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的问题不分老幼

2024-03-16 06:37:45
标签: 食物 民以食为天 食谱 原生态 健康
食谱

       人的一生最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吃什么。小的时候吃什么,是为了很好的成长。年纪大了吃什么,是为了寿命的延长。吃什么的问题伴随着人生,吃对了,人生圆满;吃错了,人生艰难。其实,关键不是吃,有没有吃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这要看社会。小时候食物匮乏,有的吃就行了,最怕的是营养不足;现在食物丰富,有的吃还不行,最怕的是营养过剩。怎样吃才有利于健康呢?这不是一个吃的问题,而是一个吃什么吃多少的问题。说来也是无奈,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在理论上可能有标准答案,比如《黄帝内经》上应该有一个,世界卫生组织也说了一个,问题不是这个标准答案,而是执行标准答案的人。所以,在实践上只能是因人而异,每个人还有一个具体的答案,这个答案没有现存的,必须是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食谱。是不是能找到,客观上没有标准,有的只是主观标准,而这主观标准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看你的大便。大便的质量才是你吃的对与不对的唯一标准。

       这样解读吃什么的问题可能没有过,但我在实践中发现必须这样解读。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大便质量可以确定你的肠胃功能。《黄帝内经》是这样描绘食物消化的过程,叫做胃满肠空,肠满胃空。一日三餐,这样的过程必须有三次,营养吸收后,食物残渣排出体外,这就是大便。第二个原因是大便的质量可以确定你的营养程度。符合质量的大便一定和每天的食物量成正比,意味着吃下去的食物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一般来说,黄黄软软的一根可以证明你的食谱已经找到,这个食谱可以满足你的健康生活。反之,吃的可能有问题。第三个原因是大便质量可以确定你的肠胃是否健康。肠满胃空以后,腐熟的食物成为乳糜状完全进入肠道,肠道有吸收功能,通过蠕动把营养吸收后的食物推向直肠,进入直肠的食物残渣就是大便。这个时候的大便应该是圆柱体,和直肠的形状相吻合,大便的时候通过腹压排出体外,也应该是圆柱体的一根。为什么说大便必须成型?就是这个道理。不成型的大便,都意味着有问题,吃得有问题。这就是我为什么反反复复的强调大便成型的原因。成型的大便可以清洁肠道,之所谓肠清者长寿。

       吃什么,没有统一标准,现在的食物多样性已经可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问题是每个人的差异,这差异千变万化,多得让人无法选择。无法选择也得选择,应该怎样选择呢?我的观点很简单,有三个可以参考的标准:第一个标准是从传统的食物中去选择,吃的东西不要去追求时尚。这应该是时间的标准,一个食物的安全性必须经受时间的考验。第二个标准是从季节转换中去选择,不要去选择反季节的食物。这里要克服便宜没好货的世俗观念,应季的食物因为旺季往往很便宜,包括很传统的食物也很便宜。第三个标准是从原生态去选择食物。为什么要反对深加工的食物,因为深加工的食物已经失去了原生态,变成了另一个物种。现在的深加工,有着太多的添加剂,其危害程度很难估量。所以,真正养生的人非常重视原味,新鲜的食材煮来吃。一般来说,符合这三个参考标准的食材应该是健康的食材,离这三个参考标准的食材可能很好吃,但吃的可能不会健康。

       我是属于上了年纪,食谱已经找到,找到的食谱可以让我每天的大便符合标准。应该说,我找到这个食谱很不容易,差不多用了十九年的时间,养生十九年,我找了十九年,找到现在,还在找。找适合自己的食谱有这样困难吗?是的,很困难!这两天我的大便不成形了,噼噼啪啪的,还有一点肚子痛。因为我的食物是固定的,所以很容易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是因为盒马买的打折的礼盒。其中有一包是咸蛋黄鱼皮可能变质了,吃口变化不大,食物已经变质,还好我只吃了二次,每次三五片,造成的拉肚子没那么严重,不需要上医院。找了十九年的食谱还会出问题,可见得食谱的确认有多么的艰难?我是有意识养生的人,每天都在思考应该吃什么,还会出问题,那些无意识养生的人,每天不知道应该吃什么,不出问题才怪!每个人应该有适合自己的食谱,是不是找到是另一个问题,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也找不到,结果可想而知。

       宝宝的食谱是为了健康的成长,不可能和我的食谱一样。宝宝的食谱应该是怎样的呢?简单地说也很简单,只要看大便。复杂的说,确实很复杂。可以说是很庆幸,宝宝的食谱基本形成了,看大便便知。用宝宝的话来说,大便可以分为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葡萄,大便是一颗一颗地。第二种状态是冰淇凌,就是一坨。第三种状态是鸡腿,一天拉了五根大便,问宝宝像什么,宝宝想了想说,像鸡腿,确实很准确。这三种大便形态,第一种有点干,第二种有点烂,第三种最正常。正常的大便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宝宝的食谱已经定型,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主食,阿娘负责烹饪,基本可以满足宝宝大便的需要。主要的问题是量,宝宝不是每天有大便。这应该也可以!另一部分是辅食,阿爷在瞎操心,希望能补足大便的量。夫妻往往是无事找事,我的辅食被称之为“垃圾”。宝宝也知道我在吃“垃圾”。想不到的是,宝宝也会来要“垃圾”吃,往往这个时候我很高兴,因为宝宝的胃口不错。为什么我吃的“垃圾”还敢给宝宝吃呢?其实我吃的也不是“垃圾”,而是嫌弃了才变成了“垃圾”。凯司令的水果蛋糕和杂粮酥是“垃圾”吗?杏花楼的豆沙卷是“垃圾”吗?重庆豆干是“垃圾”吗?我吃了好几年。西安的猕猴桃干是“垃圾”吗?新鲜的猕猴桃宝宝不愿吃,猕猴桃干却很爱吃,吃了能通大便,为什么不让吃?葡萄干是“垃圾”吗?椰枣是“垃圾”吗?立丰的牛肉干和鸭胗是“垃圾”吗?王家沙的肉包菜包是“垃圾”吗?泉州产的鹌鹑蛋是“垃圾”吗?合肥产的山楂条是“垃圾”吗?徐福记的棒棒糖是“垃圾”吗?娃哈哈的八宝粥是“垃圾”吗?等等,等等。我为什么动那么多心思准备辅食?不就是为了宝宝能有合格的大便,拾遗补缺而已。主食可能吃的有点少,吃点辅食加以补充,应该没什么不好,但成了家里怄气的原因。因为我不能不这样做,不这样做宝宝就会难带。带宝宝其实是一门学问,主要的责任在大人,也就是带宝宝的人。宝宝的表现都是天性,不会很懂事,大人的表现基本上是人为,往往着眼于想当然,当你的想当然和宝宝的天性一致了,宝宝就好带;当你的想当然和宝宝的天性不一致的时候,宝宝就难带。在这个意义上,带宝宝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胜过宝宝的斗智斗勇就好带,胜不过宝宝的斗智斗勇就难带。而在斗智斗勇中,吃什么可能是最有效的武器,我在准备辅食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就是为了找到适合的武器。应该说,不怎么成功,也算基本成功。因为宝宝的大便还能如愿以偿。

       吃什么的问题不分老幼,是宝宝健康成长,也是老年人延长寿命的关键。这个关键的核心是找到,找到了,健康成长无疑,找到了,延长寿命无疑。民以食为天。这世界上,没有比吃的对的吃得下更重要,没有足够的食物,不可能健康成长,没有足够的食物,不可能延长寿命,人的一生都在为吃什么思考。我吃什么已经定型,你吃什么定型了吗?没有定型的话,赶快定型哦!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