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异常潮热,十一月下旬,中午大太阳底下,居然能有20摄氏度。清晨在城墙走,天空也是灰蒙蒙的,不远处的南环高楼也是模模糊糊,雾霾卷土重来。
凡事都不能太过,一方走到极端,也就意味着势力快到头了。可不嘛,今天下午苏州气象台发布了大风警报,明后天的温度也开始三级跳的下降了。
周末,雨一直下,气氛也不算融洽。不想具体说些什么,只能叹一句世事无常,活着的人哪怕呼吸一口被污染的空气也值得要好好珍惜。在这样的阴雨天,人也乏力的只想就这么窝在沙发里。晚餐有芥汁素鲍鱼、百叶结烧肉,还少了个主食,被惦记着的葱抓饼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这饼类似于台湾手抓饼,苏州满大街的早餐车上都有,一个饼铁板上煎熟,中间打入一个鸡蛋,条件好的兄弟再加根香肠什么的,约摸三四块钱的样子,配着豆浆,也算是份不错的早点了。类似的半成品淘宝上也有,如果数量达到一百个,合下来才1元一个。认识的朋友们常常一同购买,每人分几十个备在冰箱里,说是好吃方便。但是我不买,原因,不买的人懂,买的人,其实也懂。
我做的葱抓饼,来源于《阿芳的三杯面粉72变》,操作性很强的一本中点书。
原料:A
中筋面粉190克,温水120克
B
中筋面粉38克,液体油30毫升,猪油1.5大匙
C
葱花、盐适量
原方为上述配方的两倍,我减了量,也将计量单位由杯换成了克,以上的量可以做三个饼。
做法:原料A揉成光滑的面团,外表略拍油,盖起来静置30分钟。材料B拌匀成软质油酥。

将醒好的面团搓长,擀成长条状,抹上油酥,撒上盐及葱花,顺长卷起成条。以刀切开3-4个刀口,拿起面团两端慢慢拉长,全部完成后,将每份面卷盘成塔状,静置5分钟。

两张保鲜膜中夹一球面塔,擀成约18厘米直径、厚0.5厘米的圆饼,即葱抓饼的生坯。

做好的饼坯可包好直接冷冻保存,食用时无需解冻,直接热锅煎至两面金黄香酥。

若要呈现丝状的感觉,起锅前用手辅助锅铲将饼推松轻拍即可。

起锅盛盘里,搭配着小菜和葡萄酒,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书上要求用少许油煎饼,我省略了,因为油酥里的油已足够。
这个饼煎透了会很脆,适合手撕着吃,类似下午茶点心。如果煎的嫩一点,就适合加个鸡蛋什么的当正餐。
葱味、猪油香,很好吃。


今日的帖子发的实在累。心情本来就不轻松,没想到连网络也来凑热闹,上传一张照片都跟便秘一样。罢了,歇手睡觉去了。如果相信天气预报,我应该见不到明日太阳升起,好在天还会亮,有明天就有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