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琼山(丘濬)《钟情丽集》和《金瓶梅词话》欣欣子序

标签:
金瓶梅词话丘琼山钟情丽集钟情 |
《金瓶梅词话》欣欣子序中提到:
吾尝观前代骚人,如卢景晖之〈剪灯新话〉、元微之之〈莺莺传〉、赵君弼之〈效颦集〉、罗贯中之〈水浒传〉、丘琼山之〈钟情丽集〉、卢梅湖之〈怀春雅集〉、周静轩之〈秉烛清谈〉,其后〈如意传〉、〈于湖记〉,其间语句文雅,读者往往不能畅怀,不至终篇而掩弃之矣。
吾尝观前代骚人,如卢景晖之〈剪灯新话〉、元微之之〈莺莺传〉、赵君弼之〈效颦集〉、罗贯中之〈水浒传〉、丘琼山之〈钟情丽集〉、卢梅湖之〈怀春雅集〉、周静轩之〈秉烛清谈〉,其后〈如意传〉、〈于湖记〉,其间语句文雅,读者往往不能畅怀,不至终篇而掩弃之矣。
欣欣子序明确指出《钟情丽集》是明代名家丘濬所作。现代一些人却对此提出质疑。这是因为现存的《钟情丽集》版本并没有标明作者。
然而经过细心考校和分析,可以找到丘琼山和《钟情丽集》之间相互联系的比较确凿的证据。
现存明万历刊《国色天香》收录的《钟情丽集》
从《明史》丘濬传的记载看,丘濬是琼山人。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琼山位于现在的海南岛。明代还有一位晚于丘濬的名人海瑞也是琼山人。
《钟情丽集》的故事地点就是在海南(琼州)。讲述广东琼州人氏辜辂和黎瑜娘恋情以及黎瑜娘被逼婚与另一富家符氏的故事。【尔有祖姑,适临高黎氏,乃子奉朝延命而为土官,即尔之表叔也。】男主人公辜辂的姑奶奶嫁了高黎氏,其子做了土官(疑似熟黎族首领,我国历代根据黎族的汉化程度等情况对海南黎族划分为生黎、熟黎)。这位土官的女儿就是黎瑜娘。辜黎二人是表亲。辜辂到表叔家探望并被表叔聘为家庭教师,就此寄居黎家,辜与黎瑜娘产生恋情。二人以大量诗词互表钟情。直至辜黎定下终身。而由于辜辂的丧父,家业凋落,以及两人近亲原因受阻难成婚姻。表叔决定退婚。并将黎瑜娘许配给富家符氏。黎瑜娘坚决不从。辜黎二人几经私奔公诉等等周折终成眷属。
根据《海南各姓氏来源及时间分布》分析辜、黎、符三个姓氏。
辜姓:迁琼始祖辜玑,福建莆田人,唐礼部尚书。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谪贬琼州任军民指挥,携带家眷落籍琼山。
黎姓:迁琼始祖黎中乐,福建莆田人,唐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后任琼州府琼管副使。生四男,三子黎信随父落籍琼州。
符姓:迁琼始祖符元生,河南宛邱(今淮阳)人,生于唐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任广东南雄太守,后选任中书令,授命渡琼抚黎有功敕万户候,落籍文昌。墓葬龙楼,碑刻“唐始祖参议中书符元生公墓”。
辜姓:迁琼始祖辜玑,福建莆田人,唐礼部尚书。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谪贬琼州任军民指挥,携带家眷落籍琼山。
黎姓:迁琼始祖黎中乐,福建莆田人,唐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后任琼州府琼管副使。生四男,三子黎信随父落籍琼州。
符姓:迁琼始祖符元生,河南宛邱(今淮阳)人,生于唐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任广东南雄太守,后选任中书令,授命渡琼抚黎有功敕万户候,落籍文昌。墓葬龙楼,碑刻“唐始祖参议中书符元生公墓”。
《钟情丽集》故事人物采用辜、黎、符三个姓氏,足见作者对海南的了解极为深入,非同一般,不然不可能采用这样的海南当地熟知外人不知的姓氏。
另一个《钟情丽集》的特点是故事中大量的诗词情书。它和丘琼山的诗词的风格非常一致。
丘濬是明代著名的文臣。他平生作诗几万首,口占信笔,不经持择,但缘手散去。诗词平易古朴。
丘濬是明代著名的文臣。他平生作诗几万首,口占信笔,不经持择,但缘手散去。诗词平易古朴。
丘濬的文集《琼台会稿》中的诗词文章与《钟情丽集》做比较。可以发现两者风格极为相似。最确凿的证据莫过于《钟情丽集》中辜辂作集古人诗句十首赠黎瑜娘,瑜娘回和【集古人诗句十首】
一
故園東望路漫漫,
泣血悲風翠黛殘;
去日漸多來日少,
別時容易見時難。
春蠶到死絲方盡,
滄海揚塵淚始幹。
無可奈何花落盡,
五更風雨五更寒。
泣血悲風翠黛殘;
去日漸多來日少,
別時容易見時難。
春蠶到死絲方盡,
滄海揚塵淚始幹。
無可奈何花落盡,
五更風雨五更寒。
二
玉容寂寞倚欄杆,
抱得秦箏不忍看。
桂樹參天煙漠漠,
月娥霜宿夜漫漫。
春花秋月何時了,
慕雨朝雲去不還。
正是消魂時候也,
金爐香燼漏聲殘。
抱得秦箏不忍看。
桂樹參天煙漠漠,
月娥霜宿夜漫漫。
春花秋月何時了,
慕雨朝雲去不還。
正是消魂時候也,
金爐香燼漏聲殘。
三
殘妝漏眼淚欄杆,
睹物傷情死一般。
三徑冷香迷曉月,
十分消瘦怯春寒。
黃花冷落不成豔,
青鳥殷勤為探著。
天若有情天亦老,
可憐辜負月團圓。
殘妝漏眼淚欄杆,
睹物傷情死一般。
三徑冷香迷曉月,
十分消瘦怯春寒。
黃花冷落不成豔,
青鳥殷勤為探著。
天若有情天亦老,
可憐辜負月團圓。
四
黃菊枝頭破曉霜,
此花不與俗人看。
車輪生角心猶轉,
蠟炬成灰淚始幹。
雲鬢懶梳愁折鳳,
曉妝羞對怕臨鸞。
故人信斷風箏線,
相望長吟淚一團。
此花不與俗人看。
車輪生角心猶轉,
蠟炬成灰淚始幹。
雲鬢懶梳愁折鳳,
曉妝羞對怕臨鸞。
故人信斷風箏線,
相望長吟淚一團。
五
暑往寒來春複秋,
故人別後阻山舟。
世間美事難雙得,
自古英雄不到頭。
豆蔻難消心上恨,
丁香空結雨中愁。
欲知此後相思處,
海色西風十二樓。
故人別後阻山舟。
世間美事難雙得,
自古英雄不到頭。
豆蔻難消心上恨,
丁香空結雨中愁。
欲知此後相思處,
海色西風十二樓。
六
百歲中來不自由,
同君身上屬誰憂。
金丹擬注千年貌,
仙鶴空成萬古愁。
豈有蛟龍曾失水,
敢教鸞鳳下妝樓。
兩身願托三生夢,
幾度高吟寄水流。
同君身上屬誰憂。
金丹擬注千年貌,
仙鶴空成萬古愁。
豈有蛟龍曾失水,
敢教鸞鳳下妝樓。
兩身願托三生夢,
幾度高吟寄水流。
七
枯木寒鴉幾夕陽,
自從別後減容光。
遙看地色連空色,
人道無方定有方。
披扇當年歎溫嶠,
此生何處問劉郎。
愁來欲唱相思曲,
只恐猿聞也斷腸。
自從別後減容光。
遙看地色連空色,
人道無方定有方。
披扇當年歎溫嶠,
此生何處問劉郎。
愁來欲唱相思曲,
只恐猿聞也斷腸。
八
天上人間兩渺茫,
天涯一望斷人腸。
多情不似無情好,
塵夢哪如鶴夢長。
滄海客歸珠送淚,
墜樓人去骨猶香。
人生自古誰無死,
烈烈轟轟做一場。
天涯一望斷人腸。
多情不似無情好,
塵夢哪如鶴夢長。
滄海客歸珠送淚,
墜樓人去骨猶香。
人生自古誰無死,
烈烈轟轟做一場。
九
天涯海角有窮時,
此恨綿綿無絕期。
明月清風如有待,
冷猿秋雁不勝悲。
曾聽弄玉人間曲,
只許高人個裏知。
寂寞日長誰問我,
每因風景寄君詩。
此恨綿綿無絕期。
明月清風如有待,
冷猿秋雁不勝悲。
曾聽弄玉人間曲,
只許高人個裏知。
寂寞日長誰問我,
每因風景寄君詩。
十
真成命薄久尋思,
獨立滄浪自詠詩。
粉面怕遭塵土浼,
此心惟有老天知。
詩成夜月人何在,
花落深宮雁亦悲。
今日春風亭上過,
寒猿晴鳥逐時啼。
獨立滄浪自詠詩。
粉面怕遭塵土浼,
此心惟有老天知。
詩成夜月人何在,
花落深宮雁亦悲。
今日春風亭上過,
寒猿晴鳥逐時啼。
《国色天香》卷之十第十二页
《琼台会稿》卷十二 悼亡 【五首】
其一
孟光舉案與眉齊
半臂初交又解擕
千里關山千里夢
一番風雨一番啼
每因舊事增新感
莫動哀吟易慘悽
自古佳人多薄命
幾多紅粉委黄泥
其二
芙蓉肌骨緑雲鬟
傷别傷春更萬端
去日漸多來日少
别時容易見時難
春蠶到死絲方盡
滄海揚塵淚始乾
無可奈何花落去
五更風雨五更寒
其三
一别容音兩渺茫
不堪端坐細思量
雲收雨散知何處
燕語鶯啼亦可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
我憐貞白重寒芳
愁來欲奏相思曲
只恐猿聞也斷腸
其四
雲想衣裳花想容
幾宵魂夢與君同
笙調恨譜參差度
錦疊空床委墜紅
千古怨魂銷不得
一川秋草恨無窮
狂風落盡深紅色
一片西飛一片東
其五
腸斷春風為玉簫
我心懸斾正揺搖
一痕心事難消遣
萬片香魂不可招
慘慘悽悽仍滴滴
霏霏拂拂又迢迢
砌成此恨無重數
縱得春風亦不消
明刊本《琼台会稿》卷十二 悼亡诗第三首
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中《钟情丽集》的第一第七首和《琼台会稿》悼亡诗的第二第三首几句几乎完全相同。虽然是集古诗句,不全是作者本人的独创,然而这些相同之处也足以证明,它们是出自同一作者。
另外《钟情丽集》故事中还有一些海南风物特产如黎瑜娘赠蜜酿槟榔给辜辂。
一日,生命侍僮佑哥问瑜娘取槟榔,遂以蜡纸封蜜酿者十颗馈生,并标书于其上曰:“进御之余,敬以五双奉兄,伏乞垂纳。”生但谓其有容色,不意其亦识字也,见之,大悦曰:“西厢之事,可得而谐矣。”乃制《西江月》一词,命佑哥持以谢云:
蜡纸重重包裹,
彩毫一一题封。
谓言已进大明宫,
特取余甜相奉。
口嚼槟榔味美,
心怀玉女情浓。
物虽有尽意无穷,
感德海深山重。
蜡纸重重包裹,
彩毫一一题封。
谓言已进大明宫,
特取余甜相奉。
口嚼槟榔味美,
心怀玉女情浓。
物虽有尽意无穷,
感德海深山重。
这些也都是与丘琼山的家乡相吻合的。
据《明史》等资料记载,丘琼山的早成长经历如下: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十一月初十,丘濬出生于琼山县府城镇下田村(今海口市琼山区府城红城湖路金花村 )。丘濬幼年失去父亲,母亲李氏教他读书,他看一遍就能背诵。六岁能作《五指山诗》出口成章
正统九年(1444年) ,考取广东乡试第一名。
正统十二年(1447年),赴京参加会试,不第。
景泰五年(1454年),举进士及第,廷试当为一甲及第,以策中颇触时讳,遂以貌寝为由改二甲第一,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结合《钟情丽集》中辜辂与瑜娘的忠贞爱情故事,也许能看到丘琼山少年读书时代的影子。
《琼台会稿》中收录的丘琼山孩提时期的一首五指参天诗,说明它当时的咏《琼台八景》诗已经刊刻,可惜不存。可见丘琼山少年时期的才气过人之处。
再看《钟情丽集》中另一人物微香的赞词,似乎正是对丘琼山的赞赏。
微香得此歌,以示其同伴,众口称夸,乃作手卷以赠生焉,名《双美》,请画图于其首。微香又摅妙思,作《并美序》一篇以冠其端,复继之以长歌一篇,以传好事者:
“琼南人物倾天下,才子佳人两无价。吴门越里何足数,蓬岛瑶池此其亚。画堂重重闭广寒,青马总白马跃金鞍,奇才美貌皆潘岳,腻体香肌尽弱兰,弱兰潘岳今何许,听说琼林莺凤侣,凤友鸾朋绝世无,一双两好真无比,天与风流年少郎,声名籍甚动炎荒,风流骥子麒麟种,绘句文章锦绣肠。生来洒落起尘俗,绣虎雕龙总入目,万卷诗书千首词,儒林声价佥推独。”
“琼南人物倾天下,才子佳人两无价。吴门越里何足数,蓬岛瑶池此其亚。画堂重重闭广寒,青马总白马跃金鞍,奇才美貌皆潘岳,腻体香肌尽弱兰,弱兰潘岳今何许,听说琼林莺凤侣,凤友鸾朋绝世无,一双两好真无比,天与风流年少郎,声名籍甚动炎荒,风流骥子麒麟种,绘句文章锦绣肠。生来洒落起尘俗,绣虎雕龙总入目,万卷诗书千首词,儒林声价佥推独。”
另一段故事交代:
生时名籍甚,郡邑感欲举生为痒生。生父爱子,不欲远涉利途,恐致离别之苦。然而众论纷纷,无时休息。
这也许正是丘濬幼年失去父亲(与故事中辜辂丧父类似),母亲李氏教他读书,最后名的真实写照。
总之,以上这些分析基本可以说明《钟情丽集》故事的作者是丘琼山(丘濬),故事的本源可能来自丘琼山的少年经历,或者作者早年的见闻。
《钟情丽集》之所以被《金瓶梅词话》序者欣欣子提及不仅仅因为它尽显才华的大量诗词,更在于丘琼山对于【钟情】的感悟和高度赞扬。
《金瓶梅词话》开场入话写到:
词曰:
丈夫只手把吴钩,欲斩万人头。如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
请看项籍并刘季,一怒使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杰都休!
此一只词儿,单说着情色二字,乃一体一用。故色绚于目,情感于心,情色相生,心目相视。亘古及今,仁人君子,弗能忘之。晋人云:情之所锺,正在我辈。如磁石吸铁,隔碍潜通。无情之物尚尔,何况为人,终日在情色中做活计者耶?
词曰:
这段金瓶梅入话虽是摘自《清平山堂话本》的《刎颈鸳鸯会》,但表达了《金瓶梅词话》作者对人的本性情色的的理解。
详细可以参看另一篇博客:
《钟情丽集》故事尾声辜辂所做《钟情赋》似乎正可以《金瓶梅词话》这段入话的注解。
心动为情,与生俱生。蕴之而为至中之德,发之而为至和之声。至微至妙,惟纯惟精。因乎万物之感,故有二者之名。叹夫人之所禀虽同,我之所钟独异。非忧惧之切心,匪爱恶之介意。杳杳焉莫究其由,茫茫焉莫窥其际。但见感乎物,应乎中,触于目,着于躬。乾旋坤转,吾情之无穷也;日往用来,吾情之交通也;春风和气,吾情之冲融也;骤雨浓去,吾情之朦胧也;泪之洒然,气之嘘然,吾情之所以如山如峰也。然一身之有限,而万状之无涯。既而乐之,乐忽变而哀,情之所钟,为何如哉!察其所由,源源而来。想其月明风清,寂无人声;兰启矣。情人止矣。尔乃一气潜消,两情不已;贯两玉而一串,洽两身而一体。【岁羽】【岁羽】焉,猗猗焉,不啻乎凤之和鸣、枝之连理也。虽文萧之绊彩鸾、三郎之幸妃子,天下钟情之乐,又岂加于此哉!至若子规声若秋闺夜雨,人既归兮,臂既解兮,尔乃恨结于心,愁塞於眉、嗟赤绳之缘薄,叹鳞雁之音稀,肃肃焉,切切焉,奚啻乎雁之失群鸾之分飞也。虽溺爱之荀情、多情之崔魄,天下钟情之苦,又岂有加于此哉!鸣呼!噫嘻!吾之与子交情之至,此於此矣!方跨粉墙,游洞房,待月明,窃仙香,赶云雨之幽会,期天地而长久,此情之钟于乐之一也。及其辞阆苑,归琼馆,赴佳期望穿眼念日月之流迈,伤春景之不返,此情之钟而为若之一也及至久别而相逢,久窒而复通,携琴以遂相如,举案以待梁鸿,此又情之钟而为若之一也。讵意事发入于公门,身居于囹圄,埋尤剑於狱中,分明镜于江浒,此又情之所钟而为苦之一也,情兮情兮,钟情立此当何如!乐极衰生,言既不虚;苦尽甘来,方岂我诬?悼往者之不可救,念来者之犹可图。望赵卿之返璧期合浦之珠还哲此心兮,生死不殊;誓此情兮,生死不逾;身虽异处,情非二途。卿其我乎?我其卿乎?钟情之赋,止于如斯,复何言之可言欤。乃从而歌之曰:乾坤易尽兮,情不可极。云雾可消兮,情难释江海可量兮,情难测。情之起,先天地无地无始。情之穹后天地无终。微此人兮,吾谁与同?微此情兮,吾何以终。
丘琼山的《钟情丽集》故事,可以称为琼州喜剧版【梁祝】、【孔雀东南飞】、【阿里郎】、【罗密欧朱丽叶】。其中诗词文章出类拔萃,可圈可点,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