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榆南路

(2022-03-31 15:21:15)


/蔡万破

 

在盐城生活了四年,读书、跑操之外,剩下的时间,都消磨在通榆南路了。

学校在郊区,四周散落着农田,以菜农为主。周末走在通榆南路上,不时有挑着蔬菜的农民超越我们,急匆匆去赶集。

像一个自然集镇,沿路两侧聚集了各式门店,有理发店、小吃店、杂货铺、五金门市部、供销社、菜场。附近还有一个船厂,是一家很大的单位,听说有几百号人,我一个同学毕业后就去了那里。造船的,当时想想就挺美,因为船与大海远方相连啊!

吃过晚饭,走出校门,徜徉在通榆南路上,暮色下的二路车驶过我们身旁。我们一帮学生,男的嬉嬉哈哈,旁若无人,大声说笑;女的则手拉着手,窃窃私语,天知道怎么会有那么多说不完的话!

通榆南路,是一条漂亮的路。宽阔,有人行道,路两旁植着浓绿的景观树。我和一个同学有时跑到附近船厂去,跟保卫的老大爷混熟了,翻看新来的报纸杂志,有时在厂区里转一圈,那里的环境实在优美,厂区整洁,长着许多我们叫不出来名字的花草树木。

周边的人家也很有意思,门口置一张小桌子,一家三四口人围坐着吃晚饭。听过饭的,在收拾好的桌子旁,常能看到一对夫妻对坐着下象棋,楚河汉界,你攻我守。感觉这里的民风很纯朴,不喜争斗,安居乐业。

理发店也是我们常去的地方,我们总习惯去固定的一家,店名忘了,只记得店主是一位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姑娘。坐着理发的,老老实实,挺规矩,因为剪子刀子拿在人家姑娘手上;倒是那些陪着来,或者还等待着理发的,他们和人家姑娘肆意开着玩笑,有叫姑娘姐姐的,一个劲夸姑娘好看,嫦娥下凡。还有的,厚着脸皮要人家的电话、住址,打听人家喜好的。一来二去,主要是太熟了,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姑娘也不生气,总是笑眯眯,有问必答。有时她低下头,露出一段洁白的后颈,说真的,在缎子般的黑发的衬托下,黑白分明,看得我们怦然心动!

以校门为界,向南,在通榆路的路东边,有几家小吃店,门面朝西,连排的,是我们一帮穷学生打牙祭的场所。走进去,不用招呼,掌勺的师傅一看到谁,就知道谁要吃什么面,“干拌来了,外加荷包蛋一只。”偶尔我们也切一份猪头肉,算加餐,十几块,切得厚薄不一,堆在盘子里面,每人分上三五片,吃得满嘴流油,喷香,胃里暖洋洋的,那叫一个开心!大伙都是笑着与老板打着招呼,走出店门的。

通榆路上的风,总是很轻柔,很和煦。沐着月光,吹着晚风,我们经过肉联厂,从长风演剧院归来了。今天,班长用班费购了电影票,集体看电影。至于看的什么,我想隔着这么多年,大家早已忘记了细节。但那份走着去与走着回来的兴奋是无法忘怀的。七八里的路程,还消化不了我们胸中的喜悦,到了宿舍,大家接着谈,在冲澡间,继续着同样的话题。躺在铺上,还在议论电影中的桥段,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以前对他们今后美好生活的无尽遐想。

静谧的校园,深夜只有操场上的电灯睁着眼睛,不过目光也已经倦怠了,它们发现不了树林中,草丛中的那一对身影。抑或它们故意为之,体谅年轻人的处境,“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吧!

通榆南路,承载着我们四年的欢笑,也承载各自的苦涩。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涩吧,就像每个人的路都要靠自己走出来的。譬如我,与通榆南路结识之前,一直呆在一个偏僻的村庄里,没有过寄宿生活的经历,从未离开过父母独自生活,农村的田园生活铸就了我的沉默与不切实际的浪漫,为人不善交际,这在四年的校园生活中,简直是一个短板,加之除了学习,爱读书,几无特长,给社交带来了障碍,导致心理卑微,有一段时期把自己封闭在文字中,而后才慢慢走出来。

坐二路车,去过吴佑镇,看过便仓的枯枝牡丹;也去市区,走街穿巷,见识城市的喧闹与繁华;也有遗憾,在校四年,未见过丹顶鹤、麋鹿和滩涂,不过工作以后补上了这堂课。

通榆南路肯定看见了,只是它没有说,深藏在心里。它通过一条大河,通过周边的事物,一草一木,一言一语,默默地,温情地,感化着我。

十七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那么多的十七岁,从四方出发,聚集在盐城这个安静地郊区,依偎在通榆南路的怀抱中,寒来暑往,朝夕相处,结下了深情厚谊。

清晨的广播,朝阳从村庄中升起,杂树生烟,草坪含露,通榆南路又迎来了一拨师生,恍若当年的我们,朝气蓬勃着一颗蠢蠢欲动的心!二路公交车停在校门口,通榆南路将载着这一群年轻的身影,一如当年的我们,又回来了,寻找青春与知识的殿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