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54  李纨之谜

(2014-07-24 14:37:13)
标签: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百家讲坛

文化

分类: 百家讲坛

演讲人:刘心武 

讲师简介:笔名刘浏、赵壮汉等,中国当代著名主流作家之一、红学研究家,以短篇小说《班主任》成名,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其作品多以关注现实为特征,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对民间红学的蓬勃起到推动作用。

内容简介:有一种说法,说金陵十二钗里面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她就是李纨。对于这个说法,在通读过全本《红楼梦》,或仔细推敲第五回里面,关于李纨的判词和她那支曲,就应该改变这个看法。李纨并非完美之人,而是一个非常吝啬的人,最终导致巧姐被害的奸兄就是李纨之子贾兰。

全文:

解说:李纨是金陵十二钗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女性,表面上看她的形象完美无缺,但刘心武先生通过对曹雪芹原著《红楼梦》前八十回文字的研读认为在曹雪芹遗失的八十回后的内容中会写到一对狠舅奸兄差点把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卖到妓院里,这个奸兄不是李纨但和李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巧姐的事件中李纨人性当中的弱点乃至她人性中的阴暗面会展现出来。刘心武先生认为高鹗所续《红楼梦》完全曲解了曹雪芹的原笔原意,把这个奸兄派给了别人,也没有百万出李纨这个人物形象的另一面。刘心武先生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刘心武:李纨这个角色过去有一种说法,说金陵十二钗里面有一个人是完美的,谁呢?就是李纨。这个说法如果你像胭砚斋一样通读过全本《红楼梦》,你就应该改变这个看法。即便现在你读的是通行本,那么如果你仔细推敲第五回里面,关于李纨的判词和她那支曲,你也应该怀疑高鹗后面所写的那些情节是否对头,高鹗后来就没怎么写李纨了,确实给人一个感觉好像李纨这个人完美无缺。

咱们先看看前八十回里面,有一些曹雪芹已经点出来的关于李纨不完美的这些说法,你应该重温一下琢磨一下,比如说在李纨的判词里面有两句叫做,“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做笑谈。”这难道是赞美吗?特别是最后一句就算你李纨最后的结局比较好,因为从第五回的那些暗示我们可以知道,她的儿子贾兰后来是中了科举的考试的武举,并且当了高官,因此李纨也就成了诰命夫人。那么这样一个似乎很完美的结局,却被曹雪芹判定为枉与人做笑谈,别人对他们并不佩服,并不羡慕。反而去讥笑他们,这是为什么?那么刚才我说两句,前头那据历来聚讼纷纭解释不一,什么叫做“如冰水好空相妒”,其实这句话不难理解,就是在八十回后会写到贾氏宗族最后是忽喇喇大厦倾,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府里面的人的命运就出现了分流,本来他们都是一样的都是水,但是有的就被冻成了冰。还有的居然还是以水的姿态存在还可以流动,所以冰和水之间虽然本来是同质,质量的质那么现在呢?互相之间却产生了隔阂,甚至于冰就会嫉妒这个水,这个水也就不去顾这个冰了,他是讲这个命运的分流,下面有人皱眉头,说命运分流,说你前面讲了半天,给我们明确了一个原则就是说如果打击这家人的话,最后属于定了罪名,包括这个罪者的正妻、侧室以及所有的这些府里面的这些仆人,都要面临一个或打或杀或卖的命运。属于贾氏宗族彻底崩溃的话,李纨她凭什么就能够例外呢?

很多人不理解,这就必须要探讨李纨这个角色有没有原型?为什么作者会写成这个样子,李纨这个角色应该是有原型的,当然从原型到书里面的艺术形象作者进行了特别多的艺术加工。甚至于就辈分来说都把她放低了一辈来写,怎么回事?咱们先说生活当中的情况就是曹雪芹他们家,它的祖父那一代曹寅做江宁织造,曹寅呢深得康熙皇帝的宠爱,他们俩可以算是发小,但是曹寅后来得疟疾了,要死了,消息传到京城以后康熙就急得不得了,康熙就派驿马马不停蹄地给他送金鸡纳霜。当时皇宫里面有这个药,这是特效药,但是曹寅这个人没有运气,驿马赶到的时候他就已经死了。按说他死了,朝廷派另外一个人来做江宁织造不就结了,康熙以前比如说顺治时期皇家定下的原则,像江宁织造这种职务是不能世袭的,没有道理的。可康熙皇帝他既然做了皇帝他喜欢曹寅,他就任命曹寅的儿子曹云(yun)继续担任江宁织造,他是皇帝老规矩他可以破,他喜欢曹家。那么曹云当了江宁织造以后康熙很满意,康熙在他后来留下的遗言里面有关于对曹寅和曹云的高度评价。评价很高,我在这儿不引用原文了,现在故宫档案里面还可以查到,但是这个曹云也命短,没当几年江宁织造他又死了。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局面,就是曹寅再没有亲儿子可以来接替这个江宁织造了,康熙因为爱曹家到什么地步?说那我也要曹寅这一支积习地来担任江宁织造,那么就让李煦去找一个合适的,曹家的曹寅的侄子过继给曹寅的未亡人,就是李氏来做儿子。来继承这个家业,继续江宁织造这就是曹福(fu),找来一个过继子曹福。那么我多次告诉你李氏就是李煦的妹妹嫁给了曹寅,她在书浪漫就构成了贾母的形象,贾母的原型就是李煦的这个妹妹,就是曹寅的这个妻子。

那么现在你就应该想一想了,曹寅死了这个李氏是一个寡妇,那么曹寅和李氏他们的儿子曹云又死了,曹云的妻子也成为了寡妇。曹云的妻子姓马,叫马氏。这个马氏他的命运是非常凄惨,本来她住在江宁织造府的主建筑群的正堂里面,她是织造夫人对不对?可是丈夫死了,皇帝任命了另外一个姓曹的人带着他的妻子到这儿来当江宁织造了,她就得从正房当中挪出去,她就失去了江宁织造夫人的这样一个身份了。曹福和他的夫人就成了江宁织造和江宁织造夫人了,成了这样的局面。但是曹福他刚上任以后就给康熙皇帝写的奏折,说到了他的嫂子马氏情况,说我嫂子现在怀孕了就是曹云死了但是遗下了种子,她可能生下一个遗腹子,他说万一这个孩子是男孩的话,那么我这个哥哥等于他也就有后人了,他给康熙皇帝打过这样的报告,但是后来我们在故宫档案里面就查不到有关的新消息了。

我们可以查到很多曹福后来有给康熙写了报告,以及康熙后来在曹福的奏折上所写的批语,但是就没有关于马氏究竟有没有生孩子,生的男孩女孩,生产情况如何,生下来以后情况怎么样有关的后续新闻,消息就都没有了。那个时候也没有必要把有关这样一个文件把它给销毁、藏匿,这不算什么。因此可以推测出来这个马氏非常不幸,她要么就是流产了,要么就是她生的只是一个女儿,要么就是她虽然生了一个儿子,儿子也没有养大。她是一个寡妇失业很可怜的个人,当然根据过去封建社会的游戏规则她为了延续曹云这一支,她也还可以别的地方去领养一个男孩作为自己的儿子,母子互相扶持去走自己的人生道路,大家听明白了吧,生活当中有这样的情况。

解说:刘心武先生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分析结合史实资料认为《红楼梦》中李纨这个角色的人物原形就是江宁织造曹云的妻子马氏,刘心武先生认为曹云死后马氏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形,被曹雪芹搬到了小说中就成了李纨这个人物形象,那么除了推敲史料,刘心武先生在曹雪芹原著《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中还找出了什么证据呢?

刘心武:但是我们如果仔细读这个书的时候会发现,书里面对李纨这个角色的定位和描写不符合当时社会的伦理秩序,因为属于李纨她确实是贾政和王熙凤的大儿子的儿媳妇,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个府里面如果王夫人忙不过来,管家管不过来,她要托付给一个可靠的人来管这个家。她应该交给谁?她该应该交给李纨,而李纨不用他婆婆说话自然应该挺身而出对不对?涉外的事情她不用管,但是丫头、婆子、小姐、公子的生活,整个府里面这一摊业务,她应该当仁不让,可是书里面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一个很怪的现象,她像枯木死灰一样,对整个家族的事情不闻不问。

那么整个荣国府的府第的管理权落在谁手里呢?落在旁系,落在贾赦的儿子、儿媳妇,实际上就落在儿媳妇王熙凤的手里。但是王熙凤并不以为自己篡了谁的权,而李纨自己也并不觉得别人占了她的位,那么从书里面,咱们就书里面的人物关系,就人论人就事论事的话这是很奇怪的。同时书里面写到有一次李纨跟王熙凤两个人对话,那么王熙凤突然就说起来,府里面每个人的月银的供应,就是每个人要领一份,等于是官方的补贴,那么就出现一个惊心动魄的数字。就是我们发现李纨所领的银子是二十两,比王熙凤多四倍,跟谁相等呢?跟贾母和王夫人相等。这要就书论书,就书里面的事论事,这个情节设计是不合理的,你一个儿媳妇一个寡妇,你怎么可以你的那个经济上的待遇,跟府里面的府主,跟你的婆婆,跟你太婆划等号呢?

没有道理,而且王熙凤还说除了这份供以外,她还专门有地,府里面有一块地属于他,每年还领地租子,就她和贾兰的生活是很特殊的。她们的待遇是很特别的,因此你现在想一想刚才我讲生活当中的一个情况,再想想书里面那个描写,因此我的结论,就是说如果不能说李纨的原形就是马氏的话,那起码李纨的身上有马氏的影子,有很深的影子。如果你把这个李纨想象成马氏就一通百通。

怎么叫一通百通?江宁织造府来了新的府主带着夫人,你搬到旁边去了,但是你的待遇能够削减吗?你原来是夫人待遇,你丈夫死了,所以你就才失去了织造府夫人的地位,你又没犯什么法,犯什么罪。皇帝虽然任命了新的江宁织造,带着夫人来了,你让在旁边了,你待遇不能变。听明白了吗?是不是?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当中李氏还在,她有了新的儿子,儿媳妇了,而且是皇帝指定的,皇帝同意的。那么这个儿媳妇相对就是书里面的王夫人,她管理家庭事务,他把自己的外侄女找来支撑自己这个家庭。

你马氏没话说,对不对?你退出管理层了,待遇不变是不是?所以从时候当中这些事情我们来思考一下,对照小说里面这些描写就会感觉到曹雪芹他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他心中是有一个原形的,只是把她的辈分放低了一辈来写。

解说:通过细读曹雪芹原著《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内容,刘心武先生发现了李纨在贾府中奇怪的地位,她拥有可以管理贾府大家庭的身份,但却不管事,可是每个月所领的月银居然跟贾母和王夫人相当,刘心武先生认为《红楼梦》中对她奇怪的描写和现实生活中马氏的情况吻合,而且刘心武先生还在书中找出了另外的证据,那么刘心武先生到底发现了什么呢?

刘心武:那么还有一笔就更有意思了,就是第二十二回。二十二回是过元宵节要制灯谜,要进行家宴,这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候,家庭团聚的时候当然贾母在做,小说里面的贾政、王夫人还有包括林黛玉什么的都在,宝玉不消说当然也在。贾环虽然贾政不喜欢他,家族团聚他也得在,李纨呢?因为书里面安排她是王夫人的儿媳妇,所以他写的很对,她当然也在是不是?谁不在?贾兰不在。第二十二回写成这个样子,这个按说你写的不对?不要说那么那样的贵族府第很讲究规矩,小家小户也讲究规矩是不是?大家团员,你怎么能不来呢?书里面的描写特别古怪,然后就说贾政忽然发现兰哥不在,就说兰哥怎么不在,大家就问怎么不在?李纨她根男眷不能在一个空间,在另外一个空间里面,就站起来表示尊重或者是回答。

李纨笑着回答说因为他说老爷没叫他来,所以他就没有来,这怎么回事?如果没有生活原型,一个虚构的小说写一个封建大家庭你不能这样写,太没有道理了是不是?按书里面的人物设计,贾兰是贾政的什么啊?是亲孙子,而且贾兰是不懂事的小孩吗?不是,贾兰那时候已经读书了,知书识礼了。他为什么不来?我觉得就是因为曹雪芹在写这个场景的时候,他是根据生活当中的真实情况来写的,在生活当中大家想一想,如果马氏他没有生下曹云的遗腹子,或者生下了以后夭折了,她抱养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跟她来说是亲母子关系,可是跟那个曹福来说有没有血缘关系?没有血缘关系的。

曹福名义上是他的叔叔,听明白了吗?叔叔驾进行元宵的团聚你没叫我我就不去,是不是顺理成章了,对不对?各家门、立家户咱们不是一家子是不是?所以呢这些地方都是逗漏出来,在小说描写所依据的原型和生活场景上,作者所根据的是我刚才讲的那些生活当中的真实情况,是马氏的一些情况。

马氏为什么她必须去,如果是曹福和曹福的夫人他们进行家宴,如果上层婆婆死掉了她也可以不去你明白吗?你是另外一家人。但是上头这个李氏如果还在,你的婆婆还在,你丈夫死了婆婆还在你要不要去,她要去。她要去,她儿子没去为什么,追问的时候她不紧张,按说李氏是一个,小说里面设计她是一个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是特别懂礼的对不对?按说人家问应该惶恐,你怎么搞的?不懂礼法,但是她笑着说。为什么?因为生活当中的马氏就可以笑着说,不是你们家的,你请来就来,你不请就不来。当然这个小说里面就后来写说这个孩子兰哥真是牛心古怪,就派贾环和其他人一块把贾兰请过来了,贾兰这才过来。

解说:曹雪芹原著《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有一些对李纹不符合常情的描写,刘心武先生认为这是因为小说中李纨的原型,就是现实生活中曹云的遗孀马氏,而在小说中李纨在贾家遭到抄家以后她遭受的牵连最小,那么现实生活中的马氏在曹家遭受抄家以后她会受到什么样的牵连呢?

刘心武:生活当中的真实情况也是这样,就是当雍正夺取的王位之后,他第一步对曹福没有马上把他摧毁,他是把他交给一个叫怡亲王来看管,就等于先让他一定程度上受到重点监视,而且给他写的奏折上的批语非常严厉,先这么治他,到了雍正六年才正式把曹福定了罪治了罪,他有一个过程,书里面写贾氏宗族的毁灭也是有这样一个过程。

那么大家想一想雍正他对曹福下手,他是可以毫无顾忌的,因为康熙后来对曹福也没有留下什么好影响。在康熙后来留下的这些奏折批语,以及康熙的他的起居注《圣珠主实录》当中,都没有什么对曹福的肯定性的这种评价,而且当时曹福自己又非常地不得体。后来通过一个所谓骚扰驿站的事情,被抓住了把柄,就给整治了。但是雍正呢他继承了康熙的皇位,他得拿出一个什么姿态呢?就是说我是父王的最好的一个继承人,我处处遵照我父王的意思来做事,我是他所有儿子当中最像他的一个,那么他的父王最曹寅那么好,他能够对曹寅的遗孀完全翻脸绝情吗?他是不能的。

他的父王对曹云有非常正面的评价,而且记载下来。他对马氏,他能够跟曹福和曹福夫人一锅煮吗?他不能。听明白了吧?所以写到书里面虽然李纨的辈分降了一辈,他这样来写。但是他根据生活当中真实的情况来写的话,他写就是如冰水好空相妒,书里面的贾政王夫人不消说,还包括贾赦、邢夫人乃至于贾珍等等都犯了重罪,都成了冰了。但是有的同一个家庭成员的,跟他们说是一回事的却还是水,水就是李纨和贾兰,因为他们的原型是被雍正尊重的,有明确的档案记载,就是在雍正治曹福罪把他调往北京治罪叫枷号示众,这个情况下雍正还不忘说,要在北京让负责抄家的官员给李氏和这个马氏留下一个院落来居住,来供养。就是因为他的父亲,父王曾经对这两代人的男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那么后来有人就考据出来说这个院落就在蒜市口,根据曹家的史实,咱们不去细讨论。那么当时整个贾府其他的人都不行了,只剩下稻香村的李纨和她的儿子贾兰还幸存,并且通过前八十回的了解你知道李纨是很吝啬的,李纨这个人当然她也很宽厚,也很慈爱。她也会写点诗,对她的这些兄弟姐妹也都挺好,但是在花银子上她很吝啬,她一毛不拔。

她之所以去跟王熙凤对话,引起王熙凤引出关于她的月供是二十两的议论,就是因为王熙凤说她,说你们现在要在大观园办诗社,你大嫂子领着这些弟弟妹妹玩玩,能出几两银子?你对舍不得出,你还问我来要银子。王熙凤当然是开玩笑的口气,可是这个玩笑里面也有真话,就是李纨在经济上很算计的。她为什么要算计?大家想想生活当中的马氏他能不算计吗?她必须得算计,她得给自己留后路,不要说遭受打击她得留后路,不遭受打击曹福继续当江宁织造她也留自己的后路,不是一家子。

那么本来李纨有点吝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八十回红,在我现在所讲到的情节单元里面会发生一件什么事?就是出现了贾府被打击,巧姐因为她未成年,在这个过程当中她的命运就特别得不到保障,于是就有她的狠舅王仁,按说是亲骨肉,他就居然把她要去卖到妓院,虽然她年龄小,但是妓院是很狠的,领来这个小姑娘先让你干活,养大了让你接客,那是很残酷的。

这个情况下刘姥姥发现这个情况就要救这个巧姐,救她的一个手段就是要拿银子来赎,那么这个银子从那儿出?想来想去有一个出处就是李纨这儿。因为巧姐跟你也是至亲骨肉,按书里描写的很亲对不对?那么找到了李纨和贾兰,李纨可能不言声,贾兰就得非常不像样子,心非常不狠,就是一毛不拔。

贾兰是巧姐的什么?兄,凡是草字头的跟巧姐都是一辈,对不对?这个奸兄不是别人就是贾兰,那么高鹗他把他写成什么,写成贾芸,这万万不对的。贾芸在小说前面你可以看出来是一个很有志气的人。胭砚斋有很多评语是给予他高度评价的,胭砚斋是看完全本的,而且胭砚斋还告诉你说贾芸,到最后王熙凤和宝玉被抓进监狱以后还去探监呢,还仗义探庵还有这种行为了,是个好人。更何况贾芸和林红玉,小红的爱情故事记不记得?是很感人的。这是两个有良知的人,贾芸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不会成为一坑害巧姐的奸兄。不会这样的,那么栽在贾蔷身上也没有道理,凤姐对贾芸是有恩的,这且不说,凤姐对贾蔷也是非常依赖的。当中风月宝鉴的故事,贾瑞那段记不记得?谁这个凤姐的帮手?就是贾蓉和贾蔷。

而且书里面有关于贾蔷的正面描写,就是贾蔷这个人是懂真感情的,他可能一开头是玩弄女性,到最后他动真情了。他跟龄官之间最后是有真正爱情的,那么在前八十回末尾写到这个十二官遣散,当中就没有写到龄官的去向。八十回后就给交代出来了,是贾蔷把她赎出来的,贾蔷跟她后来另外过日子去了,贾蔷不会做坑害巧姐的事。

那么使得巧姐几乎陷于火坑不能拔出来的就是贾兰,明明有银子关键时刻就是狠心不拿。

解说:刘心武先生认为曹雪芹原著《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中提到了差点把王熙凤的女儿巧姐送进妓院里的狠舅奸兄,其中的奸兄不是个恶在叙述中提到的贾芸和贾蔷,而是李纨的儿子贾兰。而李纨在这个事件中也显露出了她人性中的阴暗面,那么刘心武先生这样认为的根据会是什么呢?

刘心武:那么我这么说究竟有没有根据,是有的。你仔细去读十二支曲里面关于李纨的唱词,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这是很重的批判语言,很多读者读的时候不仔细看,李纨那里是个完美无缺的人,曹雪芹笔下他的设计也好,他写完全本也好,对李纨他哪里是从头到尾都去肯定她?他后面要严厉地批判李纨的。

在前八十回里面他已经写下这样的句子,什么意思?就是这个李纨积谷防饥,本来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得考虑到她老了怎么办?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那么你积谷防饥你为自己将来考虑这是说得通的,可是事到临头需要救人的时候,也没有要求你把全部的积蓄拿出来,你要拿出一部分来。你亲戚巧姐马上就要关在窑子里面了,这个女孩就毁掉了,你积点阴德行不行?你自个儿不积德你给你儿孙积积德行不行?李纨就没有积这个德。所以才有这句话叫做也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阴骘就是过去迷信的话,就是你要在阴间,在那儿你也要存下你的积蓄,这个积蓄不是金钱,是你的善行,你好的行为。但是在八十回后,在九十一回到九十九回这个情节单元里面就会出现惊心动魄的情节。就是我们发现我们一直以为是一个温柔敦厚,慈面善心的李纨,但是在人生的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关节上,她不愿意拿出钱来,她装聋作哑,就由她的儿子贾兰出面,等于就把这个人来求救的人撵出去了。一毛不拔,巧姐有险些真成了窑姐了,你说这积德不积德?

您不积阳德您积点阴德行不行?这是很厉害批判的语言,那么李纨居然就是这样一种表现,她在关键时刻一毛不拔,不积阴德,还是让人觉得好笑。更何况根据判词和曲子里面这些暗示,可以知道李纨也没有真的想要大福,可能是她儿子刚刚高升,她刚刚成了诰命夫人的时候就一命呜呼了。所以说含辛茹苦培养这么一个儿子,一毛不拔地积攒财富,到头来她的一生也是很好笑的。这就是曹雪芹笔下的李纨,那么到此为止我就把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十二钗通过梳理八十回后的真故事,就都讲到了。但是八十回后的真故事还要继续往下讲,那么在这个贾府被彻底摧毁以后,我前面已经多次引用胭砚斋的批语告诉你有一个重场戏它发生的空间是在狱神庙里,出场人物有王熙凤,有贾宝玉,这不稀奇。因为通过前面讲述知道她们都是罪家的成员,那么还有茜雪,还有袭人,还有小红这是怎么回事?什么叫做狱神庙?在狱神庙里会发生一些什么故事,曹雪芹会写到些什么,请听我下一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