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词话》二十三回【惜薪司挡住路儿柴众】俗语解

标签:
金瓶梅词话惜薪司挡住路儿柴众杂谈 |
二十三回西门庆与下人媳妇宋惠莲偷奸,西门庆想在后宅行事,老婆摇头说道:「后边惜薪司挡住路儿——柴众,咱不如还在五娘那,色丝子女。」
宋惠莲这一句毫无疑问是指后宅人多不方便,害怕暴露。但究竟如何解【柴众】的意思呢?
徐覆岭词典将【柴众】解释为谐音【钗众】,指后宅老婆多。这样的解释含义上没有相关性。其他版本的解释得不够到位。
其实【柴众】并不是谐音。这一句应是类似灯谜的解法,【柴】=>【木】=>【目】=>【眼】;【众】=>【多】。【柴众】即【木多】=>【目多】=>【眼多】之意。
惜薪司挡住路儿——柴众。即宋惠莲害怕众人眼多看到得意思。惜薪司有所属的木柴,木炭厂,堆积大量的木柴。因此惜薪司称为【木多】。
【惜薪司】是明代首创的,且只有京城才有,西门庆家的一个下人老婆嘴里能说出这样一句俗语,可见其地方特色应该属北京附近。《词话》中另有一处提到了【惜薪司】二十回李瓶儿道:「先在惜薪司掌厂,御前班直,后升广南镇守。」这些不可能是明代一个地方临清或者清河县城能够有的见识。只有京郊人嘴里能说出这样的俗语。因此无论《金瓶梅词话》笑笑生是何许人,他必定在京城及其周边长久深入细致的生活过,这些风土文化特色渗入到了他的血液之中。
另查到一篇惜薪司太监王瑀墓志铭。1959年,位于八大处附近的杏石口村拆迁,于该村之北出土了《明故惜薪司右司副王公墓志铭》。出土地点,除数株松树外,别无他物。这个墓志铭可以作为惜薪司的参考资料。
明故惜薪司右司副王公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奉议大夫、翰林院学士兼修国史、经筵官、藁城石珤撰。
中大夫、光禄寺卿、直文渊阁、莱阳周文通书。
赐进士出身、奉直大夫、吏部郎中、直内阁、巴渝蒋恭篆。
正德丙寅十一月二十五日,惜薪司右司副王公以疾卒于正寝。厥侄敬等殡敛如礼,将于十二月十六日,葬公于香山乡翠微山之原,近昔司礼监太监、赠褒善黄公之墓。盖公乃褒善之爱子也。先期具中书舍人王君珙,状求予文,以图不朽。予与君交谊有年,闻其才德之美久矣。乌可以不文辞哉?
按状公姓王,讳瑀,别号道贵,其先本顺天府东安县人。曾祖茂兴,祖斌,父福义。母马氏生公。自幼资质凝重,器宇不凡,众咸期以远大。及长,以俊秀被选入内庭。天顺八年,入送司礼监学业。公性聪明,精于其事,同辈推让之,遂为褒善公所喜。成化九年,奏改监工。十一年除长随。十七年升奉御,惜薪司外厂监工。惜薪司专理受柴炭之所,厥任匪轻。而外厂先为收贮,尤其要也。官此最难得人,公能廉慎有为,搜除故弊,凡收纳之际,务极其精大,为上下所敬服。弘治八年,升今右司副。公虑厂之房屋坍塌,遇阴雨柴炭多为腐坏,设法修葺,焕然一新,且周围筑以高垣,严于防守。厂前旧有沟桥倾圮,阻塞旁民。每被水患,公亦修治疏通之,今称便焉。
公生平持身正大,事君以忠,与人交有终始,尤厚同气。痛父母俱逝之早,待兄保嫂谷氏,久敬弗渝。抚育诸侄孙,俱底成立。侄男二:长即敬,尝输粟为义官;次安,以武功授锦衣卫中所戈戟司百户。孙男五:淳、濬、潽、淹、瀛。淳,习举子业。孙女二。公生于正统辛酉十二月二十七日,享年六十有六。既序而复系之以铭。
铭曰:王氏积德,久隐未通。迨公乃显,仕于禁中。累朝擢用,事君以忠。官不及德,才比位丰。正宜委任,溘焉以终。翠微之地,筑尔幽宫。勒铭贞石,垂休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