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东往事(87)秋冬水果

(2017-10-17 10:18:29)

京东往事(87)秋冬水果

   眼瞅着就要入冬了,食堂今儿早上的水果是每人一个桔子和一个柿子,看着这两个水果摆在办公桌上,我的脑海中又浮现起自己童年的记忆。

   我的童年在北京东郊的朝阳区度过的,每到秋后,家里有几样东西是必买的,一是二表舅每年固定给我家买上100斤当年的新米,二是家里要囤积几十颗大白菜,三是父亲肯定会拉回一车门头沟的无烟硬煤,四是家里肯定会存上两筐水果,一筐是苹果,另一筐是鸭梨或者雪梨。

   装苹果和梨的大筐都是柳条编的,大约有80公分高,直径估计也差不多80公分,筐的四周和底部都会垫上一层层晒干的树叶,苹果一般都是北方产量最多的国光苹果,和现在满大街的红富士水果不一样,那个时候还没有富士苹果呢!我从小就知道,苹果的种类很多,我家常吃的是红香蕉苹果,这种苹果比较面,没牙的老太太爱吃;还有一种是黄香蕉苹果,它光溜溜的淡黄色外皮上会有浅浅的小麻点,黄香蕉相对汁多较脆,我比较爱吃,但是时间长了也会发面,大人们都会用小勺子刮着给婴儿吃;国光苹果个头不大,比较脆,它的优点是搁得住。每次看到那一大筐至少有六七十斤的苹果,母亲总会捡出一些让我们送给舅舅家,剩下的就贮存在下房(南房)。每天晚饭后。父母就会提醒我们吃苹果。有的时候 同学去我家,我也会招呼他们每人吃一个苹果,后来母亲告诉我,看到我这么大方,母亲很是心疼呢!因为当年的苹果对孩子们来说是个稀罕物。

   我不太爱吃苹果,反而喜欢吃梨。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肯定会选择吃梨。最开始我家吃的是泊头鸭梨,后来父亲改买成了赵州雪梨,这可是我的最爱。一般情况下,满满的一大筐梨至少有三分之一会进入我的肚子。雪梨个头都特别大,一个梨将近一斤半应该不算夸张,有的时候我根本一个人吃不完一个梨,我就会削下一块来送给母亲吃,母亲一般都不吃,她说“女儿不能跟妈妈分梨。”虽然我似懂非懂,但我知道分梨一定不是好事。但母亲也怕浪费,一般情况下是不反对我和妹妹分梨的。雪梨个头大,比苹果的果汁更多更甜。偶尔家里还会买来其他品种的梨,如果是面面的烟台梨父母一定会挑上好几个最好的送给姥姥,姥姥吃到嘴里甜到心里,总会夸奖我的父亲本事大,这个梨真好吃。有的时候父亲去远郊区县还会带回来门头沟的京白梨,这种梨也是又面又甜,口感细腻,不过这些年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可是最正宗的京白梨很少遇到。

   到了冬天我家最爱吃的水果还有柿子,记得前院曾经有一棵柿子树,产量不高,顶多能结十几个柿子的样子,而走街串巷和赶着马车来村里兜售水果的也已柿子居多。有的柿子是没有揽过的,特别涩,吃上一口仿佛舌头都拉不出来一样。其实揽柿子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把几个柿子放在一个封闭的塑料袋子里,装上梨等密封,过上一周柿子就不涩了。后来有了冰箱,只要放在冷冻室里冻上一段时间也不涩。父亲最爱吃柿子,每年我家都会把柿子整齐地在窗台上摆上一大排,等到冬天的时候柿子就会冻成大冰坨。吃的时候先找个小碗儿,里边放上凉水(必须是凉水哟),把柿子放进去,这个过程叫“拔柿子”,一会儿柿子的外边就会有一层冰壳,敲掉冰壳以后就是一个软软的柿子,然后我们在柿子皮上咬上一个小口,使劲吮吸,柿子里边的汁水甜甜的沁人心脾,最好吃的是里边的小舌头,又软又滑。偶尔还会有几棵又黑又大的柿子籽。

冬天吃起来最方便的就是桔子和芦柑,不用洗剥开皮的时候桔香四溢,等吃完了我还会把桔子皮靠在炉台或者暖气上,恐怕浪费了这清新的味道。不过在我的儿时,桔子一般都是大人们零买的,因为不耐储藏。这种水果特别受欢迎,所以每一次也不敢买太多,否则我一天吃上几个一点儿也不显山露水,在当年也算奢侈的。

至于山楂,个头小核多,只是偶尔送一些的时候父亲心血来潮会给我们粘糖葫芦。桃子、龙眼、荔枝等水果要么过季了,要么是南方水果很难运送到北方来,所以想尝尝它们的味道只能通过水果罐头解馋。奶奶当年身体不好经常住院,所以亲戚探视的时候我们也有机会饕餮一番。

时过境迁,现在的生活别说全国的水果,就是全世界的水果也很容易就能吃到了。国光苹果早就被山东烟台和栖霞产的富士苹果代替,说起吃梨女儿总是很不屑。现在别说抢着吃,就是削好水果摆在眼前,孩子们懒得吃上一口。他们真的不知道,这些简简单单的水果曾经给他们的父辈们带来了多少童年的幸福与满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