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瓶梅词话》的“金瓶梅序”和“廿公跋”的先后排序问题

标签:
金瓶梅词话杂谈明清小说文化金瓶梅序 |
《金瓶梅词话》共有两篇序和一篇跋。分别是《金瓶梅词话序》(署名欣欣子)《金瓶梅序》(署名弄珠客)《廿公跋》(署名廿公)。这里重点说【序】【跋】的次序是指《金瓶梅序》和《廿公跋》的次序。
初次接触《金瓶梅词话》的影印本时,发现这个本子中的序跋很奇怪。当时看到的是香港太平书局翻印的古佚本的盗印本(正版难买到且价格贵)。书首的《金瓶梅词话序》字体版式等等都与正文及目录很是协调一致。而后面的一套序跋的顺序是颠倒的。“廿公跋”在先“金瓶梅序”在后。实在令人费解。无论从字体还是版式判断这一套序跋应该是一体的。
下图金瓶梅序(东吴弄珠客署名)和廿公跋抄写字体来看,序跋同属一人抄写无疑。只不过序是楷书跋是行书而已。
几年前接触到了日本大安影印本《金瓶梅词话》,才知道大安本的序跋顺序是正确的。“金瓶梅序”之后是“廿公跋”。
进而对在我国介休发现的这套《金瓶梅词话》的序跋产生了更多的疑问。难道只是遥远的明代装订时的疏忽才造成了序跋的颠倒?
直到最近拿到了介休《金瓶梅词话》的照相,经过反复思考辨认才真相大白!
翻开介休本《金瓶梅词话》到《金瓶梅序》末页。仔细辨认其空白处,会发现一些墨迹。这些墨迹通常应是下一页的文字,经过长久的年月墨染所致。对照下一页的金瓶梅词话的词曰的字迹,完全是对不上的。
会不会是廿公跋留下的?!立即翻来仔细对照一看。果然不错。
下图可以看出,署名弄珠客的《金瓶梅序》末页的这些墨迹正是《廿公跋》首页字迹的镜像无疑。因此,介休发现的这套《金瓶梅词话》原本应该是和大安本一样:《金瓶梅序》在前《廿公跋》在其后。它们互为序跋,是一套。
http://s11/mw690/001Q9F7gzy7l0OKyUc2da&690
于是又有了一个疑问:那么介休的这个序跋颠倒究竟是谁?何时?何人所为?会不会是1932年发现初期古佚小说刊行会在复制照相时留下的失误(深刻怀疑,做了拆书铺开照相,过去人对古籍敢下很手。现在也一样。),不得而知。
于是又有了一个疑问:那么介休的这个序跋颠倒究竟是谁?何时?何人所为?会不会是1932年发现初期古佚小说刊行会在复制照相时留下的失误(深刻怀疑,做了拆书铺开照相,过去人对古籍敢下很手。现在也一样。),不得而知。
既然《廿公跋》的字迹印在了《金瓶梅序》的末页,无论如何起初的顺序应该是《金瓶梅词话序》《金瓶梅序》《廿公跋》。
这个存留多年的疑问终于解开了。有学者认为《廿公跋》和《金瓶梅词话序》是一人所为。看来也是无稽之谈了。
p.s.细节必需看原书,看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