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生活似乎总是阶段性的交替,一段繁忙的时间,一段休闲的日子,一段大踏步向前的节奏,一段贪图安逸的享乐。紧紧松松,起起伏伏,随着外在和内心变换,也让人总是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至于厌烦。之前看韩剧,一部接着一部,过了阵连自己都嫌弃的日子,虚度了光阴。近期生活算是重回正轨,博客也开始以不紧不慢的速度更新,不满足于现状的我给自己订了个新目标,接下来又要度过半年忙忙碌碌的时光了。其实我不算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志向也从来与远大挨不上边,只是阶段性的给自己定些通过努力可以达成但也不至于太过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对人生也就是个交代了。
昨日晚饭后,爸爸洗碗,我在一旁择鸡毛菜。突然就没来由的叹了口气,同爸爸说,真是抱歉,你的女儿做什么都离优秀很远,总想着目光短浅过自己的安稳日子。读了十六年浑浑噩噩的书,然后工作、健身、烘焙、家庭构成了我活着的全部,每一样都未尽全力,每一样都做不到极致,每一样都成为不了让父母值得骄傲的资本。记不清当时爸爸如何回应,也或许他根本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这样突然的领悟让我的情绪有了短暂的哀伤,有一种被真实的现实刺痛的泄气。好在这样的时间持续的并不长,负面情绪很快就被贪图安逸享受的劣根性所掩盖掉了。
看书学习,偶尔遇到不懂的地方,觉得自己到了这把年纪还要学学学,不禁心生抱怨。中午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以9-14公里的速度交替一个小时,立刻,对比的幸福感就出来了。下午再看书的时候,问自己是愿意跑步机上筋疲力竭不停歇的疯跑一小时,还是坐电脑前定定心心的看一小时老师的视频,期间还能喝口小茶,结论明知故问。
清明,然后是谷雨,再来就是立夏。节气反映的是季节、物候现象、气象变化,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于我而言,节气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自然离得很远,但各个节气所体现出的饮食风俗却被我实施的相当透彻。可不,刚吃完清明节的团子,眼见着距离立夏还有段时间,蚕豆咸鸭蛋酒酿饼,这被苏州人称为“立夏三宝”的代表性食物,已经被我惦记上了。
去年自己做过酒酿,还特意为此买了高大上的小熊全能机,做出来的酒酿也是相当成功的,还靠此发酵蒸了酒酿馒头,可惜就是绝无仅有的那么一次。今年家里有了发酵箱,小熊就被抛弃的远远的了,面团的发酵、酸奶的制作、酒酿的熟成,靠的都是它。

酒酿的制作毫无难度,选好了酒药,蒸好了糯米,控制好了时间和温度,没有失败的道理,完全够不成发一篇博客的分量。只是有时,是因为做了什么东西而发博文,而有时,是因为想发博文了必须挖空心思的找个能发的东西,酒酿,就是这篇的引子了。
过程图没有,就最后在昏暗灯光背景下的成品照两张。详细步骤可参照去年这篇上半部分的制作过程。
800克糯米淘洗干净浸泡四五个小时,蒸锅垫不粘布,将糯米蒸熟,以刚熟稍硬的状态为宜。冷却至中心温度30摄氏度左右,倒入400克的冷开水,加入七八克碾碎的酒药拌匀,发酵箱设置32摄氏度,发酵30-40个小时,时间随状态调整。制作完成后,取出冰箱冷藏,随吃随取。
方法大同小异,与去年略有区别,但结果是殊途同归的。只记得,容器确保无油无生水,蒸熟的糯米不能太过软烂,用安琪的甜酒曲和用我们苏州本地的块状酒药,处理手法也要调整。
晚上9点,已是我上床睡觉的时间。惦记着发酵箱里那一大缸的酒酿,披了睡衣跑上楼。果然到了最佳完成状态,之前在糯米中心挖的小洞里也涌出了清澈的米酒。



用勺子挖了一小碗和妈妈分享,米香酒甜,带着家的温度。赶紧的,给楼下的邻居兼忘年挚友打了个电话,就赤脚穿着拖鞋兴冲冲的去送酒酿了。食物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吃,分享的快乐有过之而无不及。

拿一把干净的勺子,直接抱着整个容器下楼,舀了小一半在姐姐事先准备好的玻璃乐扣里,得到了一个不太明显但自然的毫无扭捏矫情的拥抱。这一晚,岂会睡不安稳!
本打算拿这酒酿做些后续食物的,酒酿饼嫌麻烦的话,至少弄个酒酿小圆子。不想被我这样早一勺晚一勺的,挖着挖着就见了底。也好,算是给酒酿的再次制作打下伏笔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