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博一年,写博八个月;爱上新浪,爱上妈妈群

(2011-01-27 19:13:42)
标签:

爱上新浪

爱上妈妈群

分类: 随笔杂谈

    其实我对时间、周年、纪念日等都没什么概念。不过最近无意间在“个人中心”栏目看到我开博的日子趋近365天了,所以决定在这个日子里做个小总结:

http://s9/middle/648fabcfg9ad3e2168918&690   http://s15/middle/648fabcfg75e200d19c6e&690
(1)开博原因
    说起来,我还真的很落伍,很闭塞。我是在开博那天才真正记住了“新浪”这个火透中国和所有“有华人的地方”的网站。而我开博的原因是…… (咳嗽)追星;追的是…… (再咳)黑子。因为看了2009年新年在中国买回来,搁置很久才开封的光碟《仁者无敌》(老实讲,这部戏还真不怎么样,很多台词都让人抓狂来着),不过,咱疯迷上了剧中的方为雄,所以就“人肉”黑子了。然后,只是为了在黑子许久都没更新的博客上留言,就只好(有点不情愿地)注册了一个新浪户口。再然后,因为这位大哥真的许久都没空更新博客,咱就忘了这个户口了。

(2)再次记起新浪已是四个月之后

    因为平时不太浏览中文网站,所以没有黑子的消息,就是没有新浪的日子了。直到有一天,和朋友闲聊起中学的一位师兄曾写过一篇实践报告,得了全国大奖。突然感觉来了,想到文人通常都会发表点什么的,很容易“人肉”吧,就心血来潮地找到了他的新浪博客。不出所料,他现在已成了知名作家兼画家、北京宋庄的主人--吴震寰。于是我异常兴奋地想给他留言,所以又去注册新浪户口了,结果网站提示说我已经注册了。于是,开始疯狂地回忆当时注册的密码是啥……好不容易、千方百计给吴师兄留了言,收到了这么个很有礼貌的回复:

“ 看到留言,倍感亲切,也遗憾想不起是哪位老同学————”2010-05-05 09:58

   我拚了,为了让师兄记起我们曾经擦肩而过,我

(3)上传了第一张头像小图

http://s7/middle/648fabcfge0c3b65e82c6&690

    收到的第二个回复,证明我们真的只是“擦肩”之交而已(连“一面”都不是):“看您照片也面熟可爱,却也想不起别的————真惭愧呢。”想想人生也就是那么可爱: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有情”却“无情”,我还在人人网上发表了一篇“地区班的师兄”之感言(因为我们家老公也是地区班的高材生来着,和师兄一样参加过春蕾文学社,师承杨光宇老师。)。总的来说,还是兴奋,那么多同学朋友,平时都是写email,通电话而已,从没听说谁交换博客地址的。能够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记忆中的人”,也够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子了。此后又闲置数日,一日,在晚上擦完地板之后,百无聊赖,边做面膜边读新闻,就顺手把当时在读着的有关英国前首相布朗的新闻给发了上来,就有了还未成风格的
(4)试验性的第一篇博文

    一句“disgusting” 把布朗拉下了台? (2010-05-13 19:11:20)

    意犹未尽,就又学着

(5)上传了第一张照片,希望没吓着人了:

http://s11/middle/648fabcfg73d8dba5254a&690&690(2010-05-13 20:05)

     又断断续续写了一些博文,很随性,多数时候是在看别人的文章。直到写了

(6)第一篇引我走向爸爸妈妈群的博文

     潜伏在孩子们的网络世界里 (2010-07-08 13:02:53) 因为当时又看了买了许久才开封的《潜伏》的光碟。

(7)遇到了为我确定写博方向的窝牛妈

    这就是那句让我找到目标,然后结识无数了不起的爸爸妈妈们的留言:写得很好,博主可以到育儿首页多看看被推荐的文章,虽然不可能篇篇是精品,但是也有好的。”

     接着,在窝牛妈福多多妈安妮鲜花的齐心协力、排除万难、众志成城的推荐下,我拥有了

(8)第一个“荐”字,第一篇上育儿博客海外版的博文

     新加坡家长如何为孩子报读小学一年级(1)    (2010-07-26 01:26:27)

 

     再后来,我的朋友们就越来越多,越来越亲密地互动,写东西也就越来越有感觉了。而且,从原来的只是随意开个户口追星,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了“要记录下自己当娘的育儿心路,给孩子们留下美好记忆。” 相信,有许多刚开博的妈妈和准妈妈们也有着和我相似的经历吧。

     在开博一年之际,谢谢让我无意间认识新浪的黑子、让我开始动笔“冲浪”的师兄吴震寰、让我找到写博方向的窝牛妈福多多妈安妮鲜花,还有所有与我分享心得、或常常来访为我出谋献策、又或偶尔驻足留下温馨问候的朋友们。虽然来不及一一点名致谢,但是在此给大家一个大大的拥抱,愿每次相遇都会更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