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管员问我几岁了

2023-12-28 06:28:34
标签: 老而全形 动作不衰 年龄 心理年龄 健康
洪福齐天

       我家住的大楼,只是小区的一幢,这样的大楼一共有五幢,这五幢几乎是围成一个圈,这个圈的中心地带就成了 唯一的停车场。因为车多场地小,在这里做车管员也不容易,需要有较高的车技,随时准备代客移动车位。所以,一般的车钥匙都放在车管员那里,说不定什么时候需要劳驾车管员了。正是这种关系,我不会开车,但要接送宝宝经常坐车,也和车管员慢慢熟悉起来了。说心里话,人际交往没什么奥妙,只要真诚加随意就好。时间长了,车管员也认识了我这个不会开车的人。

       据说,A型血的人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我没有去弄明白为什么,但在生活中确实常常是这样。时间不长,因为经常拿钥匙的缘故,也因为一来二往,车管员也认识了我,我来拿钥匙,也就知道给我拿哪把钥匙,有时路过也会点点头,打个招呼。可能是因为熟了,那天有个车管员好奇的问我几岁了,还说了一个范围“六十岁有吗”?我笑着回答“奔八了”。这个车管员有点不相信,连续说了几句“你身体好,你身体好”!说心里话,养生十八年为什么?不就是为了这个结果吗?健康没有病而显得年轻,没有病就不会被病死。

       不是《黄帝内经》重视面相,中医的望闻问切望什么,不就是通过面相和肢体来判断你的健康程度?而是民间猜年龄也要看面相,你见到过小孩子称呼有错过吗?我想不会错,因为小孩也会根据你的面相确定你的年龄,知道怎么称呼你。其实,相由心生,年龄的确定可以有两个方法:一个方法是自己的感觉,也就是心理年龄。一个人的心理年龄,不是大脑想出来的,而是大脑根据身体的各种感觉归纳出来的,心理年龄可以反映你的健康程度。一个有病的人和一个没病的人,心理年龄的差距是很大的,到了我这样的岁数,有人可能还活在十年前,有人可能已经想到了死。这种心理年龄和别人无关,有关的是你的身体给你的暗示,暗示你觉得你是多少岁,你是否老了。另一个方法就是别人的界定。这应该是有个很客观的界定,特别是不认识你的人,或者是认识你不久的人,这些人的界定很有参考价值。因为这些人的界定,就像小孩子的判断一样,一般不会错。因为世俗上对年龄的判断自有标准。世俗上的标准哪里来?其实就是《黄帝内经》的标准流入民间后演变出来的标准。

       《黄帝内经》的标准有三个:

       第一个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天庭饱满,可以理解为大脑发达,额骨头高。地阁方圆,可以理解为胃口好,咀嚼能力强。养生的方法中有两条非常重要。一条是养生先养心。这个心就是情绪,产生情绪的器官就是心脏和大脑。虽然说,五脏都有情绪,但是情绪的表达还得依靠心和大脑,因为心和大脑是负责思考和表达的器官。所以,天庭饱满是阳气充足的表现。另一条是脾胃论。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系统的第一道关卡就是口腔,这里是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加工站。据说,中西方的文化中,第一道加工的差异很大:西方喜欢生吃,东方喜欢熟吃。生与熟在加工上有差异,导致了口腔的加工也存在差异。西方的加工难度大,东方的加工难度小,不管难度大小,咀嚼是少不了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概念,那就是细嚼慢咽。可以这样确认,细嚼慢咽的人咀嚼肌发达,生吞快咽的人咀嚼肌不发达。正是这个咀嚼肌,决定了你的地阁方圆。在这个意义上,地阁方圆是阴气足的表现。所以,天庭饱满和地阁方圆在实际上是反映了你的阴阳平衡。当你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时候,你会满面皱纹吗?所以,这个标准可以判断你的年龄。

       第二个是老而全形。其实,在判断年龄的过程中,身材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一般来说,发育的时候身材比较匀称,中年后会发胖,老年以后则是两个趋势:一个是虚胖;一个是消瘦。《黄帝内经》认为,老而全形者寿。也就是说,能够保持年轻时的身材,不管是瘦还是胖,只要是年轻时的体型,这种人有可能长寿。反过来,上了岁数以后,年轻时的模样没有了,甚至熟人也认不出你,这应该是体型变了。体型变,不单是体型变,而是五脏六腑的变化所导致。可以这样断定,五脏六腑的变化在先,体型的变化在后。相比之下,体型不变的人相比体型变化大的人,可能更长寿些。体型不变的人,可能是以下三个方面变化不大:第一个方面是食物量变化不大;第二个方面是运动量变化不大;第三个方面是生活方式变化不大。这三个变化不大,实际上是满足了身体的需求,满足了五脏六腑的需求,满足了的身体没有理由变,满足了的五脏六腑也没有理由变,你的体型怎么会变?所以,《黄帝内经》把长寿的标准简化到四个字,那就是老而全形。

       第三个是动作不衰。《黄帝内经》的这个标准,可能和体型不变相比,可能更进了一步。体型不变是静态的,而动作不衰是动态的,在你的肢体动作中来鉴别你的健康程度。动作不衰是一个渐进词,是和过去相比的一个结果。这是因为小孩子的动作,年轻人的动作,中年人的动作和老年人的动作是不一样的。这样的确认应该是成立的:能做小孩子的动作就是小孩子,能做年轻人的动作就是年轻人,能做中年人的动作就是中年人,老年人的衰老就是在动作上反映出来。所以,《黄帝内经》在形容衰老的时候,只用了这个词,可见得这个词的关键含义。”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今人和上古之人的比较,差异就是动作衰了,可见得动作不衰在养生中的地位。无意中,我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少的功夫。所以,我的动作可能不见衰,给人的感觉,我似乎还年轻。

       《黄帝内经》的这三个标准,其实在生活中并不陌生,许多猜年龄的依据皆来源于此。这次车管员问我年龄,感叹我身体好,可能也是这三个原因。第一,我的面相不老;第二,我的体型不变;第三,我的动作不衰。这可能是2023年中最让我高兴的事情之一。这说明,我的十八年养生不是徒有虚名,而是实实在在的 反映在我的身体上。不但让我自己感觉到了年轻,还让别人看到了年轻。自己感觉到的年轻,可能有点不太真实;别人看到的年轻,应该是事出有因。其实,象车管员这样的问话经常会有,这不禁让我高兴,更让我对自己发明的养生方法更加的相信。我相信,我发明的养生方法可以让我活到天年,让我梦想成真。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