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一点感想

(2012-06-23 21:04:54)
标签:

转载

分类: 价值投资
原文地址:一点感想作者:紫蝶
    许多人都知道如果自已去做生意就是为了赚取现金利润,但买股票间接做生意却反而不追求现金利润也就是股市中的分红,这不是很滑稽可笑的一件事吗?公司还是原来的公司,区别只是上市或非上市而已,难道因为公司上市了,做生意的本意就不同了?

    许多人认为分红那么少,还没有价差收益高。所以不在乎分红,是这样吗?

    分红少正是股民的股东意识缺失所造成的。许多股民不在乎分红不分红,那么上市公司巴不得如此,可以赚到现金利润而不用分给做生意的投资人,这等好事世界上哪儿找去,只有傻的可爱的中国股民才纵容了这一奇特的现象发生。如果股民的股东意识强化了,坚决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分红,而且分红比例不低于净利润的50%,或更多,比如股息率超过无风险国债收益率5.5%,你还会不在乎分红吗?在成熟市场,股息收益率超过国债收益率并不是空想,正是有这样的稳定的盈利预期,所以他们可以安心的持股而不必炒来炒去将资金越炒越少了。

    现在再来说说价差收益,价差收益真的那么高,即便如你看到的那么高,也是你唾手可得的吗?

    炒股多年经历牛熊转换的人都知道,获取价差收益是很艰难的,无异于火中取栗,波段操作低买高卖的结果大多数人以高买低卖亏损而收场。多年的股市经历告诉我们,价差收益是确定性很差的损益,注意损益二字,即价差可以是收益也可以是亏损,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亏损,看看炒股追求价差的人大多数是盈利了还是亏损了就知道追求价差收益是多么的不靠谱。因为你不仅在和他人博弈,而且还需面对股市牛熊估值的剧烈变动的考验。比如遇上牛市的话赚50%,而遭遇熊市时亏30%或更多,结果几年下来不赚反亏,中国股市又是牛短熊长特征很明显的市场,漫漫熊市会不断折磨你的意志和资金.不仅如此,收益亏损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是极不对称的,在空间上来说,亏损50%需要盈利100%才能扳平,在时间上来说,下跌时如跳伞一般迅猛,而上涨如爬山那样艰难,不是有句话说得很形象,“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这句话道出了股市中风险远大于收益呀!所以博弈的结果和赌场没有什麽两样,赌场老板稳赚不赔,少数赌技好的赌客赚到钱,大多数赌客输了钱过了一把赌瘾而已。

    作为我们的仆人---上市公司的经理人或称高管,无论牛熊,无论股价怎么波动都是稳赚不赔的,而上市公司的主人---我们这些投资人或称为股东却大多数亏损累累,何也?因为上市公司的高管可以将公司赚到的现金利润为自己付高额的薪资和福利,还可以年年加薪,另外一家人吃喝拉撒都算在公司的账上,更恶劣的是想方设法将这些现金利润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到自己实际控制下的皮包公司,掏空上市公司的财富。而作为上市公司的主人却分不到现金利润而被迫和其他人去追逐价差这个确定性很差风险极大的非经常性损益,这合理吗,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如果分红比例大幅度提高,使得股息收益率超过国债收益率5.5%,你还会不在乎分红吗,你还会不断的炒来炒去瞎折腾给券商打工,为国家贡献印花税,为券商贡献佣金,而自己的资产不仅没有保值增值反而却持续不断的缩水?

 

     简而言之,价差收益只能算作是非经常损益,通俗的话就是飞来横财或是飞来横祸,分红收益才是确定性很高的经常性收益(上市公司的报表里都是把炒股收益算作非经常损益,只有经营获得的现金利润才算作经常性收益)。如果价差收益是确定性很高且收益很可观的话,许多人还用得着再去辛辛苦苦打工赚钱而不敢辞职做专业投资人,而那些专业投资人还用得着去想方设法赚取基金管理费、炒股软件转让费,卖炒股书赚稿费?

 

    有的人曾质疑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长期不分红的,但做他的股东不是挺好的嘛,投资收益很高呀!但他忘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巴菲特和广大股东是利益高度一致的。为什麽这么说呢?

    巴菲特在亲手撰写的《股东手册》里明确地告诉股东:“虽然我们的组织型态是公司,但我们的经营态度是合伙事业。……我们不能担保经营的成果,但不论你们在何时成为股东,你们财富的变动会和我们一致(因为巴菲特99%的财富集中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当我作了愚蠢的决策,我希望股东们能因为我的财产损失比你们惨重,而得到一定的安慰。”

    正因为巴菲特的身家性命都放在了伯克希尔公司里,他即使不为他人着想,至少也不会不为自己的财富着想吧?所以他不分红,那是为了用这些资金收购许多赚钱的公司,使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利益得到更大的增值,使他和参股的广大投资人获益。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使伯克希尔公司的净利增长了不知有多少倍,他也仅象征性的每年拿10万美元的年薪。反观我们中国的上市公司高管们,有多少人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放在自己的公司里面了,也只拿和自己的绩效相称的年薪呢?这些高管能和巴菲特相提并论吗?

     可悲的是,我看到我们的股民们不仅没有什麽股东意识,不仅不痛恨上市公司里的寄生虫,还为他们不分红或少分红开脱,相反,证监会却在为我们这些没有控股权的广大投资人争取合理的回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中国人的觉醒路程还相当遥远…………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