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玩中学,学中玩

(2018-05-31 16:31:37)
分类: 重回二年级

——《角的认识》教学反思

角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认识角是以后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认识角,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实践与操作的活动过程中自主构建角的概念,逐步加深对角的认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1、初步感知

游戏猜图形引入新课,利用这一情境,引出新课内容-角的学习,然后展示出几张图片,观察里面有没有角?角在哪里?指一指。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找生活中的角。接着问,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孩子说。然后进行摸角游戏,出示要求,先示范给他们看,然后学生自己摸,再问摸的时候什么感觉,体会“尖尖的”“直直的”。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为认识角的特点做铺垫

2、抽象出角

把三角尺上的角请到黑板上来,画下来,指出:我们刚才找到了这些角的特点,数学上规定尖尖的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2条直直的边叫做角的2条边在学生基本已经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体会到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我及时设计“判断”练习,通过辩认与说理,再次加深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通过多种方式的参与体验,引导学生深化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学生由感知建立完整表象的过程;画角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

3、创造角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课上提供给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小棒、吸管、纸片、钉子板等,学生可以借助这些材料通过合作交流做出角,从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生活化。交流时,有的学生用一种材料不止做出了一个角,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层次的展示天地,也看到了孩子们多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

4、活动角

出示两个一样大的角,只不过是这两个角的边长度不一样。(一个角的两边短,另一个角的两面边长)请学生猜测哪个大?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刚刚同学的想法:活动角的边张开,角发生了什么变化?边合拢,角又有什么变化?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的长短有什么关系?”学生们忙起来了不一会儿,许多学生就把手举得高高的。

有的说:两条边张开,角变大。有的说:两条边合拢,角变小。也有的说:我用的是同一个活动角,这个活动角的两边长短不变,角却会随着两边张开度的大小而改变。我断定: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这时,班上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点点头表示同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