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活方式有多难

2023-10-03 06:43:14
标签: 生活方式 求医问药 脾胃问题 头痛 健康
上海商城

       这两天,我的情绪有点影响,影响的结果产生了两个现象:一个现象是胃口有点不好;另一个现象是睡眠不太踏实。我知道,要消除这两个现象就必须解决影响我情绪的那些事。但解决这些事,你知道有多难?每个人都是这样,形成了的生活方式很难改变。很难改变是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不知道需要改变的生活方式错的,自觉不自觉的不想改变;另一个原因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错误的,反而觉得习以为常了。这两个原因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善。我是拜读了并理解了《黄帝内经》才彻底改善了生活方式,没有拜读也不理解《黄帝内经》的人会怎么样呢?很简单,一定以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对的,理由可能是我一直是这样生活的,为什么就不对了?

       其实,生活方式对不对确实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你的身上有没有病痛。没有病痛的,我不能说你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对;有了病痛,我不得不说你的生活方式需要改善。在某种意义上,我十八年的养生就是在做生活方式改善这件事。这件事完成前,我全身上下都是病,差不多每天都生活在不舒服之中。这件事基本完成了,我身上可能还有病,但这种病痛大大减轻,让我有可能生活在舒服之中。舒服是一种感觉,就像病痛是一种感觉一样,是人体的感官系统对身体的健康状况的一种真实的反应。这种感觉是中医的诊断的基础,相比西医的各项指标更为真实。这种感觉不需要科学的验证,每个人都能正确的说出感受,这种感受反过来可以验证你的生活方式十分正确。

       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关系不是我发现的,而是世卫组织早已认定的辨别健康程度的方法。认定健康程度可以有二个基本方法:一个是确定的基本方法,那就是你无法改变的那些方法。比如遗传,环境和医疗条件。另一个就是不能确定的基本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可以这么说,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尽相同的,生活方式的个性化十分明显,正是这种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才使得每个人的健康程度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各种病痛产生的根源。

       差异是怎样产生的呢?第一,标准不同产生的差异。中医有中医的标准,西医有西医的标准,你接受哪一个标准,就会在生活方式上产生差异。相信中医的,把健康问题解决在源头;相信西医的,把健康问题的解决解决在末尾。第二,认知不同产生的差异。认知哪里来?从你的生活环境中来。怎样的生活环境产生怎么样的认知,这种认知直接影响到你的生活方式。没有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是一样的,也就产生了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是一样的结果。第三,了解《黄帝内经》的程度产生的差异。有一点也是一定的,《黄帝内经》中有一个正确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历史上,当今世界上唯一正确的生活方式。这个生活方式的落实程度就是每个人的健康程度。鉴于以下两个原因,造成了生活方式的千变万化:一个原因是不知道《黄帝内经》的人,只是在生活中感受到岐黄之术。这是因为《黄帝内经》中的岐黄之术已经在五千年中融化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不管你是不是读过《黄帝内经》,你的生活方式中一定包含着岐黄之术。不知道《黄帝内经》的人一般是无意识养生的人。另一个原因是知道《黄帝内经》的人,不仅在生活中感受岐黄之术,还在这种感受中进一步理解《黄帝内经》。这种人可以归纳为有意识养生的人,这些人中的差异主要是产生于对《黄帝内经》的理解程度。知道《黄帝内经》的人,一定比不知道《黄帝内经》的人层次高,健康程度也会好一些,但也会产生程度上的差异。所以,我是主张学一些《黄帝内经》,能够早一些解决改善生活方式中的一些困惑。

       改善生活方式中的困惑有哪些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健康程度的好坏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你身上有没有病痛。不管是什么病痛,大也是病痛,小也是病痛,只要有病痛,你的生活方式就存在问题。这个假设,在许多人的认知中都是一个空白,认为有点病痛很正常。其实,任何病痛都是不正常的,大的病痛有大的病痛的道理,小的病痛有小的病痛的道理,不及时解决,都会产生明显的病变。这些病变的积累,就有可能变成癌症。癌变的过程,只是某个器官从功能性病变演变成了器质性病变而已,一个器官烂了,还会有功能吗?所以,远离癌症的唯一方法就是及时解决身上的病痛,不管是大的病痛,还是小的病痛,早一些解决就好了。这就是《黄帝内经》中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治未病。在这里,我举一个小小的例子。

       头痛是一个常见的病痛。但头痛很复杂,不同的医学体系会有不同的诊断结果。西医侧重于寻找器质性病变,一旦确诊,有没有事都会把你吓得半死。更可怕的是治疗,一旦开刀,后果不堪设想。中医侧重于病因,一般认为这是脾胃虚弱的结果,之所谓“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所以,主张调理脾胃。在这个问题上,我的体会很深,因为养生前我也是经常性头痛。

       现在看来,我的头痛就是《黄帝内经》中说的脾胃造成的,不解决脾胃问题,头痛问题很难解决。我的脾胃虚弱可以追溯到二十一岁,那时我胃出血四个加,持续了很长时间。以后的几十年中,我确实很注意脾胃的保养,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时不时的还会出现使人难受的头痛。权宜之计很简单,一般的情况下,回家睡一觉就好了。这个问题在退休后基本解决了,因为退休后很少出现头痛。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开始养生了。养生为了解决三大问题,第一大问题就是脾胃问题。可能是脾胃问题解决了,正像《黄帝内经》说的,脾胃问题解决了,头也就不痛了。那么,我解决脾胃问题有什么心得呢?我仔细想了一下,至少有五个方面的心得:

       第一个心得是按照中医的理论健脾开胃,在我的加味奶咖中近一半的食材是可以健脾开胃的,在健脾开胃中修复了脾胃功能。这些食材中可以分成两大类:一大类是食材,主要是红枣桂圆。一大类是药材,主要是八珍粉,人参和黄芪。健脾开胃解决的是调理作用,不解决营养问题。营养问题是第二个心得。

       第二个心得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食谱,找到是长期的结果,把适合的留下来,逐步完成完整的饮食结构。什么是适合的?就是这些食物吃了胃里舒服了,头也不痛了。这是需要做有心人,运用中医知识,把这些食物在比较中积累下来,变成固定的食物结构。今天这样吃不会头痛,明天这样吃也不会头痛,这个食物结构就是适合你的。有的食物早已认定了,比如卷心菜,萝卜,香菇,小米,南瓜,土豆,红枣,桂圆,豆制品等等,都是健脾开胃的首选。

       第三个心得是一定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脾胃最犯忌熬夜。人要休息,脾胃就不要休息?睡眠可以解决二大问题:一大问题是可以检验你这一天吃的对不对。吃的对的,可以一觉睡到天亮;吃的不对的,大大影响到睡眠质量。这是因为”胃不和,寝不安“。另一大问题可以及时修复五脏的问题,其中包括脾胃的问题。五脏在白天使用中出现的消耗,主要是依靠晚上睡眠时的这段时间修复,这点时间也不给,你的五脏,包括你的脾胃会好吗?脾胃不好,怎么来解决头痛问题?

       第四个心得是晚餐绝对不要吃肉。不要吃肉包括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肉类难消化。引申开来,难消化的食物,晚餐都不要吃。另一个含义是营养过剩也产生毒。晚餐吃肉消化后怎么消耗?不能及时消耗的营养也会成为致病的原因。据说,近四十年产生的那么多疾病,近百分之九十的疾病和晚餐吃得太好有关。头痛的人,最好象我一样吃酱菜泡饭,酱菜是咸的向下,泡饭是寒性的,也向下。很快通过脾胃,还会产生脾胃问题吗?实践证明,这样吃可以睡个好觉。

       第五个心得是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运动量。每个人需要的运动量可以不一样,但必须足够。足够是什么概念?一个概念是和你的食物量相一致,可以充分消化今天吃下去的食物量。可以这么说,没有足够的运动量,很难消耗足够的食物量。另一个概念是足以保持你原有的身材体型。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仅是把你吃下去的营养及时消耗掉,还能让你的保持体形中活得更久。我一直说,《黄帝内经》最简洁的长寿秘诀就是四个字,那就是老而全形,老而全形者寿。足量运动的意义带有根本性的,可能是每个人的健康程度的基石。我在这方面受益匪浅。

       这五个方面的齐心协力,解决了我经常头痛的问题,不用吃药也好了。这说明《黄帝内经》对产生头痛的病因一言中的,不但揭示了人体健康的奥秘,也为解决头痛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法。任何疾病都不是没有原因的,去除原因就能治愈疾病,可能需要不止一个方法的实施。这是因为一个原因的解决,可能是很简单,但也可能很复杂,这是因为生命的存在就很复杂,产生疾病可能很简单,比如我胃出血四个加,但疾病的康复不会很简单,一定要多个方面的努力。这就是有人说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所以,产生一个疾病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但是治愈一个疾病可能需要明明白白地努力。我说的五个方面的心得,就是解决头痛问题必由之路。

       我觉得,绝大多数的病都可以治疗,治愈很困难的话,可以稳定。但这治愈和稳定,可以通过药物和手术,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还得依靠生活方式的改善。改善生活方式可能比求医问药更有效,但难度一点也不亚于求医问药。但是,有一点可以证实,改善生活方式确实可以治愈绝大多数的病,但你能改善你的生活习惯吗?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衰老也是一阴一阳 后一篇:孙思邈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