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现 | 数里看花·是时候量化奉献型球员的价值了

(2015-06-10 22:38:42)
标签:

杂谈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a9170579699d37eb08d185a1e9ee88a2.jpg数里看花·是时候量化奉献型球员的价值了" TITLE="发现 数里看花·是时候量化奉献型球员的价值了" />


数里看花

《体育画报》记者 田正朗杰


是时候找到最适合那个人的那组数据了。


自1977-1978赛季,NBA开始统计失误数以来,一份如今看来十分常规的球员数据统计表就已于当时成型了。在之后的三四十年中,这张表格被打印在技术台和教练员手中的纸上,被放映在球场边的黑板或者球馆顶部的大屏幕上,被上传至便携式电脑或者手机屏幕中,它却很少有过变动。


即便对"数据篮球"表现出最轻蔑态度的查尔斯·巴克利(他曾狂喷火箭队总经理莫雷的数据篮球哲学为"纯属胡扯"),也不得不在TNT的直播节目中严肃且一丝不苟地朗诵电视屏幕中出现的"得分、篮板、命中率"。这从某个侧面清晰地阐明了如下真理:


其一,对数据分析嗤之以鼻的家伙有时候也会对两个球员的得分数目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谁表现得更好的结论;其二,业内人士总尝试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套数据衡量所有运动员,这套标准言简意赅,并且,那些捧着爆米花坐在电视机前大脑放空的球迷也能听懂;其三,对一支球队的经理而言,如果你只会使用一套数据来衡量球员,那么你将有可能错过一批瑰宝。


莫雷永远不会错过的麻省理工大学斯隆数据分析大会已经进行到了第九届,而这一次,他在大会上碰到了老朋友--已经退役的肖恩·巴蒂尔,这位当初被用鲁迪·盖伊换来(事实上)的贡献型球员是NBA近年来最能说明拥有"数据无法体现的作用"的人。其实,当一个球员在球场上的作用无法用当下的数据表现出来时,往往意味着数据亟需更新,或者,换套思路吧。


具体到巴蒂尔身上,在他来到火箭之前的那个赛季,他的场均数据是10.1分、5.3个篮板,这看上去普通到巴克利重返赛场或许都能打出来。传统数据在巴蒂尔身上已经失效了,实际上,考虑到他的效率值、在场和不在场时球队的正负值、真实命中率等,他的功能要远远大于"10 5"。如果SportVU的球员追踪技术--衡量球员在无球时的跑动、为队友挡拆或拉开空间、等待空位球等表现--能早发明个五年,巴蒂尔也许就从幕后站上前台了。


这和球员的打球风格类似,本赛季就有一个相当显眼的反例--安东尼·戴维斯。作为一个场均得分、篮板、盖帽都处于联盟前十的球员,也许能够说明他的确是个不世之材。连效率值这种"进阶级数据"都无法真实衡量他对球队的影响了,考虑到鹈鹕的战绩,浓眉哥那堪比巅峰时期的乔丹以及詹姆斯的效率值显示出了某些水分。不是说戴维斯不好,但他的确没有看上去的那样好,三年级的他任重道远。


如今,那些篮板数骇人却往往在抢篮板时不卡位的,以及场均得分很高却有相当多滥投的家伙很难再欺骗球队经理的眼睛。球场科技的发展和数据统计的进化让球员开始做一些传统数据上的牺牲,毕竟,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一个人无法夺取奥布莱恩杯。


放心,总有一天,所有的牺牲都会被打印成数字,总有适合你的一款数据指标被下一个莫雷发明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