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备用股中的郑州银行
2025-04-27 07:05:28
标签: 上海银行 郑州银行 浙商银行 分红 股票
从2013年开始我是进入了第三次以少博多,这次以少博多和前两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过去是赚跟不上用,第一次到了30万,第二次到了60万,不得不拿出来用,用光了从头再来。这样的结果也不是全坏,也有好的地方,那就是不拿出来可能会全输了,因为我那个时候的炒股理念比较原始,在散户中可能出类拔萃,但比起股市大佬那就不好说了。第三次以少博多到了2024年,不仅是我的梦想成真,而是我的梦想可能得到了延伸,因为在2024年我顿悟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我选中的上海银行可能成为我一辈子的标的物,只要操作得法,完全可能把我带上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的宝座。林园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我为什么要说林园,因为当年茅台上市的时候我也买过,只是我不懂,还没有涨就抛了。这不影响我的财富梦想,因为我只是晚一点而已。
我的原始积累已经完成,不再需要高抛低吸急功近利,只需要耐心地持有,让时间来完成我的财富梦想。这种可能存在吗?当然存在,我可以用人格担保。其实,在股市里赚钱是可以预测的,预测正确的人不赚也难,不会预测的人不输也难。这里的关键是安全边际!这是巴菲特变成世界首富的法宝。安全边际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说,就是价格低于价值。复杂的说,别人不要的好股票,我发现了坚决买入。这里需要的理念,和市场无关,有关的是你知道别人为什么不要,我为什么要。我买上海银行的时候,经历了四年的下跌,多少人熬不住清仓了,我身边就有好些,我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清仓而是大规模的增仓,结果是我对了。炒股票对的不是口水仗,而是看得见的真金白银,四年以后我完成了一万博一百万的十年任务,因为我的顿悟,马不停蹄的我又开始了巴芒计划。
巴芒计划也是一个一万加,只不过是能量级的不同,一万加变成了一百万加,一百万加变成了一千万加。因为随着一百万变成一千万,甚至是一个亿,我将发掘更多的符合安全边际的股票。这些股票的接力,才有可能更快的实现巴芒计划。看我博客的应该知道我是依靠银行股发迹的,特别是上海银行那是汗马功劳。我这样做有一个基本的思想,那就是我看好银行股在未来的一个阶段中可能是中流砥柱,至于为什么,我认为这是国家的战略目标。在科技强国之前,必须有一个金融强国的过程,没有金融强国不会有科技强国,因为科技强国需要钱。这可能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任何国家必须有这样一个过程,巧的是这一过程可能被我遇上了,我必须紧紧抓住。可能我的分析有失偏颇,但银行股的长期投资价值可能比其他股票更好。我不赞成把股市比作赌场,但结果没有出现之前,我还是愿意赌一下,一旦赌对了我不就是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了?其实,我的投资理念已经得到两个验证:一个是巴菲特和林园的实践验证;另一个是我在上海银行的操作上也得到了验证。首战必胜的原则,我想以后的投资也不会错。现在我已经有了三只股票,一只是上海银行,那是汗马功劳;一只是浙商银行,也是不错的选择;一只就是郑州银行,是不是也没选错呢?这个问题我确实思考过。
我买郑州银行是因为贴补家用的600元钱不需要贴补了,在我预算中的这600元钱怎么办呢?我这个人比较刻板,可能是优点,每一笔钱的花销清清楚楚,也可能是缺点,家里的开销有这必要那么的顶真吗?最后我的决定是用了就用了,不可以再收回,于是我就选择了郑州银行进行买入,无意之中把郑州银行纳入了我的投资标的。选中郑州银行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因为股价低,低到了垫底。当时的想法是,郑州银行不可能一直垫底,总有好的时候,一旦不垫底了,我不就赚了。这个想法是很幼稚的,但引出的结果可能并不幼稚。你知道为什么吗?这是巴菲特选择银行股的绝杀。巴菲特认为,投资银行股最好是这家银行要倒闭没倒闭,到了退市的边缘,只要不退市就可以买入。我买郑州银行确实有这点味道,买的时候正好是为了分红股东闹得不可开交,这么低的位置,我看到还在发利空,我为什么不买呢?第一次买了600股,不久破位下行,我套住了;第二次翻倍买,买了1200股,上周末还在我的买入价。这个股票,市盈率在银行股中最高,9倍;市净率在银行股中最低,0.38。分红问题得到了解决,只是分的红太少。和上海银行最相似的地方是,领导班子得到了解决,这次分红是新班子上任后的第一次分红。这让我看到了希望。像郑州银行这样的银行,出现的问题主要的不是个性的,而是银行股中共性的问题,只是像上海银行解决了,所以股价涨了,郑州银行为什么股价没有涨?只因为共性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土地财政遗留下来的坏账。为什么郑州银行一到年末就收益大缩水,没有红利分配?其实道理很简单,把赚到的钱填了坏账的窟窿。今年为什么郑州银行分了一点红?因为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窟窿填的差不多了;另一个原因是新班子应该有点表示。所以我可以断定,新班子的组建成功意味着郑州银行即将走出低谷,股价也会出现反转。在这点上,和上海银行差不多,只是反转没有上海银行这样的强势。
说白了,选择郑州银行也符合巴菲特的选股标准,是不是符合,我说了不算,事实会做出结论。因为这个过程不会太长,在这波牛市中马上可见分晓。错了,我损失的只是1800股,三千多元;对了,至少翻倍,那是六千多元。如果我的判断不错的话,那么银行股会在这波牛市中大放异彩。
说说备用股中的郑州银行
从2013年开始我是进入了第三次以少博多,这次以少博多和前两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过去是赚跟不上用,第一次到了30万,第二次到了60万,不得不拿出来用,用光了从头再来。这样的结果也不是全坏,也有好的地方,那就是不拿出来可能会全输了,因为我那个时候的炒股理念比较原始,在散户中可能出类拔萃,但比起股市大佬那就不好说了。第三次以少博多到了2024年,不仅是我的梦想成真,而是我的梦想可能得到了延伸,因为在2024年我顿悟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我选中的上海银行可能成为我一辈子的标的物,只要操作得法,完全可能把我带上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的宝座。林园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我为什么要说林园,因为当年茅台上市的时候我也买过,只是我不懂,还没有涨就抛了。这不影响我的财富梦想,因为我只是晚一点而已。
我的原始积累已经完成,不再需要高抛低吸急功近利,只需要耐心地持有,让时间来完成我的财富梦想。这种可能存在吗?当然存在,我可以用人格担保。其实,在股市里赚钱是可以预测的,预测正确的人不赚也难,不会预测的人不输也难。这里的关键是安全边际!这是巴菲特变成世界首富的法宝。安全边际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说,就是价格低于价值。复杂的说,别人不要的好股票,我发现了坚决买入。这里需要的理念,和市场无关,有关的是你知道别人为什么不要,我为什么要。我买上海银行的时候,经历了四年的下跌,多少人熬不住清仓了,我身边就有好些,我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清仓而是大规模的增仓,结果是我对了。炒股票对的不是口水仗,而是看得见的真金白银,四年以后我完成了一万博一百万的十年任务,因为我的顿悟,马不停蹄的我又开始了巴芒计划。
巴芒计划也是一个一万加,只不过是能量级的不同,一万加变成了一百万加,一百万加变成了一千万加。因为随着一百万变成一千万,甚至是一个亿,我将发掘更多的符合安全边际的股票。这些股票的接力,才有可能更快的实现巴芒计划。看我博客的应该知道我是依靠银行股发迹的,特别是上海银行那是汗马功劳。我这样做有一个基本的思想,那就是我看好银行股在未来的一个阶段中可能是中流砥柱,至于为什么,我认为这是国家的战略目标。在科技强国之前,必须有一个金融强国的过程,没有金融强国不会有科技强国,因为科技强国需要钱。这可能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任何国家必须有这样一个过程,巧的是这一过程可能被我遇上了,我必须紧紧抓住。可能我的分析有失偏颇,但银行股的长期投资价值可能比其他股票更好。我不赞成把股市比作赌场,但结果没有出现之前,我还是愿意赌一下,一旦赌对了我不就是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了?其实,我的投资理念已经得到两个验证:一个是巴菲特和林园的实践验证;另一个是我在上海银行的操作上也得到了验证。首战必胜的原则,我想以后的投资也不会错。现在我已经有了三只股票,一只是上海银行,那是汗马功劳;一只是浙商银行,也是不错的选择;一只就是郑州银行,是不是也没选错呢?这个问题我确实思考过。
我买郑州银行是因为贴补家用的600元钱不需要贴补了,在我预算中的这600元钱怎么办呢?我这个人比较刻板,可能是优点,每一笔钱的花销清清楚楚,也可能是缺点,家里的开销有这必要那么的顶真吗?最后我的决定是用了就用了,不可以再收回,于是我就选择了郑州银行进行买入,无意之中把郑州银行纳入了我的投资标的。选中郑州银行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因为股价低,低到了垫底。当时的想法是,郑州银行不可能一直垫底,总有好的时候,一旦不垫底了,我不就赚了。这个想法是很幼稚的,但引出的结果可能并不幼稚。你知道为什么吗?这是巴菲特选择银行股的绝杀。巴菲特认为,投资银行股最好是这家银行要倒闭没倒闭,到了退市的边缘,只要不退市就可以买入。我买郑州银行确实有这点味道,买的时候正好是为了分红股东闹得不可开交,这么低的位置,我看到还在发利空,我为什么不买呢?第一次买了600股,不久破位下行,我套住了;第二次翻倍买,买了1200股,上周末还在我的买入价。这个股票,市盈率在银行股中最高,9倍;市净率在银行股中最低,0.38。分红问题得到了解决,只是分的红太少。和上海银行最相似的地方是,领导班子得到了解决,这次分红是新班子上任后的第一次分红。这让我看到了希望。像郑州银行这样的银行,出现的问题主要的不是个性的,而是银行股中共性的问题,只是像上海银行解决了,所以股价涨了,郑州银行为什么股价没有涨?只因为共性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土地财政遗留下来的坏账。为什么郑州银行一到年末就收益大缩水,没有红利分配?其实道理很简单,把赚到的钱填了坏账的窟窿。今年为什么郑州银行分了一点红?因为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窟窿填的差不多了;另一个原因是新班子应该有点表示。所以我可以断定,新班子的组建成功意味着郑州银行即将走出低谷,股价也会出现反转。在这点上,和上海银行差不多,只是反转没有上海银行这样的强势。
说白了,选择郑州银行也符合巴菲特的选股标准,是不是符合,我说了不算,事实会做出结论。因为这个过程不会太长,在这波牛市中马上可见分晓。错了,我损失的只是1800股,三千多元;对了,至少翻倍,那是六千多元。如果我的判断不错的话,那么银行股会在这波牛市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