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重要数据及马金斋数据解读及马金斋为政府救市打分

(2015-08-01 09:45:35)
标签:

期指

沪深300

分类: 市场分析

市场重要数据及马金斋数据解读及马金斋为政府救市打分
让数据告诉你。
用7月8日或9日最低点和今年最高位比较得出今天这波下跌的回吐深度;
用7月31日收盘价和去年收盘价比较得出今年至今升跌幅度;
用7月31日收盘价和去年最低价比较得出近1年左右以来升跌幅度;
用7月8日或9日最低价和近日最高价比较得出政府救市以来最大反弹幅度。
用7月8日或9日最低价和7月31日收盘价比较得出政府救市以来至今反弹幅度。

  指数       回吐深度 今年升幅 近1年来升跌幅度 最近最大反弹幅度 至今反弹幅度
  上证指数    -34.86%  +13.27%  +85.56%      +24.04%        +8.60%
  沪深300指数 -34.26%  +8.01%   +83.73%      +21.54%        +7.89%
  深证成指    -40.42%  +12.35%  +77.81%      +28.76%        +14.05%
  上证50指数  -28.65%  -4.65%   +75.53%      +20.22%        -1.28%
  中证500指数 -44.52%  +45.19%  +115.36%      +35.10%       +19.91%
  中小板指数  -40.07%  +49.79%  +88.09%       +29.69%       +15.11%
  创业板指数  -42.93%  +72.60%  +109.83%      +30.82%       +10.20%
马金斋解读:
1、市场背景:
上证指数,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指数,定为100点。2007年,指数达到6124,17年时间,升幅达61倍。
2008年,再跌到1664,比最高位跌幅为72.83%。2009年升到3478,比2008年低位升幅达109%;随后一路下跌,2013年到低位1849。
从2003年的1849点到今年的5178,升幅为180%。
近25年来,上证指数为波幅很大的强劲牛市。
2、看7月8日或9日最低点和今年最高位比较得出今天这波下跌的回吐深度看:
7大指数回吐最小的是上证50,最大的是中证500,指数回吐介于28%-45%间。这样的回吐幅度,比于历史上的A股或西方成熟市场,都不算大,但在不足1月完成这么大回吐,就有些大。鉴于A股的不成熟、中国国情、A股新入市的杆杆利用者的极度不成熟,短期大跌,是数百万甚或千万的杆杆利用者(主要是地上地下融资买股者)首次遇到,这些人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技能,多数是顾头不顾尾的投资者,这些突然涌现的庞大人群遇到了巨大风险,政府救市帮助缓和局势,情有可原,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我相信目前的政府是不会亲自上阵相救的。
3、看7月31日收盘价和去年收盘价比较得出今年至今升跌幅度:
半年多些时间,升幅最大的创业板指数升幅达72.60%,上证指数升幅13.27%,你说这是牛市还是熊市?
4、看7月31日收盘价和去年最低价比较得出近1年左右以来升跌幅度:
1年多些时间,7大指数升幅在75%到115%,太牛了!
5、看7月8日或9日最低价和近日最高价比较得出政府救市以来最大反弹幅度:
几天时间,从市场的极度恐慌,到7大指数升幅20%到35%,这是什么样的转变?
你说政府还能像7月7日8日9日那么猛烈的推动市场吗?如果政府再那样推,不出1个月,上证指数就会突破6000点,那时危机来了还要一次次的相救吗?
6、看7月8日或9日最低价和7月31日收盘价比较得出政府救市以来至今反弹幅度:
近日市场再转弱,回吐了大部分政府救市以来的升幅,7大指数的至今反弹幅度介于-1.28%到+19.91%。看到这组数字,有人就说政府救市失败了,空头要战胜多头,见不得一点回调,刚跌一点就叫喊政府来救市。
你没看到吗?
政府在用高明的战术在市场起作用,以达到其市场与社会目标。
7、政府救市评价:
在市场经济体,政府直接参与多空,都会受到诟病。
而在不成熟的经济体,政府参与相救,是对不成熟体制和社会的弥补。
这次政府救市,先猛攻后慢火再合围。
政府救市的总指挥是很高明的。
我为政府救市的主策划打90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说杠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