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Io Ci Saro
为你守候
《体育画报》记者 胡金一 / 摄影 古智超
在经历了很多个最后一次之后,庞清/佟健终于完成了竞技生涯的谢幕演出。没有金牌,这仍然还是"普通运动员的结束",但这个结局因为他们拥有彼此而完美。
"一夜没睡,昨天比赛后我哭了。他们三十五六岁了,不容易。都是花滑的罪过。"2015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比赛结束的第二天,记者的手机上收到这样一条信息,发件人是中国花样滑冰队的总教练姚滨,时间是在3月27日早上的5点55分。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都会是一个不眠的夜晚。虽然没能阻止本赛季一直势头强劲的加拿大组合杜哈梅尔/拉德福德获得冠军,但年轻的隋文静/韩聪获得亚军,让中国双人滑看到属于未来的希望;庞清/佟健在竞技生涯最后的舞台上获得最后一枚奖牌,完美谢幕;彭程/张昊同时创造了职业生涯的最高得分和世锦赛上的最好成绩。而更重要的是,这距离中国双人滑上一次站上世锦赛的领奖台,已经有四年的时间--"中国双人滑14年来首次跌出总决赛领奖台"、"中国双人滑13年来首次错失世锦赛奖牌"、"中国双人滑12年来首次失去冬奥会满额参赛机会"……这些渲染着往日辉煌的"首次"伴随中国双人滑走过了青黄不接的四年,也伴随了庞清/佟健竞技生涯的最后篇章。
世锦赛后,庞清和佟健将走上一段新的旅程,脱下冰鞋、没有裁判,但他们仍然是彼此最可靠的支撑。
"以前总是在说最后,这次真的是最后的最后了。其实还能不能滑?能滑,可能也想滑。但是,我想作为人的一生来讲,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还没有做的事情和需要完成的责任,比如说对家庭、对父母,我们都需要有一个交代。我们如果再比下去,就太自私了,"佟健说。如果说3月26日晚上的自由滑比赛是双人滑运动员庞清/佟健的最后一天,那么3月27日就是庞清和佟健作为一对普通人的第一天--并不比训练轻松,从一早开始就排满了各种采访,"太多人想要知道我们为什么回来,好像我们还没给大家都解释清楚,就已经结束了。
"
为什么回来?这些年来,庞清和佟健也不止一次地这样问彼此。
他们本来可以在2011年的莫斯科告别赛场,那次佟健的脖子上已经挂上了要向庞清求婚的戒指,但《爱之梦》的音符落下后,他并没有将它解下,"我觉得这个结局对于我们来说不够完美,因为我们本来是有机会去争取一枚金牌的,我不希望带着这份遗憾向庞清求婚,也不想带着这份遗憾告别赛场。"
2012年尼斯世锦赛的失利,让佟健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当时已经是他未婚妻的庞清说:"我知道你是因为膝盖有伤,所以失去了信心。但我不想就这样结束,咱们再滑一年吧,就一年,如果不行咱们就去结婚。"
就这样,在互相的鼓励和哄骗中度过一年又一年,直到2014年的索契赛场,他们已经把"最后之舞"挂在嘴边,说这是"一个普通运动员的结束",一年之后,他们再度食言了。
"其实索契并不是比得不好,但后来我再去看那两套节目的视频,总觉得缺点什么,我觉得那不是我,我还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说让那两套节目成为喜欢我的冰迷记忆中,我最后的演出,我是不甘心的,"于是,庞清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佟健。
9月,在意大利参加表演的他们正尽情地享受着人生中难得的悠闲,白天和其他运动员一起排练、聊天,傍晚时分,他们手牵手走在维罗纳的小街上,找一家风景不错的小店,坐下喝一杯咖啡,一直到夕阳西下。
"这样的生活不好吗?"佟健问庞清。
"这样的生活,以后我们什么时候都可以过,但比赛,可能只有最后这一次机会了,"庞清回答。
半个月后,佟健和庞清一起飞往美国治疗伤病,还去见了一位老朋友--俄罗斯著名教练尼古拉·莫洛佐夫。2006年,庞清/佟健首次和莫洛佐夫合作编舞,短节目《留恋春天》就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此后除了2011-2012赛季之外,他们每赛季至少都有一套节目出自于莫洛佐夫的手笔。"去找他,是因为我们真的需要帮助,而且他和我们之间不仅仅是工作关系,他也是了解我们的朋友,"佟健说。
但即使有十年的交情,莫洛佐夫也不能理解庞清/佟健复出参赛的举动,"别人参加比赛是为了获得好的成绩,将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表演,为自己退役后的生计打基础。可他们明明已经有那么多表演的机会,而且世锦赛的金牌他们也已经拿过了。当我知道他们为了这次比赛退掉很多商业演出的时候,我问他们有人给钱让你们出来比赛的吗?他们告诉我没有。我就更不能理解了。"多年来一直活跃于国际舞台的莫洛佐夫深谙花样滑冰这个行业的商业规则,他告诉记者,"这对中国情侣的执着有点傻,但很可爱,很让人感动。他们能来找我,也是我的骄傲,所以我能为他们做的只是尽全力去帮助他们。"
然而,对于这对已经35岁的运动员来说,回归的每一段路程都举步维艰。"10月份,演出结束后,我的体重已经到了79公斤,别说跳了,我当时都有肚子了,"开始的那段日子,佟健一头扎进健身房,而庞清则在莫洛佐夫的安排下,开始学习阿根廷探戈。最艰难的阶段出现在11月底,他们本来计划用半个月的时间去莫斯科进行自由滑的编舞,然而第一周过去,他们就想要放弃了。"那会儿真是做什么都做不成,单跳做不成,抛跳做不成,就连托举都会掉下来,我们那时候真的很绝望。那种情况下,也没办法进行节目编排,"庞清回忆说。
11月的莫斯科,晚上的温度已经掉到了零下十几度,两个人下了冰手拉着手走在从冰场回宿舍的路上,这条路显然和维罗纳的那一条迥然不同--黑漆漆的,彼此的手心也是冰凉。"我们回北京吧!"他们已经记不清是谁先说出放弃的念头,但这句有些丧气的话对于当时的两个人来说却是一种解脱。当他们告诉莫洛佐夫这个决定时,后者并没有显示出惊讶,"不管怎么样,我都祝福你们。告诉我飞机的时间,我会去送你们的。"
也许第二天莫斯科飞往北京的航班上恰好有两个空位的话,我们就无法在上海的赛场上看到他们的身影了,但结果无法改签机票的庞清和佟健只能继续滞留在莫斯科。"人总是这样的,也许你做一个决定很容易,但当你真正要去执行的时候,就又会犹豫。那天晚上我问庞清,你怕不怕输?不怕,那好。我们做这件事有没有意义?既然有,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坚持做下去?"佟健说,"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回来对于推广花样滑冰运动有帮助,甚至说对于申奥也有一些积极的作用,但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更大的意义在于我们又一次战胜了自己。以前那么多坎坷,我们都过来了,其实战胜困难的钥匙就在我们手中,它就像一粒种子一样,如果你给它足够的力量,它就会发芽。"
接下来的那周,莫洛佐夫为他们完成了自由滑《为你守候》(lo Ci Saro)的节目编排,意大利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在歌中这样唱道:"当你痛苦,你会发现我就陪在你身边。时光流逝,你会发现爱来了又走。但有一种爱却不会消逝,而只会随着时间增长……"3月26日晚上,当这样的唱段回响在东方体育中心的穹顶之下,庞清/佟健也终于完成了这场告别演出。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9b5dbdcd8cf0f957d514b141edd8e2c3.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9a57ef3cd558f3ce132ea399fe6def7d.jpg
在这两套告别的节目当中,我们看到很多曾经经典动作(上)的重现,佟健说这是他们竞技生涯最好的谢幕。
"其实我能理解我们教练说的,他现在更多的是不是以一个教练的身份,而是以一个长辈、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去体会我们的感受,我们都是过去几十年都给了这个项目,荣誉也有,但同时也有伤病,少了很多平常人的快乐。但我们也想告诉我们教练,我们并不后悔,也不遗憾。这不是什么罪过,可能说如果没有花样滑冰,我们这时候已经结婚、生子,但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彼此,我们收获了很多人的支持,有共同的难忘的回忆,这很重要。"佟健看了姚滨教练的短信后,告诉记者,"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了解这个项目,以及它的运作模式,我想只要能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一定能让这些转化为成功的经验,也成为我们未来幸福的源泉。"
“庞清吸引我的是她性格里单纯、真挚的部分,也许这样的她很难成为一个面面俱到的人,但我可以照顾她一辈子。”
"那庞清呢?有没有做好成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的准备?"记者问道。
"以前真的没想过,不过这两年小雪当妈妈了,感觉一个女人当了妈妈之后变化还是挺大的,我有时候也在想象自己以后是不是也像她那样要同时照顾丈夫、老人、孩子,还有工作,是不是就不像现在这么自由了。"庞清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佟健打断了,"从当运动员的时候开始,庞清有时候就羡慕申雪比赛里比她成熟、稳定,但我不希望她改变自己,因为她吸引我的是她性格里单纯、真挚的部分,也许这样的她很难成为一个面面俱到的人,但我可以照顾她一辈子。"
"你是说我有点傻吗?"庞清笑着问。
"我是在夸你,现在我就养你一个,等以后有了孩子,我就养俩。"佟健回答。
这是继"如果你愿意,我会一直陪你滑冰"之后,佟健的另一个承诺。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8b072dbd73aba5e82c87efd03d4d8df2.jpg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