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老地名(1)亮马河
老北京城的东直门往东进入朝阳境内就陆续出现这样一些地名,西坝河、亮马河、燕莎桥……
我们单位接收义务教育的服务片区就明显写着这样一句话“亮马河以南……”可见亮马河和我的关系十分密切。这里为什么叫“亮马河”呢?我了解的故事是这样的:
北京东直门外有一条小河,相传早年间来京客商的马车队在进城之前,都要在这条小河里给马匹洗涮,冲掉一路的征尘,洗完马后,便将马拴在河边的大柳树上,等把马身上的水渍晾干了,再进城,以图吉利,于是就将这条河称为“晾马河”,这个晾是晾晒的晾,后来,大家读了谐音,成为“亮马河”,改为明亮的亮了。也有人认为历史上的亮马河一带水源充足,牧草丰盛,明永乐年间皇家的御马苑就设在这里,于是将临近的河流称为牧马河,又因牧马在皇家使用前要清洗和晾晒干净,所以又将这条河称为晾马河,还是晾晒的晾,后谐音为亮马河。
清朝时在河上修建了一座汉白玉石桥,称亮马桥,名字自然是因河而起。那这条河全长9.3公里,起自东直门外小街,以暗沟与东北护城河连通,向东北流经酒仙桥,在西坝村东入坝河。桥东北面的两个村子称为亮马桥村和小亮马桥村。而今,当年的小石桥早已没了踪迹,在亮马河上建起了一座大型立交桥,最初称亮马新桥,后因表彰为建桥出资捐助的企业而称燕莎桥。亮马桥地区紧临CBD商圈,高楼大厦林立,已成为北京东三环的黄金地段。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亮马河燕莎桥的两边建了很多高档酒店,长城饭店、昆仑饭店、凯宾斯基饭店等等,索性有一家饭店直接起名“亮马河大厦”,这也算给这个具有传统文化的地标留存了时代的记忆。
时至今日,亮马河依旧存在,我总能在朋友圈里看到好朋友们在上下班的途中拍摄的亮马河的各种景色。夏天这里是垂钓者的乐园,冬天这里是免费的冰场,旁边不是使馆就是外交人员公寓,水面上还会映着蓝天白云和渔阳大厦的倒影。也许这些景色在偌大的京城不足为奇,但我一直认为北京的水资源太匮乏,这条小河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期盼,这应该算是智者之乐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