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答”是什么意思?
(2014-09-19 13:35:14)| 标签: 育儿 | 分类: 曲径通幽 | 
在练习一的第10、11两题的后面出现了一个括号写着“口答”两个字,而且是红色的。学生的理解是只要口答回答,不需要写算式,所以看到这题他们就问:老师是不是不用写算式?我说:要的。他们就有意见:明明写着“口答”。于是我跟他们解释:这里的“口答”其实就是要求大家不用精确计算,是要估算。学生这才明白。然后我强调以后看到这样的“口答”就是要大家估算就可以了。
估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算法,有些实际问题不需要精确的得数,只要得出“大约多少”就够了。那么为什么这里强调“口答”呢?因为大多数学生能够在头脑里估算,但不善于把想法写出来。如果一定要他们书面表达估算步骤与方法,就加大了估算的难度,这也是造成学生不愿意估算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估算的作用又很大,所以为了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只要他们会思考、会估计,暂时降低书写的要求。像这类题目只要安排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思考,估算就得到了很好的练习。
比如第7题有3种火车票,价格分别是每张198元、312元、405元。买3张同样的火车票,付出1000元。问题是“买了哪一种火车票?”这道题涉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通过估算,首先排除每张405元的火车票。因为405接近400,且大于400,400×3=1200,买3张这种火车票的钱超过1000元。然后通过估算排除每张198元的火车票,因为198接近且小于200,200×3=600,买3张这种火车票不需要付1000元。最后通过估算确认每张312元的火车票,由于312接近且稍大于300,300×3=900,买3张这样的火车票的钱接近1000元。
显然,不要学生写出估算的过程,他们会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如果要他们写出估算的方法,那么学生就会觉得难,就不想用估算来解决问题,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