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三年级 |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其实就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通过教学,一方面自然是让学生能进行的正确的计算,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本课主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看图等直观入手,通过直观的观察,让学生抽象出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方法。
1、复习导入
分类: 三年级 |
在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就要教学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得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反而越小”的规律。在教学中,我借助学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观认识到抽象出结论,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发现新知,掌握新知。
1.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第一环节导入:出示比较110
分类: 三年级 |
——《折扣问题》听后思
沈老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体现创新”和“关注生活,注重实效”的教学理念。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身处问题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能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1.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分类: 三年级 |
——《9加几》听后思
9加几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明白“凑十”的重要性。陆老师在教学中,通过摆小棒这个操作,
分类: 三年级 |
——家访后记
俗话说“沟通是架起友谊的桥梁”。家访即是一种沟通,是孩子、家长、教师三者之间面对面的一次坦诚的交流,是架起孩子和教师、家长和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和谐的桥梁。
为了响应学校“百名教师访千家”的活动,12月4日放学后,我跟搭班沈老师冒雨前去家访。到了学生的那个小区,电话打去,家长让王同学在楼下等我们,我们跟着王同学去他们家。一进门,我看到孩子在茶几上做作业,我就问家长,他没有书桌吗?家长告诉我,孩子想要书桌的,但是家长以此作为条件,让孩子考试得优秀才给买。但是最近几次测验,
分类: 三年级 |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听后思
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对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新旧知识,形成冲突
课始,
分类: 三年级 |
——《7的乘法口诀》听后思
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就教材而言,简单地处理成找规律,编口诀,背口诀的机械记忆的模式显得很枯燥。本节课主要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自主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
分类: 三年级 |
1.
2.检查小
分类: 三年级 |
——《平移与旋转》听后思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在空间变化其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式,了解图形的运动,有利于认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有益于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王老师在整节课上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通过大量的体验体会两种运动方
分类: 三年级 |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与笔算的思路以及算法是一致的。都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得到商的十位上的数;再把被除数十位上的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得到商的个位上的数。
教学练习七第7题口算比较容易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笔算,掌握了除的顺序。出示题组,学生独立口算,再问他们你是怎么算的?学生对比上下两题就知道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只要在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再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加起来就可以了。如,20÷2和26÷2。先口算20÷2,想2个十除以2是10;再口算26÷2,在计算20除以2得10以后,还要继续算6除以2得3,10和3合起来是13。比较同组两道题,它们都要计算20除以2得10,前一题就算完了,后一题没有算完,还要继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