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调上海银行的损失近二十万
2025-08-25 07:12:53
标签: 市值 回调 损失 分红 股票
前天,我冒着酷暑还是去了广东路的股市沙龙。这次去听壁脚有一个侧重点,那就是银行股在回调,大盘指数在上涨,是不是凑热闹的股民可以开心了,也就是赚钱了?前一段时间,银行股一直在涨,不看好银行股的小散们一直在抱怨,意思很明确,抱怨大盘只涨银行股,我知道这种抱怨只能是错过了赚钱的机会,没有一点好处。两个月了,银行股进入了调整,我不知道什么股票在涨,但大盘确实一直在涨,按理说,不看好银行股的小散们应该赚钱了,失望的是,我听到的壁脚没有那么乐观,有赚钱的,一个炫耀的账户是270万,比我还多,但绝大多数人还是没有赚钱,还在请教买什么股票。这让我想起,其实小散们更喜欢追涨杀跌,如果老老实实的持有一只股票,可能已经赚钱了,只可惜追涨杀跌,和机会一直在擦肩而过,眼看要赚钱了,不是忍不住抛了,就是心猿意马去追了其他下跌的股票。所以,广东路的股市沙龙凑热闹的股民真的没有开心的时候,大盘跌了没赚钱,大盘涨了也没赚钱。像我这样的炒股,有输有赢,赢得是股价的创新高,输的是盈利的一部分,这样的输赢只有开心没有懊恼。
这次银行股回调,不是每一只银行股都回调,像农业银行还在创新高,可以说是气势如虹。我觉得,农业银行可能会率先到达净资产,实现市值管理的任务。市值管理,这次不是说说的,而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可能农业银行是先行一步。一旦农业银行实现了目标,其他银行股都会依样画葫芦,不到净资产,就不算市值管理。如果,我这个理解成立的话,那么,不是全部银行股,但也是绝大多数的银行股都将到达净资产。所以,迄今为止,持有银行股的可能是需要时间,但不会有风险。
是不是这样吗?信不信由你!
上海银行这次也回调的有点大,从最高点11.47元回调到了9.84元,回调幅度14.2,历时两个月。这是我首次经历大幅度回调所造成市值损失。最高,上海银行看到了150万市值,如果加上浙商银行和郑州银行的市值,最高,我看到了157万市值。和年初相比,赚了37万,这样算是不错的收益。可惜,上海银行,浙商银行和郑州银行都进入了调整。涨多了就会跌,我也理解。但我没有经历过这种调整,最多会损失多少呢?截至上周,上海银行的损失近二十万,加上浙商银行和郑州银行,总的损失在18万。上海银行现在的市值是9.91元乘以131000股等于1298210元,浙商银行现在的市值是3.32元乘以12900股等于44100元,郑州银行现在的市值是2.1乘以21000股等于42828元,相加等于1385138元,和历史最高点相差184862元。
这次回调输了184862元,不是成本输了184862元,而是盈利到达最高点的回调造成的损失,这种损失只是在盈利中扣除。问题是这种扣除会是怎样的状态?是永久性的扣除,还是暂时性的扣除?毫无疑问,睡后收入应该是持续的增长。这种增长可能是一波接一波,有高峰也有低谷,一般情况下,一峰比一峰高,低谷的低点也会不断地抬高,创了新高就会回调,这是常态,所以我必须适应赚钱的快乐,也要接受回调后的损失。这次损失是14.2,下一次的上涨后会是多少的回调呢?据巴菲特说,最大的几次回调可能会腰斩。但是,适合睡后收入的股票,一定是回调的深,反弹的也高,总的趋势一定是一直向上。不出意外,上海银行应该是这样,浙商银行也应该是这样,郑州银行当然也应该是这样。这都是我应该经历的,我现在正在经历,经历多了,我就会习以为常,这种习以为常就是睡后收入。
银行股的这次回调,没有一刀切,而是出现分化趋势。整个银行股中,农业银行独树一帜,屡创新高,让我见识了什么叫气势如虹。我持有的三只股票,上海银行属于深幅调整,浙商银行其次,反倒是郑州银行比较抗跌。这个月的工资我又投入五千元,买了郑州银行2400股,买入价是2.1元,一个月了,股价还在2.1元,看来下跌空间十分有限。我现在确实有一个矛盾:是现在就抛出浙商银行换入上海银行,参加上海银行的上半年分红,还是等到郑州银行的拉升后才换入上海银行?现在换入已经赚钱,因为上海银行已经跌到分红除权的下面,而买入郑州银行的钱还在,但有点少。如果想多赚一点,那就等待郑州银行的拉升,这种概率有可能存在,但只是一种概率。在概率内,我可以买入更多的上海银行;不在概率内,也就是失误了。但我觉得,郑州银行从股价垫底到摆脱垫底可能是大概率的事,盈利是一定的,只是赢多少而已。正是郑州银行没有跌多少,所以上海银行的分红一分不少的保存着,还赚了点,成本是2.04元。现价是2.1元,不多,但也可以证实我的操作至今还是正确的,操作的正确源于判断的正确。
大有大的机会,小有小的机会。炒股票就是寻找一切的机会,并把握好。现在我就等银行股的调整结束,也在等郑州银行的拉升,其目的就是为了看到市值的不断增加,赚更多的钱。是不是能如愿以偿呢?我想,有巴菲特的先例,应该不会错。
这次回调上海银行的损失近二十万
前天,我冒着酷暑还是去了广东路的股市沙龙。这次去听壁脚有一个侧重点,那就是银行股在回调,大盘指数在上涨,是不是凑热闹的股民可以开心了,也就是赚钱了?前一段时间,银行股一直在涨,不看好银行股的小散们一直在抱怨,意思很明确,抱怨大盘只涨银行股,我知道这种抱怨只能是错过了赚钱的机会,没有一点好处。两个月了,银行股进入了调整,我不知道什么股票在涨,但大盘确实一直在涨,按理说,不看好银行股的小散们应该赚钱了,失望的是,我听到的壁脚没有那么乐观,有赚钱的,一个炫耀的账户是270万,比我还多,但绝大多数人还是没有赚钱,还在请教买什么股票。这让我想起,其实小散们更喜欢追涨杀跌,如果老老实实的持有一只股票,可能已经赚钱了,只可惜追涨杀跌,和机会一直在擦肩而过,眼看要赚钱了,不是忍不住抛了,就是心猿意马去追了其他下跌的股票。所以,广东路的股市沙龙凑热闹的股民真的没有开心的时候,大盘跌了没赚钱,大盘涨了也没赚钱。像我这样的炒股,有输有赢,赢得是股价的创新高,输的是盈利的一部分,这样的输赢只有开心没有懊恼。
这次银行股回调,不是每一只银行股都回调,像农业银行还在创新高,可以说是气势如虹。我觉得,农业银行可能会率先到达净资产,实现市值管理的任务。市值管理,这次不是说说的,而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可能农业银行是先行一步。一旦农业银行实现了目标,其他银行股都会依样画葫芦,不到净资产,就不算市值管理。如果,我这个理解成立的话,那么,不是全部银行股,但也是绝大多数的银行股都将到达净资产。所以,迄今为止,持有银行股的可能是需要时间,但不会有风险。
是不是这样吗?信不信由你!
上海银行这次也回调的有点大,从最高点11.47元回调到了9.84元,回调幅度14.2,历时两个月。这是我首次经历大幅度回调所造成市值损失。最高,上海银行看到了150万市值,如果加上浙商银行和郑州银行的市值,最高,我看到了157万市值。和年初相比,赚了37万,这样算是不错的收益。可惜,上海银行,浙商银行和郑州银行都进入了调整。涨多了就会跌,我也理解。但我没有经历过这种调整,最多会损失多少呢?截至上周,上海银行的损失近二十万,加上浙商银行和郑州银行,总的损失在18万。上海银行现在的市值是9.91元乘以131000股等于1298210元,浙商银行现在的市值是3.32元乘以12900股等于44100元,郑州银行现在的市值是2.1乘以21000股等于42828元,相加等于1385138元,和历史最高点相差184862元。
这次回调输了184862元,不是成本输了184862元,而是盈利到达最高点的回调造成的损失,这种损失只是在盈利中扣除。问题是这种扣除会是怎样的状态?是永久性的扣除,还是暂时性的扣除?毫无疑问,睡后收入应该是持续的增长。这种增长可能是一波接一波,有高峰也有低谷,一般情况下,一峰比一峰高,低谷的低点也会不断地抬高,创了新高就会回调,这是常态,所以我必须适应赚钱的快乐,也要接受回调后的损失。这次损失是14.2,下一次的上涨后会是多少的回调呢?据巴菲特说,最大的几次回调可能会腰斩。但是,适合睡后收入的股票,一定是回调的深,反弹的也高,总的趋势一定是一直向上。不出意外,上海银行应该是这样,浙商银行也应该是这样,郑州银行当然也应该是这样。这都是我应该经历的,我现在正在经历,经历多了,我就会习以为常,这种习以为常就是睡后收入。
银行股的这次回调,没有一刀切,而是出现分化趋势。整个银行股中,农业银行独树一帜,屡创新高,让我见识了什么叫气势如虹。我持有的三只股票,上海银行属于深幅调整,浙商银行其次,反倒是郑州银行比较抗跌。这个月的工资我又投入五千元,买了郑州银行2400股,买入价是2.1元,一个月了,股价还在2.1元,看来下跌空间十分有限。我现在确实有一个矛盾:是现在就抛出浙商银行换入上海银行,参加上海银行的上半年分红,还是等到郑州银行的拉升后才换入上海银行?现在换入已经赚钱,因为上海银行已经跌到分红除权的下面,而买入郑州银行的钱还在,但有点少。如果想多赚一点,那就等待郑州银行的拉升,这种概率有可能存在,但只是一种概率。在概率内,我可以买入更多的上海银行;不在概率内,也就是失误了。但我觉得,郑州银行从股价垫底到摆脱垫底可能是大概率的事,盈利是一定的,只是赢多少而已。正是郑州银行没有跌多少,所以上海银行的分红一分不少的保存着,还赚了点,成本是2.04元。现价是2.1元,不多,但也可以证实我的操作至今还是正确的,操作的正确源于判断的正确。
大有大的机会,小有小的机会。炒股票就是寻找一切的机会,并把握好。现在我就等银行股的调整结束,也在等郑州银行的拉升,其目的就是为了看到市值的不断增加,赚更多的钱。是不是能如愿以偿呢?我想,有巴菲特的先例,应该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