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往事(105)咸菜
(2018-05-10 12:52:23)京东往事(105) 咸菜
儿时家家都有缸,水缸、面缸,渴的时候用半个葫芦做的水瓢舀起水缸里的水就喝,虽然是生水可也没拉肚子;面缸里的粮食长虫子了,箩一箩照吃不误。生活虽然不讲究,身体也都杠杠的。现在体重有些超标,面对先生每晚做的丰盛菜肴,真不想多吃。试想,这要是放在三四十年前,我不知道自己当初会流下多少口水呢!
小时候的生活确实清贫,而家家户户多是如此。尤其到了冬天,北方单一的大白菜、萝卜,再遇到一个不善烹饪的母亲,生活的单调可想而知。有的时候,甚至连青菜都是奢侈的,往往就是一个馒头或者一块贴饼子就着一块老咸菜就是一顿饭。
我至今都不会忘记我慈眉善目的姥姥。她家有一个半大的缸,这个缸总是有腌制的咸菜---大芥菜圪垯。因为路南路北住着,家里有好吃的父母总会打发我给姥姥家端过去一些,而餐具还回来的时候也总会有一些吃的,姥姥实在没得给了,还会捞上一些咸菜让我带回来。
一般刚腌制的芥菜头发白,陈年的就是黑红色。为了保证咸菜不坏,里边腌咸菜的汤不坏,每年夏天的时候姥姥还会把把腌咸菜的老汤取出来重新加热,即便这样,有的时候我还会看到咸菜缸里会浮着一层白膜,而当年大人们去掉白膜取出咸菜照样食用,完全没有保质期的概念。
可能是小时候咸菜吃多了的缘故,到现在我也并不爱吃这种芥菜圪垯,不过后来家里把芥菜圪垯进行了二次加工,这咸菜就好吃了许多。不过我的这些讲究在农村的亲戚们眼里其实就是“事儿妈”,或者说是受了我奶奶的影响的属于“穷讲究”范畴。
老芥菜圪垯好吃的第一个窍门就是蒸熟,生芥菜变成了熟芥菜头,然后切成碎丁,夹在馒头里,味道就不一样了。第二种吃法就是把芥菜头、香菜、青辣椒都切成碎丁拌在一起,就成了著名的“老虎菜”,吃起来又咸又辣,非常下饭。第三种吃法就是把芥菜头切成碎丁或者细丝和大葱、干辣椒炒熟。第四种吃法就是用熟芥菜头做成老虎菜。其实,说来说去做法差不多,但改良以后的老咸菜吃起来就像模像样,比起一口咸菜一口馒头的生活质量就好多了。
家里条件慢慢好了,可咸菜依旧是老北京人离不开的小菜。京城有两家专门卖咸菜的老字号“六必居”和“天源”,咸菜的味道还是挺好吃的,尤其是辣咸菜丝里还有芝麻,经常咸菜到家已经少了三分之一。
现如今可是想吃啥就有啥,原来最不喜欢的咸菜居然日子长了也思念起来。只是姥姥已经离去近三十年了,本不善于做饭的母亲,有的时候也能腌雪里蕻等咸菜,有的时候雪里蕻炒黄豆也会让我带上满满的一盒拿回家。从前那个“窝头就咸菜”的苦日子远去了,而咸菜也变成了我们沉甸甸的饮食文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