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不换?
《体育画报》记者 田正朗杰
面对"犯规麻烦",也许不应过于相信球员。
对这个联盟中最优秀的几个运动员而言,只有两件事能阻止他们在球场上大杀四方:如果他们处于健康的身体状态下,又碰上了一个竞技状态极佳的夜晚,凭借他们数一数二的水准,对手完全无法限制住他们的发挥,那么就只剩下……
对,"犯规麻烦"。
在去年的东部决赛第五场较量中,勒布朗·詹姆斯早早地在第一节还剩三分钟时便身背两次犯规。当时,热火的进攻本就毫无亮点,投篮命中率极低,那么问题就来了:究竟是承担着进攻将更难堪的风险,把联盟第一人换下场,平息"犯规麻烦",等待之后卷土重来呢,还是无视犯规次数,相信球员的调整,至少保持比分在这一阶段的均势?
也许有人还记得热火队主教练斯波尔斯特拉当时的选择--他在詹姆斯领到个人第二次犯规的第一时间便将他换下了场。从那场比赛的走势来看,受"犯规麻烦"的困扰,詹姆斯上半场只得了2分,多亏了老将雷·阿伦的10分进账和步行者队同样低迷的投篮手感,热火依旧领先进入下半场。可如果没有替补球员的贡献,对手又抓住机会趁热打铁呢?斯波教练的选择究竟有多少科学成分在其中?
"犯规麻烦"对教练员的困扰成为麻省理工学院三位研究员的课题。在研究中,他们首先给"犯规麻烦"做了定义:如果某一球员在比赛中被吹罚比当前节数多一次的犯规次数,即告陷入"犯规麻烦"。比如当詹姆斯第一节拿到2次犯规时,直到第二节开始,他都符合陷入"犯规麻烦"的标准。(当然,对大部分球队而言,他们比赛的第二节通常都是由替补球员上场打球的。)那就来研究下如果一个首发球员遇到犯规麻烦产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可能性。当关系到球队后面的表现以及能否达到赢得比赛胜利这一终极目标时,球队的"选项值"(用板凳球员代替首发出场)真的是会比"现有值(让陷入"犯规麻烦"的主力球员留在场上)"更好的选择吗?
经过对数年来NBA所有球队的研究,他们发现,当"犯规麻烦"出现在上半场时,"选项值"的确会比"现有值"高5%-10%的胜率。而NBA球队的主教练们也多半做出了和斯波教练相同的选择:大约有67%的主教练会选择撤下他的球队中最好的球员,秣马厉兵,来日方长。其中,为了保持侵略性,被换下的球员多半是大个内线球员,而其他位置的球员,比如经验丰富的小个子后卫--他们在球场上往往作为指挥官而存在--被换下的次数较少,但做出换人选择的教练依旧超过了50%。
数据显示,几乎在任何情况下,换人都是英明的选择:一来从根本上防止对方有针对性地攻击陷入"犯规麻烦"的核心球员;二来有效避免最好的球员因为犯规过多而出现犹豫不决和在防守时注意力不集中、故意放水的情况。
不过也有例外。有一位教练在队中最好的球员陷入"犯规麻烦"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为所动--"继续打,输了算我的!"他是老尼尔森,勇士队金色旋风的缔造者。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1324639cdcbfda15b2404e87d6327ad5.jpg| 遭遇“犯规麻烦”,换是不换?" TITLE="发现 | 遭遇“犯规麻烦”,换是不换?"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