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斋交易介绍(附2个跨越大部分交易生涯的交易图表)

标签:
沪深300期指 |
分类: 马金斋介绍 |
马金斋交易介绍(附2个跨越大部分交易生涯的交易图表)
一、梗概:
1997年,初识金融衍生品交易。
1997年-2000年,学习-摸索-成长。
2000年-2004年,思索-学习-挫折-成长,职业化,主研究恒生指数期货和外汇保证金交易。
2004年9月,创姜太公外汇研究工作室。用“旷野老姜”笔名发布研究和交易信息。
2007年7月,上海外汇交易座谈会,有100分钟外汇交易专题演讲,披露个人研究和交易基本思路。这是入行至今唯一一次。
2008年秋冬,西方金融风暴,促使思索转型到国内市场。
2010年4月,正式转入国内股指期货市场。从2010年1月底,用“马金斋”笔名开博客,发布研究和交易信息。
二、两个笔名意思的解释:
旷野老姜:独立,不隶属机构,思路宽阔,是当时市场出现的老练的外汇研究者和交易者。
马金斋:马金,MARGIN,保证金。有较浓的兼顾其他衍生品市场思路。马金斋,意思是多项金融衍生品研究和交易之小斋。
三、简洁说明:
旷野老姜外汇阶段,有一专门网址披露信息,因多种因素,大致在2012年,此网址无法打开。不过此时期的一些内容,在几个财经门户网站,旷野老姜博客,至今仍可搜索到,保留了部分信息。
从1997年至今,已经接近20年;
从2004年至今,已经接近12年;
一路走来,柔弱中不失坚韧,经历可谓坎坷,1998东南亚金融风暴,2008欧美金融海啸,中国大陆银行业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成长到严酷治理的濒临死亡,国内外汇管制,2015年中国大陆的股市风暴及极严厉监管,股指期货成交量萎缩的减少99.5%,持仓量减少70%。
马金斋是应对危机的高手,危机来了,稳妥面对,总能更好的生长。
在低风险基础上,稳定、持续、高效盈利,这是马金斋的基本追求。
四、两个业绩图的介绍:
第一幅图:2005年7月到2010年7月,跨度6年余,期间主要交易欧元兑美元,英镑兑美元,美元兑日元,美元兑瑞士法郎。
第二幅图:2010年4月到2016年7月,跨度6年余,期间主要交易沪深300股指期货,次交易上证50股指期货,极少交易中证500股指期货。
两图的共性:强有力的生长,较小的回撤。
两图业绩强力生长的原因:独特而巧妙的止损设计,开阔的交易视野,有效的对待盘整市和单边市的交易机制。
五:展望:
2016年2月末和3月初,马金斋确立量化交易系统,这个量化交易系统,是在吸纳保留原有交易优势的基础上的升华,这个交易系统,预期,会使马金斋剩余交易年限的交易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