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西医的方法求证中医的调理结果
2024-07-04 06:26:48
标签: 调理 检验 指标 岐黄之术 健康
尿检
血常规
中西医的治病方法可谓是风牛马不相及,有点南辕北辙的意思。西医治病就是吃药,看病不吃药,这病等于没看。中医治病不一定吃药,重在调理。调理什么?调理阴阳平衡。比如口舌生疮,中医认为这是上火了。为什么会上火?中医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心火太旺需要压一下;一个是肾水不足需要补一下。就像大自然,夏天要喝盐汽水,冬天要晒太阳。心火太旺可以吃些绿豆,绿豆可以降心火;肾水不足可以吃点盐炒黑豆,这样的黑豆可以补肾。当你口舌生疮好了,中医就认为你的阴阳平衡了。阴阳平衡实际上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舒服。在中医看来,舒服的感觉才是健康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自然形成,也就是说你的生活方式让你舒服,也可以通过中医的调理恢复舒服的感觉,这种调理可以吃药,也可以不吃药,只要能恢复舒服的感觉,什么方法都是调理。其实,中医的调理不一定在医院里,也可以在生活中。调理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医生掌握得多一些,就是处方调理。中医中药可能是这世界上最不讲究知识产权的,只要你想学,也有这样的悟性,你就可以为自己处方。所以,处方权大部分掌握在医生手里,也有很大部分是掌握的愿意掌握的人手里。另一大类是每个人的自己掌握,这就是你的生活方式。在这世界上,确实有一个完全正确的生活方式,这个生活方式就是岐黄之术。但是,完全运用岐黄之术的人可能还没有,有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异,程度越高的人越接近岐黄之术,这种人就健康,就能长寿,程度越低的人越远离岐黄之术,这样的人不可能健康,也不可能长寿。所以,中医的调理可以求助于医生,更应该求助于自己,只有自己掌握了中医的调理,才能实现健康长寿之目的。
我养生十九年,也可以说我运用中医中药调理了十九年。开始养生的时候,我读过一本书,书名叫求医不如求己。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加大了我自学的力度,开始养生的前几年,我几乎翻遍了书店里的医书,特别是中医的典籍。不但让我找到了《黄帝内经》,还让我找到了好几个老师,如张其正,曲黎敏等等,是《黄帝内经》和这些老师让我的中医知识融会贯通,使得中医的调理屡见效果。中医的调理确实存在一个检验的问题,用什么方法来检验中医的调理是否有效,确实是一个难题。所以有人调侃说,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去,中医让人糊里糊涂地活着。其实,这种说法也不符合实际,因为中医的糊里糊涂只是没有数据,指证还是很明确的。比如绿豆治心火,症状是口舌生疮,口舌生疮好了,不就说明绿豆可以治心火吗?西医也不是明明白白地让人死去,为什么癌症病人的死亡往往不是因为癌症呢?其实,造成死亡的原因很复杂,可能是这个病,也可能不是这个病,可能是什么,现代医疗也无法解释。不过,相比之下,西医更能做到明明白白,因为西医喜欢用数据说话。先把这个数据的依据是否正确放在一边,仅从数据的依据一目了然来说,还是明明白白,这在中医完全不可能。这样,我就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是否可以用西医的方法来检验中医的调理呢?看来,这不是不可以,至少我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做这件事,这件事可能会成功。
前提是,我养生已经十九年了,不是几天,几个月,近几年。这个前提很重要,中医的调理需要足够的时间。为什么?我养生,也就是我运用中医的调理养生是十九年前,我那个时候已经五十六岁。那时我身上确实有许多的病,这些病不是这几天生的,也不是这几个月生的,更不是这几年生的,而是五十六年长期积累的结果。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病来如山倒,是说生病是一个积累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身体顶不住了,这个病就爆发了,来势凶猛的程度取决于病的大小,大的病可能致命,小的病可能伤人。当你生病的时候,治愈可能是一件麻烦的事。西医的开刀手术,愿望是好的,但往往是事与愿违。中医的吃药调理,看似慢条斯理,但常常出人意料。因为治病如抽丝,中医的调理无法立竿见影。所以,我在十九年前生的病,用中医调理了十九年,才有可能用西医的方法来检验,在西医的检查报告上看到了中医调理的结果。
最近几个月,我在天山中医医院,电力医院,华阳街道医院和江苏街道医院,查了血常规,尿检,彩超,结果让我意想不到。对西医的各种检查,我是很抗拒的,最明显的,就是退休后从没有参加过免费体检。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应该是惧怕查出什么。所以,十九年没有去西医检查过,一直在通过中医的感觉进行调理,不管什么不舒服,我就会想方设法去消除,也就是通过中医的调理进行消除,消除了,人就舒服了,养生就达到目的。这个思路应该不会错,但是感觉是我的,只有我知道,没有人可以知道。很长时间,别人只是在听我自卖自夸,谁也不知道我这样养生会有效吗?这也可能是,我的养生至今还是孤军奋战的原因。有时候,一直不能解决的问题,有一天突然解决了,这种解决完全是天意,不是人为。
前几个月,我送呕吐物和大便去华阳街道医院化验,这个医生可能很认真,一定要我查一个血常规,看看是不是有炎症。我是不想查,查出点什么怎么办?但是,不查不行,医生让查,我不查,这呕吐物和大便还验不验?在这种情况下,我在十九年以后第一次验血常规。意想不到的是,我的血常规好得出奇,有的三个箭头也不是问题,因为我一直在活血化瘀,可能对血小板产生了一定影响,三个都是血小板问题,指标只是略高一些。这次检查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产生了通过西医的检查来检验中医调理的结果。就这样,我查了尿检,很好;查了彩超,也很好。不是一点也没毛病,而是查出的毛病基本上是以前的病,以及衰老的病,这些病可能已经固化,就是这样了,不好不坏的一直伴随着你。有一点很重要,查出来的病,没有一个医生是建议进一步治疗的,也就是说,这些病根据我的年龄,也就是这样了,治疗不治疗差不了。这样的检查结果,让我看到了中医调理和西医检查的趋同性,中医的调理的结果是可以运用西医的检查来检验的,但必须要一个前提,那就是需要一定的时间长度。
中医的调理需要时间长度,这更多的是指体质的改善。一个小毛病可以立竿见影的治愈,比如吃了绿豆,口舌生疮好了。但是,体质的改变没有那么简单。有一点可以确认,你生什么病一定和你的体质有关,这些病的治愈也必须改善你的体质。这个观点不是西医的,而是中医的观点。什么体质的人不生病,不生病就不会病死?只有一种人,那就是平和体质的人。平和体质的人,就是阴阳平衡的人,中医的调理不是治病,而是在调理体质,把你的体质调理到平和。这样,你生过的病就会好了,以后就不会再生病,即使生病也容易好。调理体质,一定比调理阴阳的时间长,这就是运用西医的方法检验中医的调理效果的时间长度。只要养生方法对头,也就是更多的运用岐黄之术,用西医的方法检验中医的调理效果是早晚的事。我通过十九年完成了这个过程,你将运用多少年呢?
西医的方法确实可以检验中医的调理效果,只是需要时间。
用西医的方法求证中医的调理结果
中西医的治病方法可谓是风牛马不相及,有点南辕北辙的意思。西医治病就是吃药,看病不吃药,这病等于没看。中医治病不一定吃药,重在调理。调理什么?调理阴阳平衡。比如口舌生疮,中医认为这是上火了。为什么会上火?中医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心火太旺需要压一下;一个是肾水不足需要补一下。就像大自然,夏天要喝盐汽水,冬天要晒太阳。心火太旺可以吃些绿豆,绿豆可以降心火;肾水不足可以吃点盐炒黑豆,这样的黑豆可以补肾。当你口舌生疮好了,中医就认为你的阴阳平衡了。阴阳平衡实际上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舒服。在中医看来,舒服的感觉才是健康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自然形成,也就是说你的生活方式让你舒服,也可以通过中医的调理恢复舒服的感觉,这种调理可以吃药,也可以不吃药,只要能恢复舒服的感觉,什么方法都是调理。其实,中医的调理不一定在医院里,也可以在生活中。调理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医生掌握得多一些,就是处方调理。中医中药可能是这世界上最不讲究知识产权的,只要你想学,也有这样的悟性,你就可以为自己处方。所以,处方权大部分掌握在医生手里,也有很大部分是掌握的愿意掌握的人手里。另一大类是每个人的自己掌握,这就是你的生活方式。在这世界上,确实有一个完全正确的生活方式,这个生活方式就是岐黄之术。但是,完全运用岐黄之术的人可能还没有,有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异,程度越高的人越接近岐黄之术,这种人就健康,就能长寿,程度越低的人越远离岐黄之术,这样的人不可能健康,也不可能长寿。所以,中医的调理可以求助于医生,更应该求助于自己,只有自己掌握了中医的调理,才能实现健康长寿之目的。
我养生十九年,也可以说我运用中医中药调理了十九年。开始养生的时候,我读过一本书,书名叫求医不如求己。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加大了我自学的力度,开始养生的前几年,我几乎翻遍了书店里的医书,特别是中医的典籍。不但让我找到了《黄帝内经》,还让我找到了好几个老师,如张其正,曲黎敏等等,是《黄帝内经》和这些老师让我的中医知识融会贯通,使得中医的调理屡见效果。中医的调理确实存在一个检验的问题,用什么方法来检验中医的调理是否有效,确实是一个难题。所以有人调侃说,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去,中医让人糊里糊涂地活着。其实,这种说法也不符合实际,因为中医的糊里糊涂只是没有数据,指证还是很明确的。比如绿豆治心火,症状是口舌生疮,口舌生疮好了,不就说明绿豆可以治心火吗?西医也不是明明白白地让人死去,为什么癌症病人的死亡往往不是因为癌症呢?其实,造成死亡的原因很复杂,可能是这个病,也可能不是这个病,可能是什么,现代医疗也无法解释。不过,相比之下,西医更能做到明明白白,因为西医喜欢用数据说话。先把这个数据的依据是否正确放在一边,仅从数据的依据一目了然来说,还是明明白白,这在中医完全不可能。这样,我就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是否可以用西医的方法来检验中医的调理呢?看来,这不是不可以,至少我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做这件事,这件事可能会成功。
前提是,我养生已经十九年了,不是几天,几个月,近几年。这个前提很重要,中医的调理需要足够的时间。为什么?我养生,也就是我运用中医的调理养生是十九年前,我那个时候已经五十六岁。那时我身上确实有许多的病,这些病不是这几天生的,也不是这几个月生的,更不是这几年生的,而是五十六年长期积累的结果。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病来如山倒,是说生病是一个积累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身体顶不住了,这个病就爆发了,来势凶猛的程度取决于病的大小,大的病可能致命,小的病可能伤人。当你生病的时候,治愈可能是一件麻烦的事。西医的开刀手术,愿望是好的,但往往是事与愿违。中医的吃药调理,看似慢条斯理,但常常出人意料。因为治病如抽丝,中医的调理无法立竿见影。所以,我在十九年前生的病,用中医调理了十九年,才有可能用西医的方法来检验,在西医的检查报告上看到了中医调理的结果。
最近几个月,我在天山中医医院,电力医院,华阳街道医院和江苏街道医院,查了血常规,尿检,彩超,结果让我意想不到。对西医的各种检查,我是很抗拒的,最明显的,就是退休后从没有参加过免费体检。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应该是惧怕查出什么。所以,十九年没有去西医检查过,一直在通过中医的感觉进行调理,不管什么不舒服,我就会想方设法去消除,也就是通过中医的调理进行消除,消除了,人就舒服了,养生就达到目的。这个思路应该不会错,但是感觉是我的,只有我知道,没有人可以知道。很长时间,别人只是在听我自卖自夸,谁也不知道我这样养生会有效吗?这也可能是,我的养生至今还是孤军奋战的原因。有时候,一直不能解决的问题,有一天突然解决了,这种解决完全是天意,不是人为。
前几个月,我送呕吐物和大便去华阳街道医院化验,这个医生可能很认真,一定要我查一个血常规,看看是不是有炎症。我是不想查,查出点什么怎么办?但是,不查不行,医生让查,我不查,这呕吐物和大便还验不验?在这种情况下,我在十九年以后第一次验血常规。意想不到的是,我的血常规好得出奇,有的三个箭头也不是问题,因为我一直在活血化瘀,可能对血小板产生了一定影响,三个都是血小板问题,指标只是略高一些。这次检查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产生了通过西医的检查来检验中医调理的结果。就这样,我查了尿检,很好;查了彩超,也很好。不是一点也没毛病,而是查出的毛病基本上是以前的病,以及衰老的病,这些病可能已经固化,就是这样了,不好不坏的一直伴随着你。有一点很重要,查出来的病,没有一个医生是建议进一步治疗的,也就是说,这些病根据我的年龄,也就是这样了,治疗不治疗差不了。这样的检查结果,让我看到了中医调理和西医检查的趋同性,中医的调理的结果是可以运用西医的检查来检验的,但必须要一个前提,那就是需要一定的时间长度。
中医的调理需要时间长度,这更多的是指体质的改善。一个小毛病可以立竿见影的治愈,比如吃了绿豆,口舌生疮好了。但是,体质的改变没有那么简单。有一点可以确认,你生什么病一定和你的体质有关,这些病的治愈也必须改善你的体质。这个观点不是西医的,而是中医的观点。什么体质的人不生病,不生病就不会病死?只有一种人,那就是平和体质的人。平和体质的人,就是阴阳平衡的人,中医的调理不是治病,而是在调理体质,把你的体质调理到平和。这样,你生过的病就会好了,以后就不会再生病,即使生病也容易好。调理体质,一定比调理阴阳的时间长,这就是运用西医的方法检验中医的调理效果的时间长度。只要养生方法对头,也就是更多的运用岐黄之术,用西医的方法检验中医的调理效果是早晚的事。我通过十九年完成了这个过程,你将运用多少年呢?
西医的方法确实可以检验中医的调理效果,只是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