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东往事(83)养鸡

(2017-10-01 13:47:14)

京东往事(83)养鸡

   在农村生活过的孩子一般都经历过家里养猪、养鸡。我小的时候印象中姥姥家有一个猪圈,里边曾经养过一头猪,没过多久,因为养猪太麻烦了还有很多异味,家里就只养鸡了。我家从姥姥家搬出去以后,因为是糖葫芦串式的房子,父母带着妹妹主要住在北院的两间,我大一些后自己独住在靠南侧的西屋,全家人主要生活在这前后两间房子夹着的后院,前院闲置。曾经我和妈妈会在前院挖过一个菜窖,用来储藏大白菜。不过多数的时候,前院都用来养鸡。

   每年春天不知道姥姥家是哪里来的,有的时候会抓回好多毛茸茸的小鸡仔,它们刚破壳不久,挤在一个大筛子里,貌似很胆怯的样子。偶尔会有淘气的一两只从筛子当中爬出来,我们还会把它抓回去。儿童时期的我可喜欢这些不会对人造成伤害的小动物。家里的大人们不知是怎样辨别的,他们能准确地区分这些毛茸茸的小鸡哪一只是公,哪一只是母。小公鸡一般情况下都很可怜,有的直接就被抓出来成为我们的玩具,一般情况下过不了三两天不是被我们不小心踩死了,就是成了猫狗的美食。

   我们给挑选出来的小鸡喂食小米,给它们准备水,大人们小心地喂养着,直到它们毛茸茸的毛变成真正的羽毛才说明它们有可能活下来。在这当中,小鸡的死亡率很高,大多发现小鸡拉稀一般就活不成了,往往还会传染给别的小鸡,所以这个过程真的是物种物竞天择的选择。每到这个时候,姥姥就会挑出七八只小鸡交给妈妈,我家的前院就成了这些小鸡的天地。

   为了帮妈妈减轻生活的压力,我在放学以后经常会到村子里的菜园周边去摘野菜。在大人的指导下,我知道小鸡最爱吃的野菜是灰灰菜和仁仁菜,由于我家样养小鸡不多所以我每天去摘野菜的数量也不多,回家以后把这些野菜剁碎了,然后搀上两把棒子面,盛放在鸡食盆里。喂鸡的时候我打开通往前院的大门,一喊“咕咕咕咕咕~”小鸡们就从院子的各个角落赶过来,看它们吃得很开心的样子我就很满足。

   小鸡们也很有智慧,它们每天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我屋子的窗户是朝南的,每天早上它们就飞上了窗台,经常开会有喙啄我的窗户玻璃,快赶上闹钟,有它们在我不用担心上学迟到。

   等到夏天的时候,小鸡就长大了,它们进入了产蛋高峰期。我每天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去鸡窝里捡鸡蛋。因为是自家养的鸡,我甚至可以通过看鸡蛋辨别出是哪一只鸡下的。一般白鸡生白蛋,花鸡生红皮蛋,每个鸡蛋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有的鸡特别可爱几乎每天都生蛋,有的鸡好几天也不生蛋。往往不生蛋的鸡就危险了,家里要是来了重要的客人,估计第一个被宰的就是这只鸡了。

  当然大人们也有走眼的时候,本以为抓回家的都是母鸡,有的时候也会有个别公鸡侥幸生存。记得有一年我家样的鸡当中就有一只大公鸡,这只公鸡可厉害了,谁去前院它就主动啄谁,母鸡们在它的领导下也都很乖巧,这只公鸡身上的羽毛特别漂亮。即便如此,它也难逃厄运。春节的时候,妈妈把它捉住捆绑上送给了在城里居住的奶奶,我记得当时是在大杂院的公用水池子前边杀的,临死前它还是很厉害地拼命抗争。

   家里养鸡,捡回来的鸡蛋会统一放在大立柜下面的捧盒里。这些鸡蛋在当年生活资料比较匮乏的时候是非常珍贵的。一般我家鸡蛋都是给我和妹妹吃,偶尔父亲也会摊鸡蛋当酒菜,父亲去奶奶家的时候也会带上自家的鸡蛋,家里来了客人父母也会热情地让他们捎回一些鸡蛋。不过由于父亲收入并不高,家里的零花钱也不充裕,供销合作社也有专门收鸡蛋的业务,偶尔母亲也会让我把鸡蛋送到合作社。看售货员把鸡蛋放在称上,称好以后算盘珠子噼啪一打,一会儿就把钱递到我的手上。我紧紧攥着这些花花绿绿的票子,包括钢镚儿也使劲攥着,回家以后如数交给妈妈,不久这些钱就变成了我和妹妹的作业本钱,冰棍钱~当年这些行为是要保密的,因为父亲是不允许我和妈妈这样干的。可家里又想着盖房子,经济上也真是拮据。

   奶奶是一个生活很讲究的人,等到鸡下不动蛋的时候就要吃肉了。不像农村炖一锅的吃法,奶奶要用老母鸡煨汤,反反复复地加水,最后鸡汤都清淡了才吃肉。鸡毛也是好东西,当年我家养的鸡是芦花鸡,鸡毛攒在一起妈妈就用它来绑掸子,我也绑过。记得当年绑了好几把,除了自己用还送给了奶奶和朋友。因为养鸡每天还要扫院子,据说鸡屎是极好的肥料,因为我家无地可种所以只好白白可惜了。

   不过,托生到我家的鸡也够可怜的,除了浑身上下都物尽其用之外,还经常日晒雨淋。这是因为父亲这位城里的公子,到农村生活以后眼高手低,看别人家都自己砌墙搭棚子,他也跃跃欲试,结果砌个鸡窝没多久就塌了,小鸡们只得凑合着生活。

   大约有三十年了,我家再也没有养鸡。以前生病的时候吃一碗热汤面沃上两个鸡蛋就是奢侈的享受,可现在看到现在市场上鸡蛋如此的便宜,我真为农民担忧。当然,现在的鸡蛋也没有当年的味道了。

   不知道是鸡蛋变了,还是我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