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往事(93)煮蜜枣
(2017-12-05 09:03:25)京东往事(93)煮蜜枣
又到了冬天,看到街上瑟瑟发抖的打工一族有些心疼。可突然想起,自己当年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自己都很难想象,当年是怎么熬过这漫漫的寒冬。
想起了满街飘香的烤白薯,想起了排着长队的糖炒栗子,想起了相声中的卖布头,想起了热腾腾的馄饨摊…… 终于忍俊不禁,周日专程从四环外开车到二环内,买了三包糖炒栗子和转炉瓜子,与其说嘴馋不如说精神上想吃这一口,想怀念一段过往的时光。
北京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当年,家里并不富裕,每家做饭无论冬夏都要用煤炉,我最喜欢冬天围着煤炉烤火,或者指责父亲又招呼了一群狐朋狗友在家涮羊肉,尤其是对于不吃羊肉的我还要买羊肉片,烧炭生火锅,事后还要清洗漂着一层浮油的餐具,然后就是噘着嘴不停地嘟嘟囔囔发泄不满。不管我怎么表现,父亲总会迷迷瞪瞪地说着对我的各种溢美之词。上了年纪,终于体会到父亲当时的心境,也经常在享受美味佳肴之际,喝上三杯两盏,然后似醉非醉地问别人“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要说精致的生活,奶奶绝对是清末满人的遗风,即便穷,也是十分讲究的,这些我都亲自感受。就说北京的冬天,真没啥可吃的,正餐主食也就那几样,零食甜点更是奢侈之物,可奶奶总能有办法让生活有滋有味。我是家里最挑食的人,小时候不吃的东西更多,每年春节前后在奶奶家住上一段时间,奶奶几乎每隔两三天就带我去一趟菜市场或者百货公司,绝大多数时间里,奶奶就变着花样的给我做好吃的。冬天的炉火除了取暖、烧水、做饭外还有很多炉火空闲的时候,奶奶就给我煮蜜枣。
奶奶煮蜜枣的方法跟现在网上介绍的一点都不一样。一定是选择金丝小枣,认真清洗后要放上充足的水后来是不能添水的,得有半锅,然后就是放在火上煮。开始的时候,锅里会陆续出现一些浮沫子,就用小勺一点一点篦出来,等到浮沫子都没有了还是照常闷煮,我们可以看到晒干的金丝小枣加水煮后变得饱满,就像老太太脸上的褶子舒展开来一样,然后就是锅里的水不断地被蒸发被吸收,等到水快干的时候,枣子里的水分有二次被外力逼出来,枣子又开始收缩,可水分被逐渐榨干的过程中小枣里的糖分也出来了,所以小枣就被糖黏裹着,蜜枣就做好了。
我家自制的金丝蜜枣首先是没有人为加糖,所以不会感觉齁甜,更不会因为添加了别的东西改变金丝小枣的本来味道,所以这道甜点对于生性挑剔饮食的我是最爱的小吃之一。当年生活饮食偏清淡,所以大家根本不用顾及糖尿病等,所以每隔一天父亲到奶奶家来看望我的时候也会就着小酒吃上几口蜜枣。等奶奶去世以后的寒假,我也曾如法炮制过几次这样的蜜枣,每一次都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很多人都不知道做法,总是怀疑我往里边放糖了,其实真没有,方法也是极其简单,只不过是略费些时间罢了。
和我家自制蜜枣不一样的还有一种伊拉克蜜枣,其实这是一种蜜饯类的椰枣。当年父亲单位下边有一个蜜饯果脯厂,有一年父亲拿回家好多伊拉克蜜枣,甜甜的硬硬的,可能是拿回来的太多了,我吃了这一季以后可能是吃伤了,今后再也没有向往过伊拉克蜜枣的滋味,蜜饯果脯也不爱吃了。好在上世纪八十年末这个果脯厂的厂址被盖成了职工家属楼,我家也分得了一套单元房。曾经作为郊区的二环外,如今已经是城市中心的繁华胜地,能够亲自目睹见证北京城四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已经实属难得。
当下的时代是紧张而忙碌的,早就没有时间在悠然地煮上一碟蜜枣细细品味生活的味道,但我始终没有忘却对极致生活的追求,也许这就是藏在我骨子里的生活品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