的风险。
1. 股指翻倍+整数关口的心理风险。
大盘从2000点涨到了近4000点,按今天的收盘价,大盘再涨3%就能到4000。 不管是翻倍的涨幅,还是4000点这个整数关口,对于心理上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
2. IPO + 股指期货的风险。
今年前3个月,每个月获得IPO核准批文的企业数量分别为20家、24家和24家,但是到了4月份却陡然增加到30家。对于资金面是个考验,除了因为新股不败,更重要的是现在大量个股的估值太高,新股发行后,都是便宜货啊。
3. 市场规律的风险。
一个市场运行自然有他自身的规律。比如,当获利盘已经到达指数翻倍的时候,他们是有获利换手的需求。创业板100倍PE,新进的大资金是不会去青睐的,散户和短线着才会去玩击鼓传花游戏。还有,市场如果要继续上6000点,在这里没有充分的调整情况下,力量会越来越弱。就像打拳,一拳出去力量极大,但想要让伸直的手臂再来一拳更大力量,只有缩回蓄力后,才可以。这个蓄力就是获利盘的了解,筹码的充分换手,包括估值的修复和心态及形态上的修正,重新轻装上阵,第二拳的威力将更大。
另外,想提醒大家,银行股没涨过,不代表他涨起来就是好事。大家可以想象,比如4000点开始大幅调整,但可能会发现指数不跌,个股暴跌。为什么?银行股维稳大盘,掩护出货。
这篇文章,算是我把心中对于行情的级别,以及目前关心的风险点阐述了一下。
牛市最重要的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