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教师的幸福感

(2012-06-26 14:40:29)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天地君亲师”,教师紧随君王、双亲之后。可见,在古代,教师是很受人尊重的。两千多年前,教师的先祖孔子被人供奉于神坛之上,以圣人的面目示人。堪称是后人眼里最完美的先知,他的一系列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等流传至今,为后世所景仰。孔子接受着世人的顶礼膜拜,名传千古。
  孟子有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可见,教育是一项快乐的工作。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教师这一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教师是幸福的吗?各项调查数据显示,与其他人群相较,教师的幸福感偏低。人们不禁要问,为何物质条件的改善不但未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反而让教师产生了更多的心理问题了呢?
教师素有“蜡烛”“春蚕”“灵魂工程师”等美誉,这些让人肃严起敬的标签对教师有了近乎苛刻的标高。不但教师的生活情感要求被人漠视,而且人们要求不能有个性,不能犯错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教师不是圣人,也不是神,他原本就是跟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有自己的家庭,怎么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又岂可免俗?
谩骂、侮辱教师的言论有多少,我不想统计。这样的言论,我不知道是教育的悲哀,还是人性的悲哀?何必要把教师供奉于神坛之上,何必要用神的标准去苛求教师呢?
关于幸福的谬误,让许多教师忽略了幸福的内核。单纯为工作而工作,忽略了创造自身价值,失去了专业成长的机会,当然也失去了幸福的源泉。幸福是一个很抽象的词,它是人的主观感受,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与金钱、地位、名望无关。
那么,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感?成功、享乐并不等同于幸福。成功确实能给人带了快乐,但这种快乐是压力和焦虑的暂时消除。享乐,它能带给某种心理的满足,但是它忽视了生活的价值与意义追求。教师的幸福感应该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展,力量得以增长。
媒体宣传的教师形象大多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似乎唯有奉献、付出等关键词才能反映一个教师的内在特质。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身救学生,用壮举诠释人生价值。她以自己的柔弱之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教师严重透支的不只是时间、精力,还有青春与健康。一项民意调查反应,教师的健康状况很差,肩周炎、颈椎病、咽喉炎的高发人群就是教师,而且其趋势越来越年轻化。因为劳累,近年来,一些重大疾病频频惠顾,致使很多教师英年早逝。

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简单而清贫的生活,颜回也能乐在其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质条件也大大改善,人的快乐与之成正比吗?然而,事实告诉我们,物质的富足并不能带来快乐指数的增长,物质上的享乐也并不能涵盖幸福的本质。对教师而言,工作集体关系、师生关系、干群关系等几种关系融洽与否是很关键的。

一般来说,因为其目标的一致性,教师之间比较容易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和谐平等的关系中,教师通过不断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推动自身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

作为教师,应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力求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成长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价值,是教师生命的延续,教师通过给予学生快乐并得到快乐而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也就是说,学生对教师的真挚感情是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重要来源。通过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可以在劳动、创造和奉献中保持教育生命的鲜活和永生,教育活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不断超越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活动,是自我实现和真诚奉献的统一。

教师的职业体验不是抽象存在的,它离不开教师所处的社会环境。教师希望获得工作成就感,迫切需要被领导、家长认可。而工作成就感的重要来源在于领导的认可。得到领导赏识不只是一种心理的需要,更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领导的赏识意味着教师在组织中的位置可以得到提升、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工作能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工作成绩得到认可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的幸福体验。 家长的认可是教师热情工作的动力之一。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幸福的体验,代表着他们的职业生活受到了社会公众的重视,自己的辛勤劳动确实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真真切切地感到被尊重了。这种良好的关系对扩大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争取社会对学校的支持帮助和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如何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正确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教师要准确把握自身角色,通过不断的反思,认识到教师职业不单纯是为了谋生而去进行的表演,它更是一种责任。充分张扬个性、肯定自我,在工作中体验到自己的幸福。

学校提供组织与支持,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参与学校管理,激发教师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认同感。学校通过组织活动创造教师有效沟通的机会,使教师之间、领导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增进理解,增加教师间沟通的有效性,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校组织更具有凝聚力。

社会对教师持合理的期望。过高的期望也会对教师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心理健康。所以,社会大众、家长、学生应对教师持合理的期望,首先将教师看作一个普通的人,其次才是教师,要允许教师犯错误,要以一种宽大的胸怀包容和爱护他们。

当然,作为教师,应善于从工作中提炼出更多的幸福感。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一个个体千差万别,注定了教育不可能像工厂生产产品那样靠流水线作业完成。因此,教师面临的压力是极其巨大的。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教孩子做人,为孩子今后的人生导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仅有爱心和责任是不够的,还得讲究艺术,“润物细无声”,从小处着手,才能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功名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一个人若有太多的杂念,过于功利,是会活得很累的。作为教师,应学会远离喧嚣浮华,不要太在乎“身外之物”。

在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知识更新快,市场瞬息万变。教师切不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作为教师,不但要明白自己肩头的责任,更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自己的学识与人格魅力来征服学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做一个善于学习、善于研究的教师。通过读书、思考、写作、实践,不断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敏锐地发现问题,深刻地感悟人生;告别平淡乏味,寻觅心灵的依托;开放自我,获得师生共享的惊喜和快乐。(2012.6.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友情如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