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刚开始烘焙的时候,饼干、蛋糕、面包,做个不停,总觉得西点比起中点来,无论品相还是味道,都要来的精致的多。其实,我们老祖宗的吃食也是相当讲究的,特别是随着一些台湾的中式点心流传风靡,凤梨酥、绿豆凸、太阳饼、麻糬,好吃的数也数不尽。
又是凌晨,又是五个小时的深度睡眠后醒来,再无入睡的可能。本想着恶劣些乱打几通电话,把熟睡的朋友们都一一吵醒,最终还是不忍心。罢了,与其惊扰,不如起来做些小点心,造福大家更好。
几乎没有迟疑,就想到做抹茶酥了,这个我烘焙六年,却从未做过的中式小点。
烘焙之初不做,是因为觉得太难。但再后来也不做,那是因为要熬猪油,我不乐意干。这次凑着中秋做苏式月饼的趟,熬了好些猪油,一定要试一次啦。
因为先前没想着要拍照,所以直到包好油酥的时候,才用相机记录些许过程。
面团配方和上一篇的苏式五仁是一样的,只是水量略做调整,做起来更容易了。
材料(20个量):油皮:中粉153克、细砂糖16克、水70克、猪油26克。
油酥:低粉120克、抹茶粉6克、猪油63克。
揉好的油皮油酥醒30分钟,各自分成10等份。油皮包油酥,擀成椭圆,卷起,醒15分钟。
期间准备馅。因为是临时起意,就用了京日的细豆沙,我混合了烤的香香的松仁和切细的红枣肉。馅料总量400克,即每个面团23克、馅料20克。
这个比例可以自行调整,我因为害怕市售豆沙太甜,吃起来会腻,所以馅并不是放很多。
将卷起醒好的面皮一切为二,切口朝上压扁擀圆,翻过来包起馅料,虎口式。

第一个对半切的时候,我就用了面团切割刀,结果发现切口的层次没有了,勉强包起,第二个开始就用利刀来切,大家做的时候也要注意哟。
看左边的这个,就是面团切割刀切出来的,是不是没有层次了?

烤箱预热后,中下层180度烤22分钟。中下层的目的是避免抹茶酥过度上色,影响卖相,也可适当调低温度延长烤制时间来调整。
抹茶酥烤好的时候,天已渐亮。在露台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眺望着远处的操场,再加上眼前这一抹清香的绿,一扫最近的烦躁。做食物,同样能让人心境舒畅。

一个个包装起来,送去给朋友们。

在小小粉嘟嘟那里买了些中式点心的包装盒,是不是一下子为朴素的点心增色不少?


告别抹茶酥,来说说最近因中秋节临近而大热的月饼。
市售的月饼我一向不太吃,除了偶尔喜欢的咖啡冰淇淋月饼。
可是,同事小姑娘今年送了一个个大大的月饼给我,是家人刚从香港带回的,我对此表示毫无抵抗力。
苏式月饼,和脸盆那么大一个的我都见过吃过,可是这一斤一个的广式月饼,还真头一回见。外加之前就吃过美心的燕窝月饼,记忆中一直觉得好吃,所以这一个月饼里就包含6个咸蛋黄的六皇明月,自然不忍错过。
小姑娘给我的时候就说,这个月饼要不要给你很纠结啊。因为知道热量很高,又因为知道我好少吃高热量的食物,可是她自己又真的很喜欢吃,所以想让我也尝尝。
听着太让人感动了。总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她已经想到了己所欲勿滥施于人这个更高层次了。简单一句话,比送月饼本身更让人受用。
其实,和家人一同分享这个大月饼,热量完全属于可控范围啦。
来瞧瞧,包装一样很漂亮。


打开,非常油润,美心完全香港制造,无论卖相和口味,都值得称赞。

对半切开,大大的蛋黄呈现出来。其实再对半切,真的每个切面都有很多蛋黄啦,咸蛋黄控们一定无法拒绝这样的美味。
尝了一块,蛋黄湿润微咸,搭配细腻的莲蓉,恰到好处。其实说自己做的月饼比外头的好吃多少,总会有些自制者和品尝者的感情因素在里面,充其量自制月饼的糖粉更能控制一些。这个美心月饼已经足够好吃,丝毫不差自己做的。
今天早餐吃的真是满足,一小碗新鲜的鸡头米,八分之一的莲蓉蛋黄月饼,半个抹茶酥,都是我爱的。偶尔放肆一次,换来一天的好心情,我觉得值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