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跻身于圣人之列

2023-03-05 06:55:51
标签: 圣人 贤人 养生之道 使命 健康
绿树成荫

       圣人至于百姓,那是遥不可及。挂在嘴上的圣人只有孔子,孟子也只是亚圣。我呢?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试图跻身于圣人之列是不是有点自不量力?其实,圣人也不是遥不可及,只要你在某个领域中足够的优秀,也能被称之为圣人。比如医圣是张仲景,药圣是孙思邈。我已经退休多年,哪个领域还能让我施展拳脚呢?养生以后,我发现确实有一个领域可以让我施展拳脚,做到极致的话也能成为圣人。这个领域就是寿命。

       《黄帝内经》确实有复古倾向,对上古之人称赞有加,对今时之人批评有加。这种复古倾向在达尔文的进化论面前,一定是错误的;但对史前文明的猜测来说,不一定是错误的。是不是在上古时期确实存在过另一种文明,只是在大自然的激烈动荡中消失了。在《黄帝内经》看来,上古之人的寿命很长,长到什么程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人是真人。这种人的养生之道完全和大自然吻合,可以寿蔽天地,无有终时。第二种人是至人。这种人的养生之道,也很了得,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可归于真人。第三种人就是圣人。这种人的养生之道十分符合民俗,只是很少有坏习惯,亦可以百数。第四种人是贤人。这种人知道生活必须符合养生之道,只是追随而已,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这四种人,前二种人不太切合实际,只能在理论上进行假设,后二种人确实存在,至少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圣人已经出现,据说民国时有一个人活到了256岁。贤人不止是出现,还是一片,现在能活到八九十岁的人绝不在少数。迄今为止,我的家属中还有两个健在:一个是我的小阿姨,90岁;一个是我的老岳母,97岁。虽然不能算是足够的优秀,但也算很优秀了。她们是我试图跻身于圣人之列的动力之一。

       圣人的标准是什么呢?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活到一百岁以上。一百岁以上多少呢?按《黄帝内经》的说法,是百数。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不能在一百岁以下,只能在一百岁以上,至于以上多少,那就没有穷尽,当然是超过越多越好。超过最多的那个人,才是圣人。活过一百岁,按照现在的生活背景,应该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登顶,成为史上活的最久的那个人。这个人的内涵绝对不亚于孔子,因为活的久一些也是一门学问,活得更久一些更是一门学问,活成史上最久的那个人,那就不是一般的学问,一定是一门绝学。

       这门绝学,按《黄帝内经》的说法,必须具备五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你的生活方式必须符合自然的变化和天气的变化。这叫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换句话说,也就是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适时的调整你的饮食起居。这也叫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程度,决定了你的寿命的长短。天人合一的程度越完美,你的寿命就越长,否则就是夭折。熬夜是刻意得违背;失眠是无奈的发生。

       第二个要点是你的生活方式必须符合当时当地的社会习俗。这叫适嗜欲于世俗之间。这个要点是解决你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关系。社会的存在不可能尽如人意,但养生之道的人必须适应。这一点很重要!没有怨恨之心,行为不偏离世俗的一般准则;没有炫耀之处,举动不要有挑战世俗的地方。这样才能在当时当地的社会习俗中实现有利于健康的生活。

       第三个要点是你的生活方式必须符合身心健康的要求。主要是调整好身体内外的状态:身体外,不要因为什么事太劳累;身体内,不要有任何的思想负担。这就是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也就是说,既要避免不妄作劳,又要避免思虑过多。老而全形,是长寿的外形要求;恬愉为务,是长寿的内在要求。老而全形和恬愉为务,实际上就是阴阳平衡。试想一下,一个开开心心的人,一个身材苗条的人,合在一起是怎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人才有长寿的可能。

       第四个要点是你的生活方式必须符合恬淡虚无的准则。恬淡虚无才能活得轻松,轻松的结果才是健康长寿。人的健康长寿来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感六淫;另一方面是内伤七情。外感六淫的预防,主要靠避之有时;内伤七情的预防,主要靠恬淡虚无。恬淡虚无有二个基本点:一个基本点是恬愉为务。也就是说,生活中的不愉快尽早地忘却,留下快乐让自己愉悦心情。另一个基本点是自得为功。也就是说,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必须学会自得其乐,学会悠闲自得,这叫知足常乐。这二个基本点合起来,就是恬淡虚无。恬淡虚无,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没有怨恨,只有快乐,大有大的快乐,小有小的快乐,再大的怨恨也不能称之为怨恨,再小的快乐也是快乐。这是稳定情绪的必备条件。

       第五个要点是你的生活方式必须符合形与神俱的条件。形是阴,神是阳,形与神俱就是阴阳相配。只有形没有神,那是死人。只有神,没有形,那是灵魂。健康长寿的人,必须是形与神俱。形与神俱,只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形体不蔽。不蔽的不是不易的意思,不蔽的蔽是疲惫的意思。这是说,形体不易疲惫为上。或者说,劳其筋骨也行。容易恢复的疲惫不是疲惫,不容易恢复的疲惫才是真正的疲惫。前者不影响健康长寿,后者才是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另一个标准是精神不散。学过一点《黄帝内经》的应该知道,有一句话是说“精神内守,病何从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精神不能散,散了以后会生病。人有三宝精气神。气是呼吸,必须上下内外。精神源于藏。精神的精可以理解为精液,不能纵欲。精神的神可以理解为五脏的神,神就是功能。功能完备的五脏,可以抵御疾病;疾病的产生,就是因为五脏功能的丧失。所以,精神不能散。一般来说,形体不容易疲惫,精神内守正常,这个人的健康长寿可以保证,否则,很难预测。

       这五个要点,就是《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的,可以成为圣人的标准。完全落实了这五个要点,就有可能成为圣人。不能完全落实这五个要点的,也可以成为圣人,但你必须活过一百岁。这是《黄帝内经》中特定的圣人概念。其实,是不是圣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成为圣人,仅仅是《黄帝内经》上特定的圣人也行。这是因为,现在的盛世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每个人都有文化,每个人都有生活保障,在客观上,成为圣人的条件已经成熟,关键看主观上的条件是否成熟。怎样来确定主观上的条件呢?那就是《黄帝内经》留下来的长寿要点。理解了的,可以成为圣人,成为百岁老人;不理解的,不可能成为圣人,也能成为贤人。贤人也不错哦!

       拷贝《黄帝内经》成为圣人,应该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