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小结的作用

(2017-10-27 13:11:47)
分类: 重回二年级

课堂小结是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忽视的环节,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最后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的行为方式,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整节课沈老师设计了3个情境,条理清楚、层层深入,过渡自然,逐步渗透了代数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感。特别是3次小结,更加明确了每一环节所要解决的任务,帮助学生加以梳理,辨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1. 1次小结

在导入环节,老师出示字母ab,问学生在数学上哪里见过?从而帮助学生回顾运算律中用字母表示了数,这里的数是哪些数?使学生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整数、小数,此时老师又进行了第一次小结:在这里,字母a和字母b可以表示任意数。引出了课题。

这里的小结是新旧知识的衔接,它是一个新的起点,意味着学习将进入另一个阶段,应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适时“扩大战果”,巩固提升知识。

2. 2次小结

教学例1时,学生在情境中说出了“摆a个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是ax3”后,老师追问:在这里,什么是可以变的,什么是不变的?使学生明白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了小棒的根数,也表示了两者间的数量关系。老师进行了第2次小结:a表示的是自然数,是小棒根数;ax3不仅可以表示小棒根数,还能表示小棒根数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个数和小棒根数是可以变化的,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变的。

这里的小结,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使知识清晰明确起来,辨析了与常数的区别和联系,突出了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

3.第3次小结

教学例2时,学生回答出剩下的千米数,思考:这里的b可以表示哪些数?让学生体会字母b表示小于或等于280的数,可能是整数,还可能是小数。这里的字母b所表示的数,数域比上面的字母a宽些(上面的只是自然数),而数的大小不能超过280。老师再次小结:当我们知道b表示的是多少时候,我们可以计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有时候字母表示是有一定的范围的。

这里的小结是进行补充,是知识的完整,使学生明白字母表示的数要结合具体情境来理解,不是什么数都可以的,是有范围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指导到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