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JenZ
JenZ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94
  • 关注人气:3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孩子一起读书别错过了封面和扉页

(2010-12-02 12:41:48)
标签:

bees

蜜蜂

育儿

分类: ICanRead

    上次在读科学丛书,激发孩子学英文的兴趣一文中和大家分享了“Flies”(苍蝇)一书,还有我们和孩子一起阅读、游戏的小方法。当时觉得同一本书要和年龄相差4岁的孩子一起读,还挺费劲的,而且妈妈必须自己动脑筋,设计深浅适宜的问题。虽然妈妈是乐此不倦的,但是有时也想偷偷懒呀。这么巧,昨天在图书馆就找到了这本“老少咸宜”,适合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和大人读的科普丛书:“Bees Buzz!” (蜜蜂嗡嗡叫)。妈妈我看了,简直如获至宝,晚上和孩子们又玩起了“科学问答百万大赢家”,并且非常得心应手哟。因为不必去想哪一个问题适合3岁的Bella妹妹的,书里已经分的很清楚了。

(一) 封面和扉页:读过绘本的家长都知道,和孩子一起阅读,通常不会直接进入正文,我们可以花一点时间先作以下的介绍:

(1)读书名: 让孩子猜一猜这本书要讲什么。

(2) 读作者和作图者:这一点很重要,一般同一个作者都会出一系列相关内容的书,通过对作者的熟悉,孩子们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以前读过的相关的书本和内容;这也是一个好习惯,将来孩子会尊重创作,学会做研究的精神和方法。

(3)读扉页:我们可能一直以为扉页只是为了美观或者凑页数,其实不然。大部分的图书扉页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里面或展示或暗示了本书的内容和精神。小朋友的绘本里,扉页就更了不起了,它甚至包含了一些小知识和小游戏。BenBen有一本绘本是介绍动物的,它的扉页就是一个总结和游戏,上面密密麻麻的布满各种图案,其实是动物们身上的花纹,在看不到全貌的情况下,孩子们可以在阅读之前猜一猜是啥动物,也可以在阅读学习之后才回来猜一猜,这极大地提高了孩子阅读的兴趣和兴致。如果家长和孩子们错过了这一环节,实在可惜。

(4)大一点的孩子,你还可以读“出版商”。不要以为这是多此一举,从小就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和结构,会让孩子收益终生。等孩子们以后长大了才去强调这一点,他们就不乐意,像我就没这个习惯,所以往往在写论文,找资料是吃了点小亏,还得花功夫去查实是哪家出版社的,这家出版社还出过什么相关的书等等。当然,这一部分不需要什么操作,读名字就好。

 

(二)废话少说,咱们看书吧:(每一页我都放了编号,如果爸爸妈妈们有什么问题和新发现,欢迎留言分享。)

 

 图(1)看封面时,我让Bella妹妹猜一猜蜜蜂怎么叫,她马上就表演了:Bees buzz!的声音和拍翅膀动作。让你家孩子也来一个吧。不过妹妹提了一个妈妈一时不知怎么回答的问题:“蜜蜂不是嗡嗡叫得吗?”(对呀,歌里头的小蜜蜂就是嗡嗡叫的,难道我要说这是讲英文的蜜蜂吗?)不过,读到最后一页,我们却惊喜地找到了答案,所以说有Reading Specialist 做编辑的书还真的很了不起,它还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呢。

    看作者,这名字我读起来很拗口,可是BenBen就完全没有问题了,个人认为,人名和地名可是培养孩子读英文、记单词的很好的工具哟。不过,本书的价值在于作者名字下面还有一个consulting editor(顾问编辑)Diane Craig,她是个Reading Specialist(阅读专家),BenBen当然少不了对这两个头衔提问一堆问题,我自然也只能答出些皮毛,但是至少孩子以后对职业的了解不再只是Bus Drive和Scientist那么笼统和单一了。

   看扉页图案:这个就留给Bella妹妹了,她可以说出那是蜜蜂的家,叫beehive (蜂窝),还可以说出蜂窝的形状是hexagon (六边形).(孩子们记单词的能力比我们强多了,六、八、十边形的英文单词是我读给他们听的,到头来,我会认会听说不出,孩子们却能信手拈来,随时运用了。)http://s5/middle/648fabcfg93f4f2f952c4&690

292 x 450 (+5,+7)

图(2)

进入内容:发现本书的特点了吗?大字是给小朋友(如Bella妹妹读的)叙事性强,又简单易懂。框框里的小字是给家长或大孩子(如BenBen哥哥)读的,多是一些更加深入的科学知识。所以,我们的做法是,哥哥教妹妹读大字,妈妈和哥哥读小字,然后互相提问题考对方。

妹妹总是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因为简单的不得了:如:Why bees can fly? 妹妹兴奋又自豪地叫到:Bees have wings.

BenBen哥哥则能从小字的内容中发现蜜蜂原来有两双翅膀,飞行速度高达每小时24公里。他还令人惊喜地对比了苍蝇和蜜蜂,苍蝇只有一双翅膀,所以肯定飞得不如蜜蜂快,也不够蜜蜂勤劳。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这下,妈妈和Bella妹妹都受益了。
http://s1/middle/648fabcfg93f4f317f1f0&690

图(3)以下大致的操作都一样,我就不罗嗦了。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去探索吧,而且我相信,孩子们读到的一定不止是书面上看得到的内容。欢迎家长们在此留言,和我们分享你们读后所得。谢谢。
http://s2/middle/648fabcfg93f4f3367aa1&690
图(4)
http://s10/middle/648fabcfg93f4f39207b9&690
图(5)
http://s10/middle/648fabcfg93f4f3bfbb89&690
图(6)
http://s4/middle/648fabcfg93f4f4679973&690
图(7)
http://s13/middle/648fabcfg93f4f4860b1c&690
图(8)
http://s2/middle/648fabcfg93f4f4b3e791&690
图(9)
http://s6/middle/648fabcfg93f4f4d26cc5&690
图(10)
http://s2/middle/648fabcfg93f4f4e19b21&690
图(11)
http://s7/middle/648fabcfg93f4f5003e96&690
图(12)
http://s3/middle/648fabcfg93f4f51ec022&690
图(13)这一页总结了本书遇到的一些单词,令人惊喜的是它还高诉孩子们:不管哪一个国家的蜜蜂,它的叫声都是一样的,但是在不同语言里,蜜蜂叫声的拟声词都是不一样的。我也趁机强调了一个:“我们中国人把蜜蜂的叫声翻译成‘嗡嗡嗡’。”(哈哈,用“翻译”来解释很不错吧?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http://s15/middle/648fabcfg93f4f2cbab2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