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发费用(二) —— 付出要给回报

(2014-05-17 21:54:50)
标签:

价值投资

股票

研发

分类: 公司与行业

上文讲到研发费用4张报表里是没有的,他是包含在“管理费用”里的。 而一般上市公司的管理费用包括:员工薪水,研发费用,办公费用等。

 

不过公司和公司不一样,有的公司标的很明确,研发费用多少都在附注中列得很清楚,有些公司只列了管理费用,附注中简单介绍一下研发费用的增减情况。如果看不到研发费用要很淡定。

 

那么问题来了,研发费用到底多少才比较好? 如果一家公司研发费用是0,好不好呢?

我自己感觉是,科技类公司,研发费用肯定是有的,但占比不能太高,否则会影响利润。

而如果我们觉得这类公司实在是看不懂,技术含量太高看不清,那么我们可以投资研发费用极少的公司。比如消费类公司。双汇需要研发吗,养猪需要研发吗,拍电影也不需要研发。

 

所以大家对于科技类公司,需要去看看研发费用情况。对于消费类的公司,就不用去钻研“研发费用”了。否则找半天你都找不到这个费用。

 

美国上市公司利润表单列研发费用,但中国上市公司在利润表上并不单列,基本上全部进入管理费用之中。

但看不到,并不代表不重要。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一年半时间。”对于所有科技公司来说,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就是研发。

2000年,苹果市值160亿美元,而微软市值5560亿美元,是苹果的35倍。

10年之后的2010年5月26日,苹果市值为2221亿美元,而微软公司市值为2190亿美元,苹果超越微软成为美国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而苹果超越微软的秘诀只有一个:研发。

在乔布斯的领导下,iMac,iPod、iPhone、iPad、itunes、App Store,一个又一个创新,让苹果受到无数粉丝的追捧,收入剧增,利润剧增,股价暴涨。

那么,是微软费用投入不够多吗?

 

2010年,苹果研发费用18亿美元,占销售收入的3%,占毛利润的7%;微软研发费用87亿美元,占销售收入的14%,占毛利润的17%。

无论从绝对还是相对来比较,微软研发费用都远远超过苹果,但效果却远远不如苹果。

不管如何,对于科技公司来说,研发费用是必需的。那么,巴菲特的重仓股公司研发费用有多高呢?

 

巴菲特2010年底共持有25只股票,前十大重仓股市值合计占比94%,这10家公司在组合中占比及其研发费用分别是:可口可乐,富国银行,美国运通,宝洁,卡夫,强生,沃尔玛,WESCO金融公司,康菲石油,美国合众银行。

除了制药公司强生之外,巴菲特其它重仓股公司的研发费用全部为0也就是说,巴菲特最喜欢选择那些研发费用为零的公司。这意味着公司主要销售和过去很多年前完全相同的产品,并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研发。

 

巴菲特在1987年致股东的信中进行了研究:

“在1977年到1986年间,1000家公司(500家最大的制造公司和500家最大的服务公司)中只有25家能够达到优异业绩的双重标准:过去10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超过20%,而且没有一年低于15%。这些超级明星企业同时也是股票市场上的超级明星,过去10年这25家公司中有24家公司的股票表现超越标准普尔500指数。”

 

“这些财富杂志盈利冠军企业有两个共同特点,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第一,其中大多数公司的负债水平相对于其利息支付能力来说极低。真正的好企业常常并不需要借债。第二,除了一家公司是高科技公司和其它少数几家是制药公司之外,总的来说这些冠军的业务都非常平凡普通。大多数公司出售的产品并不时尚也不新潮,几乎和十年前完全相同(不过现在销量更大,或者价格更高,或者销量更大而且价格更高),这25家超级明星公司的优异业绩历史记录证明:充分利用已经非常强大的经济特权,或者专注于单一领先业界的核心业务,往往是形成非常出众的盈利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经验表明,取得最好经营业绩的公司,经常是那些现在做的事情和五年前甚至十年前几乎完全相同的公司。当然管理层决不能因此而自满。企业总是有机会进一步改善服务、产品线、生产技术等等,这些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但是一家公司如果经常发生重大变化,就可能会因此导致重大经营失误。推而广之,在一块总是动荡不安的经济土地之上,非常难于建造像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那样坚不可摧的经济特许权(franchise),而这样的经济特许权正是企业持续取得卓越业绩的关键所在”。

 

高科技企业确实是在动荡不安的土地上竞争,需要经常更新产品,就必须投入巨额的研发费用,而且一旦产品更新落后于竞争对手,原来的明星企业就会突然变成流星。用过手机很多年的朋友,看看多年前风光无限的爱立信手机现在在哪里呢?一度称霸天下的诺基亚如今也被苹果手机和谷歌android系统几乎逼到死角。一切都是研发惹的祸!

 

而像可口可乐、卡夫、沃尔玛这样的公司,经营方式、主要产品和服务几十年不变。公司不需要更新产品,照样可以长期称霸市场,对于股东来说,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长期投资这样的企业,可以放心睡大觉,根本不用担心对手研发出新产品而丧失竞争优势。

巴菲特做长期投资,所以他选择的绝大部分公司都是业务长期非常稳定的公司,研发费用为零,主要产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

 

 

研发投入可以显示公司在技术方面的用心和野心,但是研发投入并非越高越好,这一点在北京君正身上得到了验证。

 

“研发费用的投入并不能完全决定企业的发展走势,当研发费用的投入能够换来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工艺、技术,且具备短时期内转化成为经济效益的实力时,研发费用的增长才有实质意义。

 

“芯片设计行业是高技术含量的行业,技术发展更新很快,为保持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及时跟进前沿技术的发展,公司一直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公司方面表示,2013年,公司根据市场需要,研发的产品未采用更新的生产工艺,所需采购的技术授权减少,从而与2012年相比,研发费用有所减少。

 

据了解,多年来北京君正对于自主创新一直相当执着,且在MP4的时代曾经有一段“独领风骚”的时光,但是到了平板电脑时代,公司未能及时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自2011年以来,业绩一直处于下跌的态势中。

 

而智能可穿戴市场的兴起,给公司带来了新的方向。公司特别提到,针对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新款芯片产品于2014年一季度投产,公司第一代智能手表方案研发完成,基于公司芯片产品的智能手表已批量销售,公司第二代智能手表方案的设计开发工作正在进行。随着公司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不断拓展,公司研发的技术和产品也将重点考虑市场需求,该方案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所以,大家应该知道,自己投资的公司,哪些应该去找找研发费用,哪些根本不用去管。比如好想你,做枣子的,我们就不用去太在意研发费用了。http://s13/mw690/001Qe33ugy6IXgkw1qY8c&690—— 付出要给回报" TITLE="研发费用(二) —— 付出要给回报" />

虽然枣子也在做研发,但占营收比非常小。即使出现50%的研发费用波动,总体的营收影响依然很小。

http://s11/mw690/001Qe33ugy6IXgobsrofa&690—— 付出要给回报" TITLE="研发费用(二) —— 付出要给回报" />

那么最后,既然特斯拉研发费用大增导致业绩下滑,我很想知道同一概念的国内最牛电动车生产商的比亚迪,研发费用如何呢。

http://s7/mw690/001Qe33ugy6IXguqWPA36&690—— 付出要给回报" TITLE="研发费用(二) —— 付出要给回报" />

上图的13年年报,营业收入528.63亿,管理费用33.14亿。其中研发费用是12.7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42%。

http://s11/mw690/001Qe33ugy6IXgxwQGuea&690—— 付出要给回报" TITLE="研发费用(二) —— 付出要给回报" />

总体来说不高,但到底研发是不是低了,我也不好判断。 12年和13年的研发费用占收入比,基本都在2.43%左右,还是比较稳定的。

 

研究费用不能看总量,还是要看和主营收入占比。下图是A股13年研发费用最高的公司

http://s11/mw690/001Qe33ugy6IXgzXCCS1a&690—— 付出要给回报" TITLE="研发费用(二) —— 付出要给回报" />

        我们看到,虽然他们研发费用巨额,但占主营收入的占比还是比较稳定的。除了通信行业的中兴通讯,其他巨额研发占比都很低。

那么我们看看去年研发占比最高的几家公司是谁呢?

http://s14/mw690/001Qe33ugy6IXgCoudv1d&690—— 付出要给回报" TITLE="研发费用(二) —— 付出要给回报" />

我们发现除了神农大丰,其他都是信息、通信行业的公司。这些占比高的吓人,无疑将吞噬利润。

神农大丰今天是特例,去年没这么高。其他的公司历来传统的高。

在信息技术行业,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研发投入占比较高。这些企业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比重,很多也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了税收优惠。

 

 

虽然研发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创新投入,但研发支出也是企业调节利润的“工具”。研发费用总额包括资本化和费用化两部分,如果被费用化需计入利润表,影响当期利润;如果被资本化,将会计入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资产,并不会对当期利润产生影响。由于上述分类存在,研发支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比如我们第一个讲的北京君正,我们看到他的研发投入中,资本化的比例是0%,说明全都被费用花了,计入到了利润表里面,抵充了营业利润。

http://s6/mw690/001Qe33ugy6IXgIuPI105&690—— 付出要给回报" TITLE="研发费用(二) —— 付出要给回报" />

但我们再来看一家著名的公司——乐视网。看看他的研发费用怎么算的:下图

http://s12/mw690/001Qe33ugy6IXgMYu958b&690—— 付出要给回报" TITLE="研发费用(二) —— 付出要给回报" />

我们看到,乐视网的研发费用超过一半是采取了资本化的方式,也就是进入到了资产负债表里面,而不是利润表,那么对于利润的影响也就降低了。但研发投入占到营业收入比还是不低的,15.84%。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吧研发费用资本化呢?   这个涉及到比较复杂的会计专业知识了,我们也无力去详细分析该不该资本化。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我们把握大的方向就可以了。毕竟财务不是只有研发费用一项。

 

对于研发费用,是个很活的判断。到底多高多低,其实是企业行业属性和战略上的抉择。但总的来说,看研发费用需要看两点:

1.       如果研发费用过高,对利润的影响很大,反映到股价上也是利空的。

2.       研发费用最终是要占领技术的制高点,如果能够脱颖而出,那么这些钱和时间么有白花。但很多高科技含量的公司,其实研发的竞争力是比较困难的。比如电动车、环保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等,即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很难追上跟上国外的技术。但制造业,化工等这些是技术差距越来越小了。

 

所以,对于我,还是比较谨慎的看待高科技、高研发费用占比的公司。毕竟这不是中国企业的优势啊。

 

最后,我们看看补贴大王“京东方A”,看看他的研发费用如何,他的业务可是需要大量的研究投入的,从6代到现在的8.5代,而且技术可是和棒子他们竞争,但总是感觉慢人一步。 大家可以说思考一下这个研发占比如何。

http://s2/mw690/001Qe33ugy6IXi6oO2J91&690—— 付出要给回报" TITLE="研发费用(二) —— 付出要给回报" />

http://s1/mw690/001Qe33ugy6IXi9Tskgb0&690—— 付出要给回报" TITLE="研发费用(二) —— 付出要给回报"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