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东往事(85)白菜

(2017-10-12 14:56:14)

京东往事(85)白菜

又到了秋冬季节,大白菜即将闪亮登场。看到那一车车摆的整齐的大白菜,不由得又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

我长在北京东部的朝阳区,属于长安街延长线,现在已经高楼林立,然而当年,这些绿化的土地,楼房的所在地都是一水的菜地。

这些菜地是我们每天上学的必由之路,夏天的黄瓜、西红柿、茄子、豆角很多,每到冬天来临之前都会有大片的白菜。这里的民风很淳朴,没有人会去沾这些庄稼和蔬菜的便宜,偶尔会有蔬菜拉秧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也会跑去地里白捡东西。不过模样一般都不好看,黄瓜拉秧的时候如果能够捡到几根直溜的黄瓜都是很让人羡慕的,我还利用放学回家的间隙在这些菜地里捡拾过萝卜等蔬菜。谁让我们这个地区在当年属于菜农,是保证北京市菜篮子供应的基地。农业社里一般都实行集中劳动,每次集中收获的蔬菜都被放在统一的菜筐里,直接用大马车拉到别的地方去了。

每到冬天,村里的大喇叭一广播,家家户户就跟过节似的跑到通惠河对岸的南园子去分白菜。因为当年的农民只有一年才能算好工分以后汇成收入,大多时候农民的收入不高,甚至有些人家劳作了一年,刨去口粮等还要倒欠生产队的钱,所以大家一般情况下都没有花钱买菜的习惯。村里也会在蔬菜滞销或者种的较多的时候,或者被捡出来质量比较差的蔬菜分给大家。每年分白菜是村里的一项固定的福利,我记得有的时候每口人100斤,有的时候也会多一些或者少一些。

分白菜之前,大人们早就把白菜观察的很仔细了,有些没长瓷实的啪啦棵早就被挑出来扔到菜垛外边。村民们排好队,村里在地头摆着一个大地秤,上边放着一个平板木架子,一般情况下都有三四个人为大家服务,有往秤上装白菜的,有专门称菜,旁边也有村会计翻着账本记账。我记得,当年我家在村里是三口人的户口,大人们特别有经验,一般一百斤白菜不是六棵就是七棵,我家一般都能分到20棵左右的大白菜。

分到白菜以后,家家户户就用独轮车或者双轱辘推车把菜从村头的菜地运回家。由于是才砍下来的白菜,所以回家以后就必须需要晾晒,起码要把白菜外边一层的水分蒸发掉,这样才能有利于保存。保存白菜的方法很多,有的人家人口多,分的白菜也多,往往在家里的自留地上也会种上一些白菜,所以这些人家都会挖上一个菜窖,专门贮藏白菜,也有的人家直接就晾晒在窗户底下,过日子精细的人家还会把每棵白菜都裹上报纸储藏在阴凉通风处。我家基本上就放在南房穿堂屋的架子上。

村里人很多都是种菜高手,大白菜也是寻常的过冬菜大家也不会觉得稀罕,反倒是我家每年都会挑上四五棵看着瓷实的特大棵白菜让父亲上班的时候给在城里独自生活的奶奶捎过去。分白菜的时候因为大家挤在一起热闹还挺让人高兴地,但等到冬天真正来的时候我就高兴不起来了。

我家属于城乡结合,虽然父亲还享受着城里人的副食本,但由于购买不方便我们也懒得跑到南小街二店,冬天的时候虽然有的时候家里也会有一些细菜,但这都是很偶然的。多数的时候我家都是上顿下顿白菜。母亲结婚前一直没有做饭菜的能力,我们小的时候她也只能给我们做熟了,她不喜欢吃辣椒和醋,每天的炒白菜都只放调料盐和酱油,味道可想而知。也许正是由于小的时候吃伤了,我至今也从不会主动想起吃炒白菜。

白菜除了炒着吃在农村主要的食用方法是吃馅儿,包包子,包饺子最常见。那时候我虽然年纪不大却很少和其他女孩子一起玩儿,也不会经常去串门,所以现在我的很多表妹都觉得我不是很合群。我在家的主要任务最初是帮助母亲收拾屋子,后来大一些也主动帮助母亲做饭。包饺子的手艺就是那个时候练出来的。白菜馅饺子最辛苦的就是剁馅,白菜梆子不不楞楞,剁馅的时候就会满处乱溅,要想使它规矩就得剁馅儿的时候加上一些盐,加盐后剁馅容易出汤,后边攥白菜馅儿的时候也更容易一些。这些都是生活的小窍门。家里穷得时候白菜馅儿就放点酱油和葱,家里的粉条、油饼等也可以剁碎放进去,如果能有一小把韭菜俏一下,吃饺子的时候就会带着韭菜味,我们立刻就觉得这顿饺子高档了很多。一般到春节的时候家里也会买肉剁肉馅放进白菜饺子里,不过一般都买五毛钱的猪肉,像我家买一块钱的猪肉剁馅就已经算是富裕人家了。猪肉白菜的饺子如果配上腊八醋简直就是天下美味,那腊八醋也是我们自己家里做的,也就是把剥好蒜瓣放进干净密封的玻璃瓶子然后倒上米醋,大约腊八节的前后泡,春节的时候就能吃上腊八醋蘸饺子。全套自己手工制作,想想儿时的味道也是很美的。

我做的白菜最让人惦念的是腌白菜,不是拿盐腌制的那种酸菜,是采用白菜心切成条和块,先放上盐杀出水分来,然后挤掉水分后用花椒油或者辣椒油爆腌,再放点醋。这个拿手菜一直是父亲下酒的最爱,后来我都成家立业了,父亲在冬天看到我偶尔也会央求我“闺女,给爸爸腌一碟白菜如何?”如今手艺还在,可是冬天的美味太多了受欢迎度大打折扣,我也懒得再去琢磨一碟白菜的做法。

白菜切成细丝和面条一起煮就是炸酱面的面码,白菜、粉丝和蒜蓉一起蒸也是上等的美味佳肴。可有说道的白菜做法,母亲当年都是不会做的。

大白菜是农村的当家菜,当年的冬天还会有萝卜,土豆,洋葱等,可母亲几乎都不太会做,更别说把夏天的菜晒成干儿留到冬天吃了。所以,现在回忆我的童年,虽然家里条件不算太差,可饮食生活却非常单一,到现在我还经常埋怨母亲不懂生活呢!

时过境迁,每每听到菜市场的白菜要一两块钱一斤我就觉得是天价了,头脑中的白菜始终没有高贵起来,但到冬储白菜上市的时候,仍然会忍不住也要买上几棵,这可能是所有老北京都有的白菜情节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