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实战意义

2023-01-29 06:50:56
标签: 食疗 本能 黄帝内经 养生 健康
苏河岸边五

       养生的存在意义,就像中医的存在意义一样,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其实,这个争论早有结论。这个结论不是争论各方的妥协的结果,也不是哪一方的胜出,而是时间老人给作出的结论。养生早于中医出现,从彭祖开始算少说也有几千年。中医得以传播,理论上应该从张仲景开始。中医的命名可能要更晚,可能要比西医传入的时间还要短。但是,养生和中医是一脉相传,我喜欢把养生说成是岐黄之术,中医只是应该属于悬壶济世。中医的存在上千年,养生的存在比中医还要早许多,这种存在如果没有意义,能存在吗?一点也夸张,中华民族五千年,是世界上仅存的文明形态,没有养生的岐黄之道,没有中医的悬壶济世,也早就没有了。正是岐黄之道深深的扎根在民间,正是悬壶济世的中医不忘施救百姓,中华民族才有了今天。在这个意义上,养生和中医都不是花拳绣腿,而是名副其实的实战。

       养生和中医应该是包含关系。可能是受了西医的影响,现在的中医也开始这种研究治病,甚至局限于治病。其实,这绝对是一个误区。人为什么生病?我不否定直接原因,也就是生病的诱因。但是,这个人的体质才是决定这个人是否生病的根本原因。为什么现代病老是治不好?不只是治不好,还是越治越多,其根本原因就是现代生活彻底改变了人的体质。人的体质改变,是不是有药呢?可能没有人可以例举。十八年的养生告诉我,体质的改变只能依靠养生,也就是说,依靠岐黄之道。岐黄之道不止是中医理论,更是中华民族必须遵循的生活方式。许多疾病,不仅有诱因,更有之所以生病的生活方式。不是养生不需要吃药,而是养生更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善。一个疾病的真正的康复,不是病症的消失,而是本能的全面恢复。可能有恢复本能的药,比如消食片,开塞露,安眠药和人工膝盖,但是这些药治标不治本,解决得了一时 ,解决不了一世。想要把本能恢复到正常,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真正的进入养生的程序。

       真正的养生程序不可能杜撰,只有在《黄帝内经》中才能找到。这不是我一家之言,曲黎敏也说过这样的话。这个结论,没有人可以否定,因为这是华夏五千年用时间得出的结论。有时候,我真的很疑惑,身为中国人,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祖宗?你也不想想,没有祖宗留下来的《黄帝内经》,现在的世界还有中国吗?为什么五千年来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黄帝内经》?其中的含义不令人深思吗?可能这样说有点远,就我个人来说,十八年的养生依据的就是《黄帝内经》,其结果已经十分明确,养生的意义就在于实战。

       首先,养生治好了我曾经有过的病。养生前,可以说我全身都是病。在这里我不说了,有兴趣的可以翻看我以前的博客。养生后,为了治愈这些病,我全面恢复了岐黄之道。最关键的步骤有三个:第一个步骤是发明了加味奶咖进行调理。这个发明解决了健脾开胃,活血化瘀和舒经通络的食疗应该是怎样的载体。食物的博大精深在于同样是营养,其产生的作用不一定相同,中药的博大精深在于同样的疗效,其形成的机理不一定相同,所以,必须多多益善。这么多的食物和药物 一起下锅,怎样才能煮出我需要的药膳呢?这个问题就是加味奶咖给解决了。正是这七十几种食材,把我曾经有过的病给治好了。

       其次,养生让我不再生病。有时候,我也诧异我为什么不生病?看到同年龄的人一个个生病了,我也在不断地问自己。结论是,岐黄之道确实可以治病,也可以防病。岐黄之道的核心是两个:一个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和不妄作劳;另一个是避之有时,恬淡虚无和精神内守。做到这两点确实不容易,不但需要食疗和药治,还要进行本能恢复。我确实说过这样的话,人之所以生病可能和本能的丧失有关,四分之一的病和吃不下有关,四分之一的病和拉不出有关,四分之一的病和睡不着有关,四分之一的病和走不动有关。本能丧失所产生的病存在着交叉,丧失最多的那个本能是关键。正是我明确了这个道理 ,加味奶咖的重点不是治病,而是通过调理恢复本能。我相信,正是本能的完全恢复,才让我不再生病。

       第三,养生让我生了病也容易好。我一直说,身体的复杂程度无可比拟。岐黄之道对身体的解读至善至美,中医的医术已经出神入化,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掌握。换一句话说,就是没有人可以不生病,不是任何病都可以治愈的。所以,我也会生病,也有病久治不愈。问题不在会不会生病,也不在有的病很难治愈,而在是不是容易好,是不是能控制住。我现在的状况基本是这样。这次百年不遇的疫情,我只病倒了一天,而在同龄人中许多人病倒的不是一天,而是几天,十几天,二十几天,甚至吊盐水二十几天。至于症状,更是五花八门。我没有这样,所以我感慨了我的养生。没有十八年的养生,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能够轻松的度过这次疫情 ?

       曾经有过的病治好了,不再生病,生了病也容易好,这不就是实战吗?养生不是说给别人听的,而是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养生的好坏,不是看你的文章写的多么好,而是看你的身体是不是恢复了健康,只有身体健康了才会长寿。其实,身体健康有着程度上的差异,这种程度的差异就是取决于你的养生。养生方法越接近《黄帝内经》,你的健康程度就越高,长寿可能就越大。养生方法离开《黄帝内经》越远,你的健康程度越低,长寿可能越小。接近《黄帝内经》还是远离《黄帝内经》,在我的养生观念中主要看两点:第一点是加味奶咖的配置。因为加味奶咖就是药,和现代人吃的药不同的是,加味奶咖的药差不多都是药食同源的,必须每天发挥作用,其中的关键是保持身体内循环的畅通。第二点是本能恢复的程度。不是任何病都可以药治的,更多的病需要本能的恢复。换句话说,因为本能丧失所产生的病,基本上是无药可治。所以,千万不是忽视本能的恢复,许多病只有在本能恢复中才能根治。其实,养生一点也不复杂,只要做到这两点就会成功。但是,养生确实也很复杂,这两点不是轻易就能做到。这里需要智商,之所谓智者养生。愚笨的人,永远不会知道健康哪里来,也不会知道习以为常的本能有多重要。真正聪明的人,才会知道健康确实很简单,只要通过食疗恢复本能就可以了。我还是那句话,认知执行。认识上的提高,还需要实践的配合。因为养生所具有的意义中,最根本的应该是实战的意义。

       养生的实战意义,不但为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所证实,而且也得到了我亲身经历的十八年的养生所证实。这不是虚幻的过去,而是实实在在的今天。谁想治愈自己身上的病,谁想以后不再生病,或者说生了病容易好,那你没有选择,自古华山一条路,那就是按照《黄帝内经》养生,养生而已。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