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的收盘价趣谈
2024-05-23 06:34:07
标签: 上市价 圆弧底 收盘价 上海银行 股票
昨天,上海银行收盘7.87元。这个收盘价,市盈率4.54倍,净资产0.50,应该不算高。不算高是什么意思?我是说,上海银行的股价还得涨。7.87元这个位置很敏感,向上突破可以打开上升空间,向上突破失败,可能还的等待时机。不过,趋势已定,只是个时间问题。因为这个价位涉及到三个敏感点:
第一个敏感点是7.8元。股市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这个规定很重视2和8。当股价突破0.8元,1.8元。2.8元,可能会上摸1.2元,2.2元和3.2元;当股价跌破1.2元,2.2元和3.2元,可能会下摸0.8元,1.8元和2.8元。不能说这是绝对,但是一个常见现象。这次上海银行轻松的爬上了7.8元,收盘7.87元,完全有可能上摸8.2元。如果这一假设成立,那么下面二个敏感点就不可避免了。
第二个敏感点是8.38元。8.38元是20016年上市第一天的收盘价。这一天,开盘6.58元,收盘8.38元。也就是说,现在的股价等于上市价。这是上海银行上市的第九个年头,股价终于回到了上市价。这种回归合理吗?合理的,可能就只是路过,股价还得涨;不合理,可能只是上摸,摸到了还得下去。我在这里讲一个数据,那就是市盈率。上市时的市盈率是8.26倍,现在的市盈率是4.54倍。这样的数据是不是可以解释股价的合理性?合理的股价,就不会只是上摸,一定是价值回归,涨上来了就不会再下去。按照上市时的市盈率,上海银行的股价应该是14.32元,和净资产差不多。
第三个敏感点是8.47元。这是复权以后的圆弧底的最高点,突破这一点的意义十分重大。现在有三个可能:第一个可能是冲不破8.47元,回来了,重新寻找支撑点;第二个可能是虽然不突破,但也不回来,在8.47元附近震荡;第三个可能是有效突破8.47元,股价直指转股价,一举解决了转股的问题。第三种可能最为可能,因为这符合上海银行的切身利益。难道上海银行愿意归还这200个亿的转债?可能不会的。上海银行这次上涨是我过去看到过但我没有经历过的上涨态势,这种上涨态势绝对的强劲,完全可能解决包括转股价在内的许多问题。不信,你走着瞧!
这三个敏感点都会得到解决,只是时间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第一个是上海银行上涨的背景逻辑已经成立。大盘寻底成功,现在只有上涨一条路。与以往不同的是,不是每一只股票都会上涨,上涨的一定是有业绩支撑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应该是今后股市涨跌的逻辑之一。第二个是上海银行的分红应该有足够的吸引力,买入不动成了主旋律。这次上涨,至今还保持着不放量,不放量还得涨。第三个是上海的银行有上海的银行上涨逻辑,这种逻辑可以在相同的股票中印证。可以看看浦发银行,也可以看看交通银行,这些股票的过去就是上海银行的今天。我相信这种逻辑一定存在,入驻上海银行的主力一定不会是外地的资金,本土资金怎么会放弃可以赚钱的机会?
对于我来说,这些数据也是十分有趣。因为十年赚一百万不会是一句空话,必须在股价中体现出来。上海银行的股价到达8.49元时,我的一百万真的实现了,可以看到真金白银。上海银行的上市第一天收盘价是8.38元,圆弧底的最高点是8.47元,我的一百万是8.49元,我真的难以相信这种巧合!我有两个想不到:第一个想不到上海银行上市时我只有二十万,九年后股价还在上市时的价格,我的总资产却到了一百万。我真的难以想象,我是怎么做到的?第二个想不到九年后的一百万不是盈利,而是上海银行的成本。这九年,上海银行没有涨过,一直在作底,这个底绝对是历史大底,以后可能看不到了。而我的一百万却沉淀在这历史大底中,可以确认每年的回头看都会越看越远。这种远,不是距离,而是价格,分红降低成本,股价上涨增加盈利,在一降一增之中,我的成本价就会渐行渐远,一直到看不见。那个时候,不是用元计算,而是计算以倍数。正是这种期待,我修改了我的目标值,一百万将成为过去,一千万才是我再一个目标位。
上海银行的收盘价趣谈
昨天,上海银行收盘7.87元。这个收盘价,市盈率4.54倍,净资产0.50,应该不算高。不算高是什么意思?我是说,上海银行的股价还得涨。7.87元这个位置很敏感,向上突破可以打开上升空间,向上突破失败,可能还的等待时机。不过,趋势已定,只是个时间问题。因为这个价位涉及到三个敏感点:
第一个敏感点是7.8元。股市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这个规定很重视2和8。当股价突破0.8元,1.8元。2.8元,可能会上摸1.2元,2.2元和3.2元;当股价跌破1.2元,2.2元和3.2元,可能会下摸0.8元,1.8元和2.8元。不能说这是绝对,但是一个常见现象。这次上海银行轻松的爬上了7.8元,收盘7.87元,完全有可能上摸8.2元。如果这一假设成立,那么下面二个敏感点就不可避免了。
第二个敏感点是8.38元。8.38元是20016年上市第一天的收盘价。这一天,开盘6.58元,收盘8.38元。也就是说,现在的股价等于上市价。这是上海银行上市的第九个年头,股价终于回到了上市价。这种回归合理吗?合理的,可能就只是路过,股价还得涨;不合理,可能只是上摸,摸到了还得下去。我在这里讲一个数据,那就是市盈率。上市时的市盈率是8.26倍,现在的市盈率是4.54倍。这样的数据是不是可以解释股价的合理性?合理的股价,就不会只是上摸,一定是价值回归,涨上来了就不会再下去。按照上市时的市盈率,上海银行的股价应该是14.32元,和净资产差不多。
第三个敏感点是8.47元。这是复权以后的圆弧底的最高点,突破这一点的意义十分重大。现在有三个可能:第一个可能是冲不破8.47元,回来了,重新寻找支撑点;第二个可能是虽然不突破,但也不回来,在8.47元附近震荡;第三个可能是有效突破8.47元,股价直指转股价,一举解决了转股的问题。第三种可能最为可能,因为这符合上海银行的切身利益。难道上海银行愿意归还这200个亿的转债?可能不会的。上海银行这次上涨是我过去看到过但我没有经历过的上涨态势,这种上涨态势绝对的强劲,完全可能解决包括转股价在内的许多问题。不信,你走着瞧!
这三个敏感点都会得到解决,只是时间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第一个是上海银行上涨的背景逻辑已经成立。大盘寻底成功,现在只有上涨一条路。与以往不同的是,不是每一只股票都会上涨,上涨的一定是有业绩支撑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应该是今后股市涨跌的逻辑之一。第二个是上海银行的分红应该有足够的吸引力,买入不动成了主旋律。这次上涨,至今还保持着不放量,不放量还得涨。第三个是上海的银行有上海的银行上涨逻辑,这种逻辑可以在相同的股票中印证。可以看看浦发银行,也可以看看交通银行,这些股票的过去就是上海银行的今天。我相信这种逻辑一定存在,入驻上海银行的主力一定不会是外地的资金,本土资金怎么会放弃可以赚钱的机会?
对于我来说,这些数据也是十分有趣。因为十年赚一百万不会是一句空话,必须在股价中体现出来。上海银行的股价到达8.49元时,我的一百万真的实现了,可以看到真金白银。上海银行的上市第一天收盘价是8.38元,圆弧底的最高点是8.47元,我的一百万是8.49元,我真的难以相信这种巧合!我有两个想不到:第一个想不到上海银行上市时我只有二十万,九年后股价还在上市时的价格,我的总资产却到了一百万。我真的难以想象,我是怎么做到的?第二个想不到九年后的一百万不是盈利,而是上海银行的成本。这九年,上海银行没有涨过,一直在作底,这个底绝对是历史大底,以后可能看不到了。而我的一百万却沉淀在这历史大底中,可以确认每年的回头看都会越看越远。这种远,不是距离,而是价格,分红降低成本,股价上涨增加盈利,在一降一增之中,我的成本价就会渐行渐远,一直到看不见。那个时候,不是用元计算,而是计算以倍数。正是这种期待,我修改了我的目标值,一百万将成为过去,一千万才是我再一个目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